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柴胡湯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大柴胡湯處方

    柴胡(二錢半) 大黃(三錢) 枳實(shí)(一錢) 赤芍藥(二錢) 黃芩(二錢) 半夏(二錢)

    功能主治

    治傷寒十余日不解,邪熱結(jié)在里,身熱煩燥,言語譫妄,大便不通,繞臍刺痛。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五片,紅棗一枚,煎至一鐘,食遠(yuǎn)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大柴胡湯處方

    枳實(shí)(去瓤.炒)半兩,柴胡(去蘆)半斤,大黃二兩,半夏(湯洗七次.切.焙)二兩,半赤芍藥、黃芩,各三兩。

    炮制

    上五味,為粗末,入半夏拌勻。

    功能主治

    傷寒十馀日,邪氣結(jié)在里,寒熱往來,大便秘澀,腹?jié)M脹痛,語言譫妄,心中痞硬,飲食不下;或不大便五、六日,繞臍刺痛,時(shí)發(fā)煩躁,及汗后如瘧,日晚發(fā)熱,兼臟腑實(shí),脈有力者,可服。

    用法用量

    每服三大錢,以水一盞半,入生姜五片,棗一枚,煎至一中盞,濾去滓,溫服,食后、臨臥。

    注意

    此藥治傷寒內(nèi)熱里實(shí),若身體疼痛,是表證末解,不可服之。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傷寒論》:大柴胡湯處方

    柴胡15克 枳實(shí)9克(炙)生姜15克(切)黃芩9克 芍藥9克 半夏9克(洗)大棗12枚(擘)一方有大黃6克

    功能主治

    和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jié)。主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痞硬或滿痛,大便秘結(jié),或協(xié)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有力者。現(xiàn)用本方加減治療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癥等見有上述證候者。

    用法用量

    上七味,用水1.2升,煮取600毫升,去滓再煎,溫服200毫升,日三服。

    備注

    方中柴胡、黃芩和解少陽;枳實(shí)、大黃內(nèi)瀉熱結(jié),芍藥助柴胡、黃芩清肝膽之熱,合枳實(shí)、大黃治腹中實(shí)痛;半夏和胃降濁以止嘔逆,生姜、大棗既助半夏和胃止嘔,又能調(diào)營衛(wèi)而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和解少陽、內(nèi)瀉結(jié)熱之功。

    摘錄《傷寒論》《易簡方》:大柴胡湯處方

    柴胡2兩,半夏3分,黃芩3分,甘草3分,枳實(shí)半兩,大黃1兩。

    功能主治

    傷寒十余日,熱結(jié)在里,往來寒熱;或心下急,郁郁微煩;或口生白苔,大便不通;或發(fā)熱汗出;或腹中滿痛;或日晡發(fā)熱如瘧;或6-7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無表里證,大便難,身微熱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5錢,水1盞半,加生姜7片,大棗1個(gè),煎6分,去滓,食前服。

    注意

    熱除,不宜遽服補(bǔ)藥,仍忌羊肉、腰子、酒,并難化之物。避房室。

    摘錄《易簡方》《普濟(jì)方》卷四十四引《指南方》:大柴胡湯處方

    柴胡3兩,黃芩3兩,芍藥3兩,甘草(炙)3兩,半夏2兩半(湯洗7次),大黃2兩,枳實(shí)1兩(麩炒,去瓤)。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疏利風(fēng)熱。主頭痛。痰嗽,腹脹,及里證未解。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2盞,加生姜10片,大棗2個(gè),同煎至1盞,去滓溫服。

    摘錄《普濟(jì)方》卷四十四引《指南方》《痢瘧纂要》卷九:大柴胡湯處方

    柴胡、黃芩、半夏、枳實(shí)、芒消、大黃。

    功能主治

    感時(shí)行癘氣,表邪里邪俱實(shí)者。

    用法用量

    生姜、大棗為引。

    摘錄《痢瘧纂要》卷九《圣惠》卷十一:大柴胡湯處方

    柴胡2兩(去苗),黃芩1兩,赤芍藥1兩,半夏(湯洗7遍去滑)1兩,枳實(shí)(麩炒令黃)1兩,檳榔1兩,白術(shù)1兩,赤茯苓1兩。

    制法

    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

    傷寒2-3日,心中悸,嘔吐不止,心急郁郁微煩者,尚未解。

    用法用量

    每服4錢,以水1中盞,加生姜半分,大棗3枚,煎至6分,去滓溫服,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十一《外臺(tái)》卷一引《范汪方》:大柴胡湯處方

    柴胡8兩,半夏(湯洗)8兩,生姜4兩,知母2兩,芍藥2兩,大黃2兩,萎蕤2兩,甘草(炙)3兩,人參3兩。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傷寒7-8日不解,默默煩悶,腹中有干糞,譫語。

    用法用量

    方中甘草用量原缺?!锻馀_(tái)》引《集驗(yàn)方》無人參。

    注意

    忌海藻、菘菜、羊肉、餳。

    摘錄《外臺(tái)》卷一引《范汪方》《傷寒大白》卷二:大柴胡湯處方

    柴胡、黃芩、廣皮、甘草、半夏、大黃。

    功能主治

    雙解表里。主少陽表癥未解,里癥又急,潮熱,大便秘,有下癥者。

    用法用量

    口燥渴,去半夏;腹中脹,加枳殼;小便澀,加木通。

    摘錄《傷寒大白》卷二《醫(yī)方類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傷寒括要》:大柴胡湯處方

    柴胡2兩(去苗),枳殼半兩(麩炒微黃),黃芩2兩,赤芍藥1兩,半夏1兩(湯洗7次)。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陽明病,外證身熱汗出,不惡寒,但惡熱;陽明病,脈遲,發(fā)熱頭眩,小便難,欲作谷疸;陽明病,脅下堅(jiān)滿,大便秘而嘔,口燥者;陽明病中風(fēng),其脈浮大,短氣心痛,鼻干,嗜臥,不得汗,一身悉黃,小便難,有潮熱而噦,耳前后腫,刺之雖小愈,外未解者;少陽病,口苦干燥,目眩者;少陽中風(fēng),兩耳無所聞,目赤,胸中滿而煩者;少陰病,汗則譫語者;少陰病,惡寒而蜷,時(shí)時(shí)自煩,不欲厚衣者;少陰病,下利清水,色青,心下痛,口干燥者;厥陰病,陽脈澀,陰脈弦,當(dāng)腹中急痛,先與小建中湯,不瘥者;厥陰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譫語,一身不可轉(zhuǎn)側(cè)者。

    用法用量

    此方比大柴胡湯,無大黃、枳實(shí),用枳殼;比小柴胡湯,無甘草、人參,多枳殼、芍藥。詳之治十一證,皆治大柴胡湯之輕證,小柴胡湯之重證。又治陰病可下證中,度量自得其宜。

    摘錄《醫(yī)方類聚》卷五十四引《通真子傷寒括要》《治痘全書》卷十三:大柴胡湯處方

    柴胡、白芍、枳殼、黃芩、大黃。

    功能主治

    痘瘡,腰疼腹痛,寒熱往來,熱毒欲發(fā)不出者。痘瘡寒熱,大便秘者。

    用法用量

    《痘科類編》用量作“各一錢”。

    表里俱見之癥,加石膏、知母。

    摘錄《治痘全書》卷十三《金匱要略》:大柴胡湯組成

    柴胡半斤(15g) 黃芩三兩(9g) 芍藥三兩(9g) 半夏半升,洗(9g) 生姜五兩,切(15g) 大棗十二枚,擘(5枚) 枳實(shí)四枚,炙(9g) 大黃二兩(6g)

    用法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煮,溫服一升,日三服?,F(xiàn)代用法:水煎,去滓。再煎,分2次溫服。

    功效

    和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jié)。

    主治

    少陽、陽明合病。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嘔不止,郁郁微煩,心下痞硬,或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協(xié)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有力。

    用藥分析

    本方證為少陽邪熱未解,初入陽明所致。但仍以少陽為主,故見往來寒熱,胸脅苦滿,說明病位仍未離少陽;但較小柴胡湯為重,則見郁郁微煩,嘔不止;邪熱初入陽明,雖有熱結(jié),但里實(shí)不甚,則見心下滿痛,大便不解或協(xié)熱下利,舌苔黃,脈弦有力。治宜和解少陽,內(nèi)瀉熱結(jié)。本方系小柴胡湯與小承氣湯兩方加減合成,是和解與瀉下并用的方劑。方中重用柴胡,疏散少陽半表之邪,為君藥。配伍黃芩清泄膽胃之熱,與柴胡合用,和解少陽;大黃通腑瀉熱,祛瘀利膽;枳實(shí)破氣消積,二藥合用,內(nèi)瀉陽明熱結(jié),共為臣藥。芍藥緩急止痛,以解心下急痛,半夏配伍生姜,和胃降逆止嘔,皆為佐藥。生姜、大棗調(diào)和諸藥,共使藥。綜觀全方,和解之中兼瀉陽明,表里同治,使少陽得解,熱結(jié)得下,內(nèi)外諸證自除。方名“大柴胡湯”,是與小柴胡湯相對(duì)而言,小柴胡湯僅治少陽病,本方則治少陽陽明合病,其力量較小柴胡湯大,故名大柴胡湯。

    臨床應(yīng)用

    1.用方要點(diǎn):本方為治少陽陽明合病的常用方。臨床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下滿痛,嘔吐便秘,苔黃,脈弦數(shù)為辨證要點(diǎn)。

    2.現(xiàn)代運(yùn)用:常用本方常用于治療急性胰腺炎、急性膽囊炎、膽石癥、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屬少陽陽明合病者。

    注意

    本方為少陽陽明合病而設(shè),單純少陽證或陽明證及少陽陽明合病而陽明尚未熱結(jié)成實(shí)者均非本方所宜。

    功用鑒別

    大、小柴胡湯均有柴胡、黃芩、生姜、半夏、大棗,均有和解少陽之功,用治少陽病。但大柴胡湯兼能內(nèi)瀉熱結(jié),用治少陽、陽明合病,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下滿痛,嘔吐便秘為主證;小柴胡湯功專和解少陽,又能扶正,用治少陽病,以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口苦咽干,脈弦為主證。

    方歌

    大柴胡湯用大黃,芩枳夏芍棗生姜,少陽陽明同合病,和解攻里效無雙。

    摘錄《金匱要略》
更多中藥材
  • 別名黑龍散處方蟹(取生淡水中,甲大3-4寸者)15錢,反鼻(酒浸一宿,各燒存性)15錢,鹿角(男子乳浸,日曬干3遍,燒存性)15錢,沉香5錢。制法上為細(xì)末。功能主治一切頑瘡結(jié)毒漏瘡。用法用量每服5分,無灰溫酒送下,日3次。摘錄《霉癘新書》......
  • 處方乳香、沒藥、羌活、紫蘇、細(xì)辛、烏藥、麝香半字,蛇含石(煅)、厚桂、白芷(不見火)、降香、當(dāng)歸、蘇木、檀香、龍骨、南星、硫黃、寄生尾、花蕊石(童便淬10數(shù)次)各等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止血止痛,去風(fēng)生肌。主刀箭兵刃所傷。用法用量瘡口四周......
  • 處方花椒1兩,香附半斤,檳榔3兩,蛇床2兩,白礬1兩。制法上為極細(xì)末。功能主治疥瘡。用法用量核桃油或木油調(diào)搽。摘錄《外科百效》卷五......
  • 處方大黃4錢,五靈脂4錢,川山甲4錢,白芷4錢,乳香、沒藥1錢半。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便毒。用法用量每服5錢,空心好酒送下。摘錄《仙拈集》卷四......
  • 處方黃耆1錢,白術(shù)1錢,陳皮8分,香附1錢,川芎8分,蒼術(shù)1錢,車前8分,半夏1錢。功能主治便濁。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脈癥正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