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寬葉紫萁苗

    拼音注音Kuān Yè Zǐ Qí Miáo來源

    藥材基源:為紫萁科植物寬葉紫萁的嫩苗。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Osmunda javanica Bl.[Plenasium javanicum Persl]

    采收和儲藏:春季采收,洗凈,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600m左右的常綠混交林下。

    資源分布:分布于廣東、廣西、云南。

    原形態(tài)

    大型陸生蕨類植物,植株高達(dá)2m。葉一型,但羽片為二型;羽片厚革質(zhì),光滑;葉柄長約60cm,堅硬,有光澤,下部粗達(dá)1.5cm;葉片長約80cm,寬約50cm,長圓形;羽片25-30對,下部的對生,長約22cm,寬2-2.5cm,上部的互生,斜向上,長披針形,上部漸尖頭,邊緣全緣或波狀,多少反卷,稍有鋸齒,基部針形,具2-5mm的短柄;葉脈粗糙,二至三回分歧;中部或中部以上的數(shù)對羽片能育,長約5-12cm,寬不到1cm,線形,有時僅羽片上部能育,基部闊而不育;主脈兩側(cè)羽裂成多數(shù)卵圓形或長圓形的孢子囊小穗,背面布滿暗棕色的孢子囊群。

    功能主治

    止血。主外傷出血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曬干品研末撒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huàn Línɡ別名萬年、小羊芋。來源藥材基源:為鳳仙花科植物塊節(jié)風(fēng)仙花莖基部膨大的節(jié)。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Impatiens pinfanens Hook.f.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取下基部莖節(jié)的膨大部分,洗凈,鮮用或曬干。生......
  • 拼音注音Chuàn Línɡ Cǎo別名毛尖茶、野洋芋來源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串鈴草的根或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hlomis mongolica Turcz.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全草,洗凈,切段曬干。秋后花萎謝后挖根,洗凈,切片......
  • 《中藥大辭典》:側(cè)子拼音注音Cè Zǐ別名即子(《本經(jīng)》),荝子(《說文》),荝(《太平御覽》)。出處《雷公炮炙論》來源為毛莨科植物烏頭子根之小者。性味辛,熱,有毒。①《吳普本草》:“神農(nóng)、岐伯:有大毒。“②《別錄》:“味辛,大熱,有大毒。......
  • 《中國藥典》:側(cè)柏葉拼音注音Cè Bǎi Yè別名扁柏、香柏、柏樹、柏子樹英文名CACUMEN PLATYCLADI來源本品為柏科植物側(cè)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L.)Franco 的干燥枝梢及葉。多在夏、秋二季采收......
  • 《全國中草藥匯編》:側(cè)耳別名北風(fēng)菌、蠔菌、雜蘑來源真菌類擔(dān)子菌綱傘菌目傘菌科側(cè)耳Pleurotus ostreatus (Jacq. ex Fr.) Quel.,以子實體入藥。生境分布生闊葉樹的樹干上。分布于河北、山西、云南。藥理作用菌絲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