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豉湯

    《外臺》卷四引《延年秘錄》:豉湯處方

    豆豉1升,伏龍肝3兩(研),小兒小便3升。

    功能主治

    辟溫疫疾惡氣,令人不相染易。主

    用法用量

    上藥用小便煎取1升5合,去滓。平旦服之,令人不著瘴疾;天行有瘴之處,宜朝朝服。

    摘錄《外臺》卷四引《延年秘錄》《圣惠》卷九十七:豉湯處方

    豉1合,蔥白1握(去須,切),生姜1兩(切)。

    功能主治

    妊娠傷寒頭痛。

    用法用量

    上藥以水1大盞,煮至6分,去滓,分2次溫服。

    摘錄《圣惠》卷九十七《圣濟總錄》卷八十一:豉湯處方

    豉3升,蜀椒1升(生用),生姜(和皮,銼)2斤。

    功能主治

    腳氣緩弱,疼痹腫滿。

    用法用量

    上藥以水1斗5升,煮1沸,貯在小甕子中,著二小木橫甕下,腳踏木上,湯不得過三里穴,以故衣塞甕口,勿令通氣,微著糠火燒甕,使湯常熱,如甕中大熱,歇令片時。浸腳了,急將綿衣蓋兩腳令暖,勿令觸冷見風(fēng),臨臥浸之佳。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一《醫(yī)心方》卷九引《耆婆方》:豉湯處方

    豉1升。

    功能主治

    內(nèi)虛,上熱下冷,氣不下,頭痛,胸?zé)?/p>用法用量

    上藥用水2升,令小沸,納豉令3沸,頓服。

    摘錄《醫(yī)心方》卷九引《耆婆方》《外臺》卷六引則《小品方》:豉湯處方

    豉1升,半夏1兩(洗),生姜2兩,人參1兩,柴胡1兩,甘草1兩(炙)。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霍亂嘔(口宛),氣厥不得喘息。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兩升半,溫服7合。

    注意

    忌羊肉、餳、海藻、菘菜。

    摘錄《外臺》卷六引則《小品方》《外臺》卷三十八引《小品方》:豉湯處方

    香豉2升,萎蕤2兩,甘草(炙)2兩,麥門冬(去心)3兩,小蘗3兩。

    功能主治

    服五石散及鐘乳諸石丹藥等,口中傷爛,舌強而燥,不得食味者。

    用法用量

    上藥以水6升,煮取2升,分3次溫服,能頓服益佳,再合為度。

    摘錄《外臺》卷三十八引《小品方》
更多中藥材
  • 《楊氏家藏方》卷十五:艾附丸處方白艾葉 枳殼(去瓤,取凈)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臍)當(dāng)歸(洗,焙)赤芍藥 沒藥(別研)木香各30克(炮)沉香15克制法上藥為細末,將艾葉并枳殼用米醋于沙鍋內(nèi)煮,令枳殼爛,同艾細研為膏,和藥末為丸,如梧......
  • 處方破故紙2錢,五味子1錢半,肉豆蔻(面炮)1錢,吳茱萸7分,炒陳艾2錢,厚附片2錢。功能主治溫中暖臟。主妊娠虛寒,腰腹疼痛,精神不振,憎寒喜熱,少腹冷,小便清長,食少,舌淡苔白,脈沉遲。用法用量水煎,食遠服。如胸脘不舒,去五味,加廣皮。摘......
  • 處方香附5兩(分4份:1童便,1米醋,1人乳,1鹽酒浸),蘄艾(醋煮)2兩,當(dāng)歸2兩,川芎1兩半,白芍1兩半,熟地黃(酒蒸)1兩半,黃芩1兩半,阿膠(酒蒸)1兩,臭椿根皮1兩。制法上為末,搗地黃、阿膠和勻,加醋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婦......
  • 《中國藥典》:艾附暖宮丸處方艾葉(炭)120g 香附(醋制)240g 吳茱萸(制)80g 肉桂20g 當(dāng)歸120g 川芎80g 白芍(酒炒)80g 地黃40g 黃芪(蜜炙)80g 續(xù)斷60g性狀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氣微,味甘而后......
  • 處方大附子2兩(炮,去皮臍,切片),熟白艾1兩,川姜7錢(炮,洗)。功能主治臟寒,大便下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錢,水1盞半,煎7分,去滓,食前溫服。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