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cuī
  • 拼音:cui
  • 注音:ㄘㄨㄟ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XYKE
  • 五筆98:XYKE
  • 五行:
  • Unicode:U+7F1E
  • 四角號(hào)碼:20132
  • 倉頡輸入法:VMYWV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缞字拼音(帶聲調(diào))
    cuī
  • 缞字筆順
    折折橫捺橫豎折橫橫撇折撇捺
  • 缞字的組詞
    白鷺缞 變缞 粗缞斬 單缞 墨缞從戎 墨缞 齊缞 緦缞 五缞 斬缞
  • 基本解釋

    (縗) cuī ? ㄘㄨㄟˉ ◎ 古代用粗麻布制成的喪服?!? (縗) shuāi ?ㄕㄨㄞˉ ◎ 鷺首毛。

  •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縗 cuī? 〈名〉 (形聲。從糸( mì),衰聲。本義:古代喪服,用麻布制成,披在胸前) 同本義。亦作“衰” [hemp mourning gown]。如:缞斬(下邊緣不緝縫的喪服。同斬衰);缞墨(將喪服染成黑色)

  • 漢語字典

    [①][cuī][《廣韻》倉回切,平灰,清。]“缞1”的繁體字。舊時(shí)喪服。用麻布條披于胸前。服三年之喪(臣為君、子為父、妻為夫)者用之。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上平十灰[粵 語]:ceoi1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