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防己葶藶丸

    《雞峰》卷二十:防己葶藶丸處方

    葶藶半兩,黑牽牛半兩,白術(shù)半兩,防己3分,郁李仁3分,桑白皮3分,茯苓3分,羌活3分,黃橘皮3分,澤瀉3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腹中濕熱,并手足微腫,胸滿氣急。

    用法用量

    每次空腹服20丸,熟水送下。5日未效,加5丸,止于30丸。

    摘錄《雞峰》卷二十《圣濟(jì)總錄》卷五十:防己葶藶丸處方

    防己1兩,葶藶(隔紙炒)3分,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如脂)1分。

    制法

    上藥先搗前2味為細(xì)末,與杏仁同研令勻,取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肺癰。

    用法用量

    每日3次,每服20丸,空腹煎桑白皮湯送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五十《赤水玄珠》卷七:防己葶藶丸處方

    漢防己1兩,木通1兩,貝母1兩,苦葶藶(炒)、杏仁。

    制法

    上為末,棗肉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水氣凌肺,喘嗽,面目浮腫,小便赤澀,喘促不得臥。

    用法用量

    方中葶藶、杏仁用量原缺。

    摘錄《赤水玄珠》卷七
更多中藥材
  • 處方人參、川芎、菖蒲(節(jié).蜜炒),各一兩;熟艾(糯米飲調(diào)作餅.焙干)四兩,食茱萸(湯洗)、當(dāng)歸,各七錢(qián)半;白芍藥、熟干地黃,各一兩半。炮制上為末,煮酒糊為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崩傷淋瀝,小腸滿痛。常服補(bǔ)榮衛(wèi),固經(jīng)脈。用法用量每服五十圓,......
  • 處方艾5分,茯神2錢(qián),青桑葉1錢(qián)。功能主治心汗,別處無(wú)汗,獨(dú)心孔有汗,思慮多汗亦多。摘錄《嵩崖尊生》卷八......
  • 處方熟艾2兩,好醋2升,熟銅末1分,楸根白皮1兩半(無(wú)根,葉亦得),蕤仁1兩,黃連(去須)1兩,石鹽1兩。制法上藥研6味為末,放于醋中,煎取3合,去滓收汁于熟銅器中,入鯉魚(yú)膽、烏雞膽各1分,和勻,即以槐木去皮,闊3指,長(zhǎng)1尺,向日中研藥,勿......
  • 處方艾葉2兩,醋1斤。制法上將艾葉同醋于銀鍋內(nèi)同煎數(shù)沸,濾去滓,慢火再熬成膏。功能主治頭面風(fēng)熱,小瘡多癢少痛,黃汁出。用法用量每用薄攤在衫紙上,貼患處,日1-2次。摘錄《御藥院方》卷十......
  • 處方艾,茯苓末1錢(qián)。功能主治別處無(wú)汗,獨(dú)心孔1片有汗者。用法用量以艾煎湯,調(diào)茯苓末服。各家論述此是心火自旺,膈有停飲,火熱蒸其濕飲,故令此處有汗。茯苓甘而淡,甘能養(yǎng)心,淡能滲濕;艾葉香而澀,香能利氣,澀能固津。摘錄《醫(yī)方考》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