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清燥救肺湯

    《癥因脈治》卷二:清燥救肺湯處方

    桑葉 石膏 甘草 人參 桑白皮 阿膠 麥冬 杏仁 枇杷葉 知母 地骨皮

    功能主治

    清燥潤肺。治外感燥火傷肺。身發(fā)寒熱,喘促氣逆,咳嗽不止,咳痰帶血,甚則引動胃氣,嘔吐痰涎,脈躁疾。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癥因脈治》卷二《醫(yī)門法律》卷四:清燥救肺湯別名

    清燥湯(《傷寒大白》卷四)。

    處方

    桑葉(經(jīng)霜者,去枝、梗)9克 石膏(煅)7.5克 甘草3克 人參2.1克 胡麻仁(炒,研)3克 真阿膠2.4克 麥門冬(去心)3。6克 杏仁(泡,去皮、尖,炒黃)2.1克 枇杷葉1片(刷去毛,蜜涂炙黃)

    功能主治

    清燥潤肺。治溫燥傷肺。頭痛身熱,干咳無痰,氣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滿脅痛,心煩口渴,舌干少苔,脈虛大而數(shù)。

    用法用量

    用水250毫升,煎至150毫升,分二至三次熱服。

    痰多,加貝母、瓜萎;血枯,加生地黃;熱甚,加犀角、羚羊角,或加牛黃。

    備注

    方中桑葉輕宣肺燥,石膏清肺胃燥熱,共為君藥;阿膠、麥冬、胡麻仁潤肺滋液,同為臣藥;人參益氣生津,杏仁、枇杷葉瀉肺降氣,共為佐藥;甘草調(diào)和諸藥為使。諸藥合用,使溫燥之氣得除,肺金之氣陰得復,則諸證自解。

    摘錄《醫(yī)門法律》卷四清·《醫(yī)門法律》:清燥救肺湯組成

    桑葉三錢(9克)、石膏二錢五分(8克)、甘草一錢(3克)、人參七分(2克)、胡麻仁一錢(3克)、阿膠八分(3克)、杏仁七分(2克)、麥門冬一錢(3克)、杏仁七分(2克)、枇杷葉一錢(3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燥潤肺。

    主治

    主治頭痛身熱,氣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胸滿脅痛,心煩口渴,舌干無苔,脈虛大而數(shù)。

    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放射性肺炎、干燥綜合征等病癥。

    1.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采用清燥救肺湯加減治療單純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fā)作期60例,與棕色合劑治療60例作對照,療程7日。以原有癥狀基本消失,總積分≤1分為臨床控制: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5.0%,對照組86.7%。(《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05年第1期)

    2.放射性肺炎:在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的基礎上,采用清燥救肺湯治療放射性肺炎32例,對癥口服復方甘草片及咳必清治療20例作對照。以咳嗽、喘息、胸痛等癥狀消失,胸部X線片示陰影基本消散為治愈標準。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6.7%,對照組85%。(《遼寧中醫(yī)雜志》2006年第11期)

    3.干燥綜合征:清燥救肺湯合大黃蜇蟲丸治療干燥綜合征26例,與左旋咪唑治療12例對照,療程1個月。以臨床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基本恢復正常為顯效標準。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88. 5%,對照組58.3%。(《浙江中醫(yī)雜志》2000年第2期)

    方解

    本方具有清宣燥熱,養(yǎng)陰益氣之功,主治燥邪傷肺的病證,是治療秋燥致病的名方。方中重用桑葉輕清亙泄肺中燥熱,并可止咳;以石膏、麥冬清肺經(jīng)之熱,調(diào)肺經(jīng)之燥,宣中有清,清中有潤,主在清宣燥熱,有以宣為清之妙;杏仁、枇杷葉利肺氣,使肺氣肅降有權;阿膠、胡麻仁潤肺養(yǎng)陰;甘草、人參益氣和中,培土生金。諸藥相合,燥邪得宣,肺熱得清,氣陰得復,共奏清燥救肺之功。

    現(xiàn)代研究

    臨床報道也見于治療咳嗽變異性哮喘、不明原因肺內(nèi)結節(jié)、放射性肺炎、特發(fā)性肺纖維化、妊娠惡阻、小兒百日咳、支氣管擴張、上感后頑固性咳嗽等癥屬溫燥傷肺的病癥。

    方歌

    清燥救肺參草杷,石膏膠杏麥胡麻,經(jīng)霜收下冬桑葉,清燥潤肺效堪夸。

    摘錄清·《醫(yī)門法律》
更多中藥材
  • 處方柴胡、人參、麥門冬、知母、五味子、竹茹、茯苓、遠志、生地黃、當歸、甘草、黃連(姜炒)。功能主治傷寒虛煩,心悸微熱,四肢無力體倦;又治傷寒6-7日,別無刑g癥候,昏沉不知人事,六脈俱靜者,無脈欲出汗者。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摘錄《......
  • 處方朱砂2錢,全蝎1錢,人參1錢,白茯苓1錢,天麻1錢,附子(炮)1錢,川芎1錢,乳香1錢,麝香1字,坯子半錢(一方加琥珀)。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功能主治小兒心虛多驚,恍惚不寧,腹痛便青;及吐瀉之后,欲生慢驚。用法用量每服1丸......
  • 《中國藥典》:安神補心丸處方丹參300g 五味子(蒸)150g 石菖蒲100g 安神膏560g性狀為棕褐色的濃縮丸或糖衣丸;味澀、微酸。炮制上四味,安神膏系取合歡皮、菟絲子、墨旱蓮各3份及女貞子(蒸)4份、首烏藤5份、地黃2份、珍珠母20份......
  • 處方當歸1錢2分,川芎7分,白芍1錢(炒),生地黃1錢2分,白術1錢,茯神1錢2分,遠志(甘草水泡,去心)8分,酸棗仁(炒)8分,麥門冬(去心)2錢,黃芩1錢2分,玄參5分,甘草3分(一方無遠志、麥門冬、黃芩、玄參、加陳皮、柏子仁、酒炒黃連......
  • 拼音注音ān Shén Jiě Yù Tāng組成茯苓30g,九節(jié)菖蒲30g,郁金15g,牡丹皮15g,炒梔子10g,仙茅10g,淫羊藿15g,合歡皮30g,五味子15g,女貞子15g,蓮子心10g。主治更年期綜合征。以烘熱汗出、心煩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