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摘要:本文對《小品方》外感學術思想進行了探討,主要有分四個方面:1.外感熱病的學術理論,主要是分治傷寒、熱病;闡發(fā)冬溫證治;注重熱毒為病及瘧病證治四方面。2.治法,分內(nèi)治、外治二法。內(nèi)治法主要有解毒、清熱、寒溫并用等法;外治法分粉撲、外涂和洗浴等法。3.組方用藥特點,重視單味藥使用,注重藥物配伍,隨證加減變化。4.對后世的影響,《小品方》有關外感熱病的理論和臨床實踐為溫病學說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陳延之《小品方》是我國南北朝時期的一部著名方書,在中醫(yī)學發(fā)展中占有一定的學術地位,被歷代醫(yī)家推崇,唐朝政府曾將其定為學醫(yī)者必讀之書。后來傳到日本,對日本醫(yī)學也產(chǎn)生了不小的影響。該書總結(jié)了當時的醫(yī)學成就,為推進中醫(yī)學理論及診療技術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缎∑贩健飞婕暗膬?nèi)容很多,內(nèi)外婦兒、金瘡急救、藥物針灸無不具備?,F(xiàn)僅就《小品方》中有關外感熱病的內(nèi)容,從理論、治法、方藥及對后世的影響幾方面探討如下。
關于外感熱病的學術理論
1、分治傷寒、熱病
漢代至陳氏所處的南北朝對于外感熱病的認識不盡相同,如《素問·熱論》載:“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保?]認為傷寒是熱病的病因,熱病是病名?!峨y經(jīng)·五十八難》指出:“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相同?!保?]認為傷寒是外感熱病的總稱,有狹義、廣義之分,而熱病是廣義傷寒中的一種,與《素問》的論述不同。葛洪《肘后備急方·治傷寒時氣溫病方第十三》記載“傷寒、時行、溫疫,三名同一種耳,而源本小異。其冬月傷于寒,或疾行力作,汗出得風冷,至夏發(fā),名為傷寒。其冬月不甚寒,多暖氣及西風,使人骨節(jié)緩墮受病,至春發(fā),名為時行。其年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注,名為溫病。如此診候并相似,又貴勝雅言,總名傷寒,世俗因號為時行。”[3]與《素問》、《難經(jīng)》的認識也不一致。
《小品方》卷六論述了外感熱病的證治,陳氏認為其內(nèi)容“秘要”、“極為最要”。對于外感熱病,陳氏認為:“古今相傳,稱傷寒為難療之病,天行溫疫是毒病之氣,而論療者不別傷寒,天行溫疫為異氣耳。云傷寒是雅士之辭,云天行溫疫是田舍間號耳。不說病之異同也,考之眾經(jīng),其實殊矣,所宜不同,方說宜辨,是以略述其要焉?!保?]因而陳氏將外感熱病分為“冬月傷寒”、“春夏溫熱病”、“秋月中冷”(瘧疾)論治。涉及的病證有傷寒、溫病、天行、溫疫、暑病、時行、冬溫、濕熱、熱毒、瘧疾等。如論述冬溫、春月中風、傷寒可表現(xiàn)為“發(fā)熱、頭眩痛、喉咽干、舌強、胸內(nèi)疼、心胸痞結(jié)滿、腰背強”[4](用萎蕤湯治療);傷寒或溫病,若“應發(fā)汗而不發(fā)之”,可變?yōu)樾钛?,“鼻衄、吐血不盡,內(nèi)余瘀血,面黃、大便黑”[4](用芍藥地黃湯治療);溫熱病可表現(xiàn)為“頭痛、骨肉煩疼、口燥心悶”[4](用知母解肌湯治療);天行可見“頭痛壯熱、四肢煩疼、不得飲食”[4](用大黃湯治療)等,反映了陳氏對外感熱病理論的闡發(fā)與臨床治療經(jīng)驗。
2、闡發(fā)冬溫證治
《傷寒論·傷寒例》曰:“其冬有非節(jié)之暖,名曰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溫復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輕重,為治不同。”[5]《傷寒例》認為在冬令不但有傷寒,而且有冬溫。冬溫感受冬令非時之暖而患病,屬時行之氣為病,與傷寒截然不同。陳氏具體論述了冬溫證治:“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fā),至夏得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fā)出,肌中斑爛,隱疹如錦文,壯熱而咳,心悶,嘔,但吐清汁。”[4]用葛根橘皮湯(葛根、橘皮、杏仁、麻黃,知母、黃芩、甘草)治療。陳氏指出了冬溫的病理過程、臨床表現(xiàn)及治療方藥。從病理過程及臨床表現(xiàn)看屬“伏氣溫病”范圍。對于“伏氣溫病”,《內(nèi)經(jīng)》等有所論述,《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冬傷于寒,春必溫病?!保?]后世認為是“伏氣溫病”的淵源。《傷寒例》引《陰陽大論》語:“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yōu)闇夭。料淖優(yōu)槭畈?,暑病者,熱極重于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5]由此可知傷寒與溫病同為感受寒邪,傷寒中而即病,溫病則至春夏而發(fā),后世稱為“伏寒化溫”?!缎∑贩健吩诖嘶A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突破了“伏寒化溫”的局限,認為溫病并非全由寒邪所致,尚有感溫邪而發(fā)者,提出了伏氣溫病的另一種證型即“伏溫成溫”,豐富了對伏氣溫病的認識。
3、注重熱毒為病
陳氏所處的時期,對于外感熱病的病邪學說,由于受《陰陽大論》、《傷寒論》等的影響,大多認為以寒邪為主,即所謂“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保?]《小品方》在這方面既有繼承又有發(fā)展。在寒毒為病方面,陳氏認為:春夏天行,若寒毒傷胃,可胃冷而變啘;“溫熱病未除,重被暴寒,寒毒入胃”則“熱蘊結(jié)不散,變啘”[4]等。
陳氏還論述了熱毒為病,認為熱毒內(nèi)盛可“下黃汁,及赤如腐爛血,及赤滯如魚腦,腹痛、壯熱”(用犀角湯治療)。濕熱為毒,或太陽傷寒,若“外熱內(nèi)虛,熱攻腸胃”可“下黃赤汁、及如爛肉汁,及赤滯,壯熱,腸痛”。[4]“溫毒發(fā)斑,赤斑者五死一生,黑斑者十死一生[4](用黑奴丸治療)。傷寒熱毒,可“變作赤色,癰疽、丹疹、腫毒及眼赤痛生障翳”[4](用漏蘆連翹湯治療)。毒病沖眼,可“忽生赤翳,或白,或腫膚起,或赤痛不得視光,痛入心肝,或眼外浮腫如吹,汁出”[4](用秦皮湯治療)。
陳氏關于熱毒為病的論述對后世溫病學說的形成,具有啟迪作用。
4、瘧病證治
陳氏在辨治秋月中冷(瘧疾)方面有獨到之處。他根據(jù)寒熱的多少將瘧疾分為癉瘧、溫瘧、癉瘧及山瘴瘧。《小品方》對瘧病的治療有兩大特點:一是在治瘧藥中配伍了祛瘀軟堅藥。用于瘧疾初起,病程短暫,未形成瘧母,但已兼夾瘀血或痰癖結(jié)塊者。在治療方劑中酌情加入祛瘀軟堅之品(如鱉甲、烏賊骨等),既能提高療效,又可截斷病勢,寓有治療防變的深層用意。二是治瘧劑中加入酒劑,如常山湯中用久酒。蓋酒性辛熱,能溫通氣血,行助藥勢,使藥物在體內(nèi)迅速發(fā)揮作用,特別是常山用酒煮后,其截瘧之功更著,并能減輕其副作用。所以治瘧方劑用水酌加酒煎,或常山用酒浸炒,有利于提高療效。如《本草綱目》謂:“酒蒸炒熟用,則氣稍緩,少用亦不致吐也?!保?]李中梓亦說:“常山若酒浸炒透,但用錢許,余每用必建奇功。”(《本草通玄》)[7]在對瘧疾的治療時間上他強調(diào)在瘧疾發(fā)作之前給藥,并且提出“禁食”、“斷雜人”等護理方法。所有這些對現(xiàn)代中醫(yī)臨床治療瘧疾具有指導意義與實用價值。
治 法
《小品方》主張綜合治療外感熱病,其治療方法可分為內(nèi)治法和外治法。內(nèi)治法主要有解表法、清熱法、寒溫并用法等;外治法又可分為粉撲法、外涂法、洗浴法等。
1、內(nèi)治法
(1)解表法
辛溫解表法 是《小品方》治療外感熱病常用方法。如詔書發(fā)汗白薇散(白薇、麻黃、杏仁、貝母、酒)。方中白薇苦寒,《本經(jīng)》謂“主暴中風,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氣,寒熱酸痛,溫瘧洗洗,發(fā)作有時?!保?]白薇長于清熱,又能透邪外達,與麻黃相配清熱宣肺解表。杏仁配麻黃宣肺平喘,貝母清熱化痰止咳,酒助麻黃發(fā)汗。本方《千金要方》白薇用十二銖,麻黃用一兩八銖,杏仁、貝母各用十八銖,[9]從其劑量看為辛溫發(fā)汗之劑。《外臺秘要》所載本方白薇用二兩,麻黃用七分,杏仁、貝母各三分,酒方寸匕,[10]白薇劑量明顯大于麻黃,則有辛涼解表之意。本方為詔書頒布的方劑,反映了當時治療外感熱病的經(jīng)驗。
養(yǎng)陰解表法 如《小品方》中的萎蕤湯。乃麻杏石甘湯之 變法;方中有麻黃、杏仁、石膏、甘草四味,增白薇以清上,加獨活以啟下,皆可以助麻黃解表。萎蕤合石膏則清而能潤,川芎配木香則疏而能清。本方的特點是養(yǎng)陰藥與解表藥同用,為養(yǎng)陰解表之代表方。萎蕤湯后被《千金要方》收載,用于治療風溫證等。
(2)清熱法
清熱解毒法 陳氏常將清熱解毒藥配伍辛溫解表藥,即在清熱解毒劑中佐以辛溫解表藥,這是《小品方》用藥的一個時代特征。二者配伍后,互相制約,去其辛溫之性而存宣散透邪之用,以收清宣里熱之功。如漏蘆連翹湯(漏蘆、連翹、黃芩、麻黃、白蘞、升麻、甘草、大黃、枳實),治時行熱毒雖焮發(fā)于外,而毒尚根于內(nèi),故用漏蘆、連翹、黃芩清熱解毒,枳實、大黃攻逐未盡之邪,升麻辛寒,既能清熱解毒,又能透邪,麻黃辛溫開泄既發(fā)之毒,白蘞清熱涼血,甘草清熱解毒,又能調(diào)和諸藥。
清熱瀉火法 本法代表性的方劑是大黃湯(大黃、黃連、黃柏、梔子)。其中黃連瀉心火為君,因心主神明,火主于心,瀉火必先瀉心,心火寧則諸經(jīng)之火 自降,且又能瀉中焦之火。黃柏、大黃瀉下焦之火;梔子通瀉三焦,導熱下行,使火熱從下而去。治療天行,見頭痛壯熱,四肢煩疼,不得飲食等。
清熱涼血法 芍藥地黃湯(芍藥、生地黃、牡丹皮、犀角),治療傷寒及溫病內(nèi)有瘀血者。血屬陰本靜,因諸經(jīng)火逼,遂不安其位而妄行。芍藥酸寒,和陰血而瀉肝火,肝者,心之母也。生地大寒,涼血而滋水,以平諸經(jīng)之逆也。犀角大寒,解胃熱而清心火,丹皮苦寒,瀉血中之伏火。芍藥地黃湯即《溫病條辨》之犀角地黃湯。這是歷代醫(yī)家所推崇的名方。孫思邈從《小品方》收錄于《千金方》中并更改方名,致使后人誤認為此方源于《千金》。
(3)寒溫并用,表里雙解法
此法適用于病者外寒內(nèi)熱,治宜溫散寒邪、兼清里熱者,故單純寒劑或熱劑均非所宜,而當寒熱并投。如葛根橘皮湯治冬溫發(fā)斑證,因冬月腠理致密,故用辛溫之麻黃以解表,肌屬陽明,故用葛根以解肌,肺氣不利,故用橘皮、杏仁以利氣,悶為心膈有熱,故用苦寒的黃芩、知母清里熱。又如知母解肌湯(麻黃、知母、葛根、石膏、甘草),主治溫熱病頭痛,或天行,或熱病下痢,虛熱煩渴者。方中葛根專開陽明肉腠,但必兼麻黃用之,使陽明之邪循太陽而出。石膏,大寒質(zhì)重,能入里降火,味辛氣輕,能透表解肌,雖寒而甘,能緩脾益氣,清肺而瀉胃火。知母取其苦寒能泄熱,清肺而瀉腎火,甘草清熱而和中。
2、外治法
(1)粉撲法
本法常于發(fā)汗之后使用,如療傷寒初起,發(fā)汗后二三日不解,頭痛、內(nèi)熱的雞子湯服法中:“適寒溫頓服之。蓋覆汗出,粉傅之,有效?!?/p>
(2)洗浴法
治百合病,變成渴者,方中記載用百合根,以水一斗,漬一宿,以汁洗病人身。
(3)外涂法
用于治療秋月中冷(瘧?。┲械纳秸委懙姆絼?,如鯉甲湯(陵鯉甲、烏賊骨、鱉甲、常山、附子),以酒三升,漬之一宿……兼以涂身體。
組方用藥特點
1、重視單味藥使用
《小品方》中收錄了大量治療外感熱病的單驗方,這些單驗方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如治傷寒鼻衄不止方:茅花湯主之(茅花一大把);治霍亂諸方中治霍亂洞下腹痛方:“以艾一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良?!薄隘熁魜y,飲后輒干嘔方,煮高良姜飲之,大佳?!保?]均突出了單味藥的專用意義。
2、注重藥物配伍
《小品方》注重藥物的配伍,主輔作用的配合,不同功能藥物的協(xié)同使用。如知母解肌湯中石膏與知母相配、葛根與麻黃相伍等,通過配伍更好地發(fā)揮治療作用。
3、隨證加減變化
《小品方》用藥既有按法立方,據(jù)證用藥的原則,又依據(jù)病情的不同,采取加減變化、靈活用藥的方法。主要體現(xiàn)在藥物的加減變化方面,如傷寒及溫病,內(nèi)瘀蓄血證選用芍藥地黃湯,若其人熱如狂者加地黃三兩、黃芩三兩。其人脈大來遲,腹不滿,自言滿者,為無熱,但依方服,不須黃芩。又如治溫熱病頭痛,骨肉煩疼,或夏月天行毒,或熱病自得痢的知母解肌湯,若已下,及自得下,虛熱未竭者,除麻黃,加知母、葛根。病熱未除,因夢泄者,可除麻黃,加白薇、人參各二兩等,體現(xiàn)了辨證論治的精神。
對后世的影響
《小品方》在理論方面提出了傷寒、溫病分治學說,明確指出傷寒、溫病、時行之不同,他還提出了“伏溫成溫”說,突破了“伏寒化溫”的局限。此說后被宋代醫(yī)家龐安時作為溫病發(fā)斑的主要依據(jù)之一。由此可見,在現(xiàn)存的醫(yī)學文獻中,《小品方》作者陳延之雖不能稱為溫病學派的肇始者,但其為溫病學派的形成和發(fā)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在組方用藥方面,陳氏創(chuàng)立的芍藥地黃湯(即犀角地黃湯),孫思邈將其收錄于《千金方》中,并更易方名,用于治療溫病熱入血分證。清代吳鞠通又將本方收入《溫病條辨》,并指出“犀角味咸,入下焦血分以清熱;地黃去積聚而補陰;芍藥去惡血,生新血;丹皮瀉血中伏火?!保?1]四味之中養(yǎng)陰清熱,涼血散瘀,各盡其職,相互配合,而無留弊之慮。為清熱涼血散瘀的代表方。
綜上所述,《小品方》有關外感熱病的理論與臨床實踐對后世外感熱病的發(fā)展,特別是明清溫病學說的崛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為溫病學說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值得進一步探討研究。
參考文獻
[1]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3:183,21.
[2] 難經(jīng)校釋[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9:128.
[3] 晉·葛洪撰.尚志鈞輯.肘后備急方[M].安徽: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48.
[4] 陳延之撰.高文鑄輯.小品方[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5:108,110,112~113,122~123.
[5] 金·成無己撰,明·汪濟川校.注解傷寒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3:34~36.
[6] 明·李時珍撰,張寧康,等校.本草綱目[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8:498.
[7] 包來發(fā)編.李中梓醫(yī)學全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9:515.
[8] 清·黃奭輯.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M].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2:167,170,193.
[9] 唐·孫思邈撰,一木校.千金方[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328.
[10] 唐·王燾.外臺秘要[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55:65.
[11] 清·吳鞠通.溫病條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3:128·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上海,2012203) 鄭彩慧 指導 程磐基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摘要:本文對《小品方》外感學術思想進行了探討,主要有分四個方面:1.外感熱病的學術理論,主要是分治傷寒、熱病;闡發(fā)冬溫證治;注重熱毒為病及瘧病證治四方面。2.治法,分內(nèi)治、外治二法。內(nèi)治法主要有解毒、清熱、寒溫并用等法;外治法分粉撲、外涂和洗浴等法。3.組方用藥特點,重視單味藥使用,注重藥物配伍,隨證加減變化。4.對后世的影響,《小品方》有關外感熱病的理論和臨床實踐為溫病學說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陳延之《小品方》是我國南北朝時期的一部著名方書,在中醫(yī)學發(fā)展中占有一定的學術地位,被歷代醫(yī)家推崇,唐朝政府曾將其定為學醫(yī)者必讀之書。后來傳到日本,對日本醫(yī)學也產(chǎn)生了不小的影響。該書總結(jié)了當時的醫(yī)學成就,為推進中醫(yī)學理論及診療技術的發(fā)展作出了貢獻?!缎∑贩健飞婕暗膬?nèi)容很多,內(nèi)外婦兒、金瘡急救、藥物針灸無不具備?,F(xiàn)僅就《小品方》中有關外感熱病的內(nèi)容,從理論、治法、方藥及對后世的影響幾方面探討如下。
關于外感熱病的學術理論
1、分治傷寒、熱病
漢代至陳氏所處的南北朝對于外感熱病的認識不盡相同,如《素問·熱論》載:“今夫熱病者,皆傷寒之類也?!保?]認為傷寒是熱病的病因,熱病是病名?!峨y經(jīng)·五十八難》指出:“傷寒有五:有中風,有傷寒,有濕溫,有熱病,有溫病,其所苦各不相同?!保?]認為傷寒是外感熱病的總稱,有狹義、廣義之分,而熱病是廣義傷寒中的一種,與《素問》的論述不同。葛洪《肘后備急方·治傷寒時氣溫病方第十三》記載“傷寒、時行、溫疫,三名同一種耳,而源本小異。其冬月傷于寒,或疾行力作,汗出得風冷,至夏發(fā),名為傷寒。其冬月不甚寒,多暖氣及西風,使人骨節(jié)緩墮受病,至春發(fā),名為時行。其年歲中有癘氣兼挾鬼毒相注,名為溫病。如此診候并相似,又貴勝雅言,總名傷寒,世俗因號為時行。”[3]與《素問》、《難經(jīng)》的認識也不一致。
《小品方》卷六論述了外感熱病的證治,陳氏認為其內(nèi)容“秘要”、“極為最要”。對于外感熱病,陳氏認為:“古今相傳,稱傷寒為難療之病,天行溫疫是毒病之氣,而論療者不別傷寒,天行溫疫為異氣耳。云傷寒是雅士之辭,云天行溫疫是田舍間號耳。不說病之異同也,考之眾經(jīng),其實殊矣,所宜不同,方說宜辨,是以略述其要焉?!保?]因而陳氏將外感熱病分為“冬月傷寒”、“春夏溫熱病”、“秋月中冷”(瘧疾)論治。涉及的病證有傷寒、溫病、天行、溫疫、暑病、時行、冬溫、濕熱、熱毒、瘧疾等。如論述冬溫、春月中風、傷寒可表現(xiàn)為“發(fā)熱、頭眩痛、喉咽干、舌強、胸內(nèi)疼、心胸痞結(jié)滿、腰背強”[4](用萎蕤湯治療);傷寒或溫病,若“應發(fā)汗而不發(fā)之”,可變?yōu)樾钛?,“鼻衄、吐血不盡,內(nèi)余瘀血,面黃、大便黑”[4](用芍藥地黃湯治療);溫熱病可表現(xiàn)為“頭痛、骨肉煩疼、口燥心悶”[4](用知母解肌湯治療);天行可見“頭痛壯熱、四肢煩疼、不得飲食”[4](用大黃湯治療)等,反映了陳氏對外感熱病理論的闡發(fā)與臨床治療經(jīng)驗。
2、闡發(fā)冬溫證治
《傷寒論·傷寒例》曰:“其冬有非節(jié)之暖,名曰冬溫。冬溫之毒,與傷寒大異,冬溫復有先后,更相重沓,亦有輕重,為治不同。”[5]《傷寒例》認為在冬令不但有傷寒,而且有冬溫。冬溫感受冬令非時之暖而患病,屬時行之氣為病,與傷寒截然不同。陳氏具體論述了冬溫證治:“冬溫未即病,至春被積寒所折,不得發(fā),至夏得熱,其春寒解,冬溫毒始發(fā)出,肌中斑爛,隱疹如錦文,壯熱而咳,心悶,嘔,但吐清汁。”[4]用葛根橘皮湯(葛根、橘皮、杏仁、麻黃,知母、黃芩、甘草)治療。陳氏指出了冬溫的病理過程、臨床表現(xiàn)及治療方藥。從病理過程及臨床表現(xiàn)看屬“伏氣溫病”范圍。對于“伏氣溫病”,《內(nèi)經(jīng)》等有所論述,《素問·生氣通天論》曰:“冬傷于寒,春必溫病?!保?]后世認為是“伏氣溫病”的淵源。《傷寒例》引《陰陽大論》語:“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也。中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yōu)闇夭。料淖優(yōu)槭畈?,暑病者,熱極重于溫也。是以辛苦之人,春夏多溫熱病者,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5]由此可知傷寒與溫病同為感受寒邪,傷寒中而即病,溫病則至春夏而發(fā),后世稱為“伏寒化溫”?!缎∑贩健吩诖嘶A上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突破了“伏寒化溫”的局限,認為溫病并非全由寒邪所致,尚有感溫邪而發(fā)者,提出了伏氣溫病的另一種證型即“伏溫成溫”,豐富了對伏氣溫病的認識。
3、注重熱毒為病
陳氏所處的時期,對于外感熱病的病邪學說,由于受《陰陽大論》、《傷寒論》等的影響,大多認為以寒邪為主,即所謂“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成殺厲之氣?!保?]《小品方》在這方面既有繼承又有發(fā)展。在寒毒為病方面,陳氏認為:春夏天行,若寒毒傷胃,可胃冷而變啘;“溫熱病未除,重被暴寒,寒毒入胃”則“熱蘊結(jié)不散,變啘”[4]等。
陳氏還論述了熱毒為病,認為熱毒內(nèi)盛可“下黃汁,及赤如腐爛血,及赤滯如魚腦,腹痛、壯熱”(用犀角湯治療)。濕熱為毒,或太陽傷寒,若“外熱內(nèi)虛,熱攻腸胃”可“下黃赤汁、及如爛肉汁,及赤滯,壯熱,腸痛”。[4]“溫毒發(fā)斑,赤斑者五死一生,黑斑者十死一生[4](用黑奴丸治療)。傷寒熱毒,可“變作赤色,癰疽、丹疹、腫毒及眼赤痛生障翳”[4](用漏蘆連翹湯治療)。毒病沖眼,可“忽生赤翳,或白,或腫膚起,或赤痛不得視光,痛入心肝,或眼外浮腫如吹,汁出”[4](用秦皮湯治療)。
陳氏關于熱毒為病的論述對后世溫病學說的形成,具有啟迪作用。
4、瘧病證治
陳氏在辨治秋月中冷(瘧疾)方面有獨到之處。他根據(jù)寒熱的多少將瘧疾分為癉瘧、溫瘧、癉瘧及山瘴瘧。《小品方》對瘧病的治療有兩大特點:一是在治瘧藥中配伍了祛瘀軟堅藥。用于瘧疾初起,病程短暫,未形成瘧母,但已兼夾瘀血或痰癖結(jié)塊者。在治療方劑中酌情加入祛瘀軟堅之品(如鱉甲、烏賊骨等),既能提高療效,又可截斷病勢,寓有治療防變的深層用意。二是治瘧劑中加入酒劑,如常山湯中用久酒。蓋酒性辛熱,能溫通氣血,行助藥勢,使藥物在體內(nèi)迅速發(fā)揮作用,特別是常山用酒煮后,其截瘧之功更著,并能減輕其副作用。所以治瘧方劑用水酌加酒煎,或常山用酒浸炒,有利于提高療效。如《本草綱目》謂:“酒蒸炒熟用,則氣稍緩,少用亦不致吐也?!保?]李中梓亦說:“常山若酒浸炒透,但用錢許,余每用必建奇功。”(《本草通玄》)[7]在對瘧疾的治療時間上他強調(diào)在瘧疾發(fā)作之前給藥,并且提出“禁食”、“斷雜人”等護理方法。所有這些對現(xiàn)代中醫(yī)臨床治療瘧疾具有指導意義與實用價值。
治 法
《小品方》主張綜合治療外感熱病,其治療方法可分為內(nèi)治法和外治法。內(nèi)治法主要有解表法、清熱法、寒溫并用法等;外治法又可分為粉撲法、外涂法、洗浴法等。
1、內(nèi)治法
(1)解表法
辛溫解表法 是《小品方》治療外感熱病常用方法。如詔書發(fā)汗白薇散(白薇、麻黃、杏仁、貝母、酒)。方中白薇苦寒,《本經(jīng)》謂“主暴中風,身熱肢滿,忽忽不知人,狂惑邪氣,寒熱酸痛,溫瘧洗洗,發(fā)作有時?!保?]白薇長于清熱,又能透邪外達,與麻黃相配清熱宣肺解表。杏仁配麻黃宣肺平喘,貝母清熱化痰止咳,酒助麻黃發(fā)汗。本方《千金要方》白薇用十二銖,麻黃用一兩八銖,杏仁、貝母各用十八銖,[9]從其劑量看為辛溫發(fā)汗之劑。《外臺秘要》所載本方白薇用二兩,麻黃用七分,杏仁、貝母各三分,酒方寸匕,[10]白薇劑量明顯大于麻黃,則有辛涼解表之意。本方為詔書頒布的方劑,反映了當時治療外感熱病的經(jīng)驗。
養(yǎng)陰解表法 如《小品方》中的萎蕤湯。乃麻杏石甘湯之 變法;方中有麻黃、杏仁、石膏、甘草四味,增白薇以清上,加獨活以啟下,皆可以助麻黃解表。萎蕤合石膏則清而能潤,川芎配木香則疏而能清。本方的特點是養(yǎng)陰藥與解表藥同用,為養(yǎng)陰解表之代表方。萎蕤湯后被《千金要方》收載,用于治療風溫證等。
(2)清熱法
清熱解毒法 陳氏常將清熱解毒藥配伍辛溫解表藥,即在清熱解毒劑中佐以辛溫解表藥,這是《小品方》用藥的一個時代特征。二者配伍后,互相制約,去其辛溫之性而存宣散透邪之用,以收清宣里熱之功。如漏蘆連翹湯(漏蘆、連翹、黃芩、麻黃、白蘞、升麻、甘草、大黃、枳實),治時行熱毒雖焮發(fā)于外,而毒尚根于內(nèi),故用漏蘆、連翹、黃芩清熱解毒,枳實、大黃攻逐未盡之邪,升麻辛寒,既能清熱解毒,又能透邪,麻黃辛溫開泄既發(fā)之毒,白蘞清熱涼血,甘草清熱解毒,又能調(diào)和諸藥。
清熱瀉火法 本法代表性的方劑是大黃湯(大黃、黃連、黃柏、梔子)。其中黃連瀉心火為君,因心主神明,火主于心,瀉火必先瀉心,心火寧則諸經(jīng)之火 自降,且又能瀉中焦之火。黃柏、大黃瀉下焦之火;梔子通瀉三焦,導熱下行,使火熱從下而去。治療天行,見頭痛壯熱,四肢煩疼,不得飲食等。
清熱涼血法 芍藥地黃湯(芍藥、生地黃、牡丹皮、犀角),治療傷寒及溫病內(nèi)有瘀血者。血屬陰本靜,因諸經(jīng)火逼,遂不安其位而妄行。芍藥酸寒,和陰血而瀉肝火,肝者,心之母也。生地大寒,涼血而滋水,以平諸經(jīng)之逆也。犀角大寒,解胃熱而清心火,丹皮苦寒,瀉血中之伏火。芍藥地黃湯即《溫病條辨》之犀角地黃湯。這是歷代醫(yī)家所推崇的名方。孫思邈從《小品方》收錄于《千金方》中并更改方名,致使后人誤認為此方源于《千金》。
(3)寒溫并用,表里雙解法
此法適用于病者外寒內(nèi)熱,治宜溫散寒邪、兼清里熱者,故單純寒劑或熱劑均非所宜,而當寒熱并投。如葛根橘皮湯治冬溫發(fā)斑證,因冬月腠理致密,故用辛溫之麻黃以解表,肌屬陽明,故用葛根以解肌,肺氣不利,故用橘皮、杏仁以利氣,悶為心膈有熱,故用苦寒的黃芩、知母清里熱。又如知母解肌湯(麻黃、知母、葛根、石膏、甘草),主治溫熱病頭痛,或天行,或熱病下痢,虛熱煩渴者。方中葛根專開陽明肉腠,但必兼麻黃用之,使陽明之邪循太陽而出。石膏,大寒質(zhì)重,能入里降火,味辛氣輕,能透表解肌,雖寒而甘,能緩脾益氣,清肺而瀉胃火。知母取其苦寒能泄熱,清肺而瀉腎火,甘草清熱而和中。
2、外治法
(1)粉撲法
本法常于發(fā)汗之后使用,如療傷寒初起,發(fā)汗后二三日不解,頭痛、內(nèi)熱的雞子湯服法中:“適寒溫頓服之。蓋覆汗出,粉傅之,有效?!?/p>
(2)洗浴法
治百合病,變成渴者,方中記載用百合根,以水一斗,漬一宿,以汁洗病人身。
(3)外涂法
用于治療秋月中冷(瘧?。┲械纳秸委懙姆絼?,如鯉甲湯(陵鯉甲、烏賊骨、鱉甲、常山、附子),以酒三升,漬之一宿……兼以涂身體。
組方用藥特點
1、重視單味藥使用
《小品方》中收錄了大量治療外感熱病的單驗方,這些單驗方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如治傷寒鼻衄不止方:茅花湯主之(茅花一大把);治霍亂諸方中治霍亂洞下腹痛方:“以艾一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良?!薄隘熁魜y,飲后輒干嘔方,煮高良姜飲之,大佳?!保?]均突出了單味藥的專用意義。
2、注重藥物配伍
《小品方》注重藥物的配伍,主輔作用的配合,不同功能藥物的協(xié)同使用。如知母解肌湯中石膏與知母相配、葛根與麻黃相伍等,通過配伍更好地發(fā)揮治療作用。
3、隨證加減變化
《小品方》用藥既有按法立方,據(jù)證用藥的原則,又依據(jù)病情的不同,采取加減變化、靈活用藥的方法。主要體現(xiàn)在藥物的加減變化方面,如傷寒及溫病,內(nèi)瘀蓄血證選用芍藥地黃湯,若其人熱如狂者加地黃三兩、黃芩三兩。其人脈大來遲,腹不滿,自言滿者,為無熱,但依方服,不須黃芩。又如治溫熱病頭痛,骨肉煩疼,或夏月天行毒,或熱病自得痢的知母解肌湯,若已下,及自得下,虛熱未竭者,除麻黃,加知母、葛根。病熱未除,因夢泄者,可除麻黃,加白薇、人參各二兩等,體現(xiàn)了辨證論治的精神。
對后世的影響
《小品方》在理論方面提出了傷寒、溫病分治學說,明確指出傷寒、溫病、時行之不同,他還提出了“伏溫成溫”說,突破了“伏寒化溫”的局限。此說后被宋代醫(yī)家龐安時作為溫病發(fā)斑的主要依據(jù)之一。由此可見,在現(xiàn)存的醫(yī)學文獻中,《小品方》作者陳延之雖不能稱為溫病學派的肇始者,但其為溫病學派的形成和發(fā)展,作出了一定的貢獻。
在組方用藥方面,陳氏創(chuàng)立的芍藥地黃湯(即犀角地黃湯),孫思邈將其收錄于《千金方》中,并更易方名,用于治療溫病熱入血分證。清代吳鞠通又將本方收入《溫病條辨》,并指出“犀角味咸,入下焦血分以清熱;地黃去積聚而補陰;芍藥去惡血,生新血;丹皮瀉血中伏火?!保?1]四味之中養(yǎng)陰清熱,涼血散瘀,各盡其職,相互配合,而無留弊之慮。為清熱涼血散瘀的代表方。
綜上所述,《小品方》有關外感熱病的理論與臨床實踐對后世外感熱病的發(fā)展,特別是明清溫病學說的崛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為溫病學說的建立奠定了基礎,值得進一步探討研究。
參考文獻
[1] 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3:183,21.
[2] 難經(jīng)校釋[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79:128.
[3] 晉·葛洪撰.尚志鈞輯.肘后備急方[M].安徽:安徽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48.
[4] 陳延之撰.高文鑄輯.小品方[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5:108,110,112~113,122~123.
[5] 金·成無己撰,明·汪濟川校.注解傷寒論[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3:34~36.
[6] 明·李時珍撰,張寧康,等校.本草綱目[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8:498.
[7] 包來發(fā)編.李中梓醫(yī)學全書[M].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1999:515.
[8] 清·黃奭輯.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M].北京:中國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82:167,170,193.
[9] 唐·孫思邈撰,一木校.千金方[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328.
[10] 唐·王燾.外臺秘要[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55:65.
[11] 清·吳鞠通.溫病條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63:128·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上海,2012203) 鄭彩慧 指導 程磐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