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碎米蕨

    拼音注音Suì Mǐ Jué別名

    毛軸碎米蕨

    來源

    藥材基源:為中國蕨科植物碎米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heilosoria mysuriensis(Wall.)Ching et Shing[Cheilanthes mysuriensis Wall.]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來收,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下或溪邊。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廣西等地。

    原形態(tài)

    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10-25cm。根莖短,連同葉柄基部密被栗色或栗黑色鉆形鱗片。葉草質(zhì),簇生;葉柄栗色,長2-7cm,下面圓形,上面有闊淺溝,基部以上疏被鱗片;葉片狹披針形,長8-18cm,寬1-2cm,向基部變狹,二回羽狀;羽片12-20對,長1-1.5cm,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幾無柄,羽狀或深羽裂,小羽片具3-4對圓裂片,下部羽片逐漸短縮,三角形基部1對呈耳形,裂片多少卷曲;葉脈羽狀,3-4對,分叉或單一。每裂片具孢子囊群1-2枚;囊群蓋腎形或近圓腎形,邊緣淡棕色。

    性味

    微苦;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咽喉腫痛;痢疾;毒蛇咬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白粱米拼音注音Bái Liánɡ Mǐ出處《別錄》來源為植物白粱的種仁。原形態(tài)粱為禾本科植物粟的一種。植物形態(tài)詳“粟米“條。性味《別錄》:“甘,微寒,無毒?!肮δ苤髦魏椭?,益氣,除熱。治胃虛嘔吐,煩渴。①《別錄》:“除熱,益......
  • 拼音注音Bái Zǐ Cǎo別名黑陽參、狗舌草、牛舌頭菜來源紫草科長蕊斑種草屬植物長蕊斑種草Antiotrema dunnianum (Diels) Hand.-Mazz.,以根入藥。夏秋采集,切片曬干。性味苦、微甘,涼。功能主治清熱養(yǎng)陰,......
  • 拼音注音Bái Xiàn Shǔ別名紅藤、山烏龜、一滴血。來源藥材基源:為防己科植物白線薯的塊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ephania brachyandra Diels.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挖,除去須根,洗凈,橫切或縱切成片,曬干。生......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線蛇拼音注音Bái Xiàn Shé別名黃脊游蛇、白脊蛇、黃脊蛇、白蛇來源有鱗目游蛇科黃脊游蛇Coluber spinalis (Peters),以去內(nèi)臟全體入藥。生境分布東北。功能主治袪風(fēng)濕。主治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疼痛,麻木不......
  • 拼音注音Bái Xì Xīn別名貝茜花(《中國種子植物分類學(xué)》)。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毛茛科植物單葉升麻的全草。生境分布生于林下陰處。分布四川、云南、貴州、廣西、湖南、湖北、陜西等地。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根莖長達(dá)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