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shà
  • 拼音:sha
  • 注音:ㄕㄚˋ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KTFV
  • 五筆98:KTFE
  • 五行:
  • Unicode:U+55A2
  • 四角號碼:62077
  • 倉頡輸入法:RHJX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喢字拼音(帶聲調(diào))
    shà
  • 喢字筆順
    豎折橫撇橫豎撇豎橫折橫橫
  • 基本解釋

    shà ? ㄕㄚˋ ◎ 古同“歃”,盟誓時用嘴吸?。ㄉ?。 ◎ 多話。

  • 漢語字典

    [①][shà][《廣韻》山輒切,入葉,生。](1)同“歃”。指以唇輕抿。(2)通“喋”。參見“喢血”。

    音韻參考

    [廣 韻]:叱涉切,入29葉,che,咸開三入鹽A昌[平水韻]:入聲十六葉·入聲十七洽[國 語]:shà[粵 語]:saap3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上】【口字部】 喢;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199第20【廣韻】山輒切【集韻】色輒切,??音萐?!居衿慷嘌砸病!∮帧緩V韻】叱涉切【集韻】尺涉切,??音謵。與呫同。詳前呫字註?!∮质媲校魯z。又敕涉切,音鍤。義??同?!∮帧緩V韻】山洽切【集韻】色洽切,??音霎。小人言也?!∮帧緩V韻】楚洽切【集韻】測洽切,??音插。義同。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