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螢火

    《中藥大辭典》:螢火拼音注音Yínɡ Huǒ別名

    宵行(《詩經(jīng)》),磷(《毛詩傳》),丹鳥、丹良(《夏小正》),即照(《爾雅》),夜光(《本經(jīng)》),夜照、景天、救火、據(jù)火、挾火(《吳普本草》),耀夜、宵燭(崔豹《古今注》),放光(《別錄》),磷然、照磷(《品匯精要》)。

    出處

    《本經(jīng)》

    來源

    為螢科昆蟲螢火蟲全蟲。夏、秋間捕捉。

    原形態(tài)

    體形狹長,長1.5~2厘米,雌雄相等。體黑褐色,前胸背及尾瑞之2節(jié)暗黃色或桃色。頭隱于前胸下,口尖,能咀嚼;觸角鞭狀,具灰色毛。前胸背中央有暗褐色直條紋,后緣角突出,多刻點。棱狀部長三角形。翅2對,前翅為革質(zhì)之鞘翅,上有隆起的直紋4條,間室多刻點;后翅膜質(zhì)稍大,折疊于翅鞘下。足3對,前、中兩肢的基節(jié)為圓柱形,后肢基節(jié)內(nèi)方有圓錐狀之突起,脛節(jié)無刺,腹6~7節(jié),能扭動自如。尾節(jié)黃白色部分能發(fā)光。發(fā)光力雄蟲較強,雌蟲較弱。

    成蟲多棲于水邊的草叢中,晝伏夜出。雌蟲產(chǎn)卵于水邊草根間,卵漸次發(fā)育時,自其內(nèi)部發(fā)光:幼蟲棲于水邊,能捕食小蟲及釘螺螄。

    歸經(jīng)

    《本草撮要》:"入手太陰經(jīng)。"

    性味

    ①《本經(jīng)》:"味辛,微溫。"

    ②《別錄》:"無毒。"

    功能主治

    ①《本經(jīng)》:"主明目,小兒火瘡傷,熱氣。"

    ②《藥性論》:"治青盲。"

    復(fù)方

    治勞傷肝氣,目暗:螢火蟲二七枚,用鯉魚膽二枚,納螢火蟲于膽中,陰干百日,搗羅為末。每用少許點之。(《圣惠方》)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螢火拼音注音Yínɡ Huǒ別名

    宵行、即照、夜光、夜照、景天、救火、據(jù)火、挾火、耀夜、宵燭、放光、夜明蟲

    英文名firefly, glowworm, lightning bug出處

    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綱目》:螢有三種:一種小而宵飛,腹下光明。一種長如蛆蠾,尾后有光、無翼不飛,一名趟,俗名螢蛆。一種水螢,居水中。入藥用飛螢。

    來源

    藥材基源:為螢科動物螢火蟲的全蟲。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uciola vitticollis Kies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間捕捉,捕后用沸水燙死,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成蟲多棲二水邊草叢中,晝伏夜出,雌蟲產(chǎn)卵于水邊草根間,卵漸次發(fā)育時,自其內(nèi)部發(fā)光;幼蟲棲于水邊。能食小蟲。

    資源分布: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有分布。

    原形態(tài)

    螢火蟲,體形狹長,長1.5-20mm。體黑褐色,前胸背及尾端的2節(jié)暗黃色或桃色。頭隱于前胸下,口尖。觸角鞭狀,前胸背中面有暗褐色直條紋,后緣角突出,多刻點。棱狀部長三角形。翅2對,前翅為革質(zhì)的鞘翅,上有隆起的直徑4條,間室多刻點;后翅膜質(zhì)稍大,折疊于翅鞘下。足3對,腹6-7節(jié),尾節(jié)黃白色部分能發(fā)光。發(fā)光力雄蟲較強。

    歸經(jīng)

    肺;肝經(jīng)

    性味

    味辛;性微溫

    功能主治

    明目;烏發(fā);解毒。主青盲目暗;頭發(fā)早白;水火燙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7-14只。外用:適量,研末點眼。

    臨床應(yīng)用

    治勞傷肝氣,目暗、螢火蟲二七枚,用鯉魚膽二枚,納螢火蟲于膽中,陰千百日,搗羅為未。每用少許點之。(《圣惠方》)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梅拼音注音Bái Méi別名鹽梅(《尚書》),霜梅(《綱目》),白霜梅(《本草便讀》)。出處《本草經(jīng)集注》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梅的未成熟果實,經(jīng)鹽漬而成。性味酸澀咸,平。①《日華子本草》:“暖,無毒。“②《綱目》:“酸咸,平,......
  • 拼音注音Bái Méi Huā別名綠萼梅(《綱目拾遺》),綠梅花(《藥材學(xué)》)。出處《綱目》來源為薔薇科植物梅的花蕾。1~2月間采集含苞待放的花蕾,攤置席上,曬干。雨天可用炭火烘干。性狀干燥花蕾,呈圓球形,直徑4~8毫米,基部常帶有小梗。苞......
  • 拼音注音Bái Duàn來源椴樹科南京椴Tilia miqueliana Maxim.,以樹皮、根。生境分布江蘇、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癆傷初起:樹皮或根半斤,水煎,加紅糖,沖黃酒或白酒,早晚飯前分服。久咳:根7~8錢,曬干蜜炙,水煎,......
  • 拼音注音Bái Nán Mù別名美人柴、粘柴來源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刨花潤楠的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chilus pauhoi Kanehira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用寬刨刀刨成寬約4cm的薄片,曬干備用。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土壤......
  • 拼音注音Bái Lǎn Gēn出處《嶺南采藥錄》來源為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根。功能主治清咽,解毒,利關(guān)節(jié)。治咽喉腫痛,腳氣,筋骨疼痛。①《嶺南采藥錄》:“治腳氣,白濁。“②《泉州本草》:“治關(guān)節(jié)風濕。“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2兩。外用:煎水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