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今天是初伏的第一天,這意味著一年當中最熱的高溫天氣即將開始。連日來的高溫天氣,已著實讓我們感受到了盛夏的威力。在接下來的伏天里,高溫天氣將會頻頻出現,面對不斷升高的氣溫,如何防暑成為我們不容回避的話題。
夏季氣溫高,氣壓低,尤其是悶熱天氣,人們排汗較多,容易發(fā)生中暑。
專家指出,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三者為逐漸發(fā)展的關系,一定要在先兆中暑時期及時處理,以免發(fā)生危險。
注意力無法集中可能為中暑先兆
近日,許多辦公室工作者會頭腦發(fā)昏,“坐在電腦前幾個小時,也沒做出什么東西來,真不知道怎么了?!?/p>
專家指出,這種情況很可能是中暑的先兆癥狀。這種高溫、悶熱的天氣里,長期坐在辦公室里的人尤其容易中暑。一般來講,溫度達到32攝氏度以上,濕度達到60%的情況下,人比較容易中暑。
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而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漸進的。如果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fā)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因為這很可能就是先兆中暑。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出現發(fā)燒現象,所以如果能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立即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輕微中暑要立即涂清涼油
醫(yī)學上定義,中暑是指在高溫環(huán)境下,人體體溫調節(jié)功能發(fā)生紊亂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溫、烈日暴曬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常見的誘因。
“一般來講,如果出現發(fā)燒現象,伴隨面色潮紅或蒼白、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則屬于輕癥中暑了,”王教授指出,“此時應立即將中暑者移動到陰涼通風的地方,然后在額頭等部位涂清涼油?!?/p>
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臥,及時上醫(yī)院靜脈滴注鹽水。輕癥中暑者如果能得到及時處理,往往可于數小時內緩解癥狀、恢復健康。
若發(fā)生暈厥、嘔吐會危及生命
專家強調,幾種中暑癥狀是逐漸發(fā)展的關系,如果發(fā)生前兩種輕微癥狀時沒有得到緊急處理,很可能發(fā)展成為重癥中暑,此時如果沒能及時救治,將會危及生命。一般來講,重癥中暑按照癥狀可分為四種類型,即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熱痙攣的明顯特點是大量出汗和極度口渴,此時如果只是單純地大量飲水會導致體內鹽分流失更多,還會發(fā)生肌肉的痙攣性疼痛。
所以,在發(fā)生中暑癥狀時,要及時喝淡鹽水,以便補充體內鹽分。
而老年人經常發(fā)生的中暑癥狀為頭暈、心慌、口渴、惡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甚至發(fā)生暈厥或神志模糊,此時的體溫一般正常或稍微偏高。這是老年人對高溫環(huán)境適應不良的表現,一般及時轉移到陰涼處,并立即補充鹽分,就可以緩解。但如果有原始疾病的老人,要格外注意,最好盡快趕到醫(yī)院或咨詢專業(yè)醫(yī)生。
日射病和熱射病則是長期暴露在陽光下,或長期從事高溫體力勞動的人容易出現的癥狀,多數表現為劇烈頭痛、嘔吐、甚至昏迷及抽搐癥狀。
三方面入手防中暑
大熱天如何防中暑?
專家表示,需從三方面入手。
出行 躲避10時到16時的太陽
專家指出,要預防中暑,最好不要在10時至16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段時間陽光最強烈,發(fā)生中暑的可能性極大。如果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還要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
此外,要準備好防暑降溫的藥品。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飲食 增加乳制品攝入量
很多人有喝牛奶、飲料等習慣,一到夏天反而停了,認為夏季不需要再補充這類物質,這種思想是錯誤的。事實上,乳制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yǎng)之需。
專家介紹,還可以多吃些時令蔬菜、水果,比如含水量較高的生菜、黃瓜、西紅柿、桃、西瓜等。
睡眠 最好不少于7小時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tǒng)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
建議最好每天睡夠7~8小時,太少了,身體得不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睡太多了,也容易危害健康,導致身體循環(huán)不暢。建議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
高溫天氣里,外出前要做好充分的防暑降溫準備。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今天是初伏的第一天,這意味著一年當中最熱的高溫天氣即將開始。連日來的高溫天氣,已著實讓我們感受到了盛夏的威力。在接下來的伏天里,高溫天氣將會頻頻出現,面對不斷升高的氣溫,如何防暑成為我們不容回避的話題。
夏季氣溫高,氣壓低,尤其是悶熱天氣,人們排汗較多,容易發(fā)生中暑。
專家指出,中暑分為先兆中暑、輕度中暑和重度中暑,三者為逐漸發(fā)展的關系,一定要在先兆中暑時期及時處理,以免發(fā)生危險。
注意力無法集中可能為中暑先兆
近日,許多辦公室工作者會頭腦發(fā)昏,“坐在電腦前幾個小時,也沒做出什么東西來,真不知道怎么了?!?/p>
專家指出,這種情況很可能是中暑的先兆癥狀。這種高溫、悶熱的天氣里,長期坐在辦公室里的人尤其容易中暑。一般來講,溫度達到32攝氏度以上,濕度達到60%的情況下,人比較容易中暑。
根據臨床表現的輕重,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而它們之間的關系是漸進的。如果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fā)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因為這很可能就是先兆中暑。這種情況一般不會出現發(fā)燒現象,所以如果能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立即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輕微中暑要立即涂清涼油
醫(yī)學上定義,中暑是指在高溫環(huán)境下,人體體溫調節(jié)功能發(fā)生紊亂引起的,以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障礙為主要表現的急性疾病。除了高溫、烈日暴曬外,工作強度過大、時間過長、睡眠不足、過度疲勞等均為常見的誘因。
“一般來講,如果出現發(fā)燒現象,伴隨面色潮紅或蒼白、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則屬于輕癥中暑了,”王教授指出,“此時應立即將中暑者移動到陰涼通風的地方,然后在額頭等部位涂清涼油?!?/p>
如果出現血壓降低、虛脫時應立即平臥,及時上醫(yī)院靜脈滴注鹽水。輕癥中暑者如果能得到及時處理,往往可于數小時內緩解癥狀、恢復健康。
若發(fā)生暈厥、嘔吐會危及生命
專家強調,幾種中暑癥狀是逐漸發(fā)展的關系,如果發(fā)生前兩種輕微癥狀時沒有得到緊急處理,很可能發(fā)展成為重癥中暑,此時如果沒能及時救治,將會危及生命。一般來講,重癥中暑按照癥狀可分為四種類型,即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熱痙攣的明顯特點是大量出汗和極度口渴,此時如果只是單純地大量飲水會導致體內鹽分流失更多,還會發(fā)生肌肉的痙攣性疼痛。
所以,在發(fā)生中暑癥狀時,要及時喝淡鹽水,以便補充體內鹽分。
而老年人經常發(fā)生的中暑癥狀為頭暈、心慌、口渴、惡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甚至發(fā)生暈厥或神志模糊,此時的體溫一般正常或稍微偏高。這是老年人對高溫環(huán)境適應不良的表現,一般及時轉移到陰涼處,并立即補充鹽分,就可以緩解。但如果有原始疾病的老人,要格外注意,最好盡快趕到醫(yī)院或咨詢專業(yè)醫(yī)生。
日射病和熱射病則是長期暴露在陽光下,或長期從事高溫體力勞動的人容易出現的癥狀,多數表現為劇烈頭痛、嘔吐、甚至昏迷及抽搐癥狀。
三方面入手防中暑
大熱天如何防中暑?
專家表示,需從三方面入手。
出行 躲避10時到16時的太陽
專家指出,要預防中暑,最好不要在10時至16時在烈日下行走,因為這段時間陽光最強烈,發(fā)生中暑的可能性極大。如果必須外出,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還要準備充足的水和飲料。
此外,要準備好防暑降溫的藥品。外出時的衣服盡量選用棉、麻、絲類的織物,應少穿化纖品類服裝,以免大量出汗時不能及時散熱,引起中暑。
飲食 增加乳制品攝入量
很多人有喝牛奶、飲料等習慣,一到夏天反而停了,認為夏季不需要再補充這類物質,這種思想是錯誤的。事實上,乳制品既能補水,又能滿足身體的營養(yǎng)之需。
專家介紹,還可以多吃些時令蔬菜、水果,比如含水量較高的生菜、黃瓜、西紅柿、桃、西瓜等。
睡眠 最好不少于7小時
夏天日長夜短,氣溫高,人體新陳代謝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勞。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腦和身體各系統(tǒng)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學習,也是預防中暑的措施。
建議最好每天睡夠7~8小時,太少了,身體得不到充分的放松和休息,睡太多了,也容易危害健康,導致身體循環(huán)不暢。建議最佳就寢時間是22時至23時,最佳起床時間是5時30分至6時30分。
高溫天氣里,外出前要做好充分的防暑降溫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