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濟(jì)方》 喉痹(附論)

    作者: 朱梓

    夫喉痹者。喉里腫塞痹痛。水漿不得入也。人陰陽之氣出于肺。循喉嚨而上下也。風(fēng)毒客于陽俱先務(wù)脾肺出于疾由

    絳雪散治熱結(jié)喉間。連頰腫不消。心膈煩滿。

    木通(銼)桔梗(銼炒)檳榔(各二兩)枳殼(去瓤麩炒)犀角(鎊各一兩半)柴胡(去苗)(去粗皮)人參一兩)麝以生絹麝加

    菖蒲湯治喉痹口噤。水漿不下。風(fēng)邪?;秀比缬猩窆?。身體強(qiáng)直。面目變色。

    菖蒲秦艽(去苗土)桂(去粗皮)禹余糧(醋淬)人參當(dāng)歸(切焙)甘草(炙銼)附石脂芎水一盞。

    干喉風(fēng)

    (出危氏方)樸硝川烏當(dāng)歸牛膝〔各五分(錢)〕麝香腦子(各半錢)硼砂(三錢)荊芥薄黃麥汁調(diào)。

    治喉嚨痛及喉痹。并宜服之。

    (出本草)以通草煎服之。磨亦得。急即含之。

    治喉痹腫痛

    (出本草)取荔枝花皮根。共十二分。以水一升。煮取六合去滓。含之。細(xì)細(xì)咽汁。瘥。

    治喉痹

    (出本草)以天雄炮含之。

    又方

    (出本草)以無患子。研。納喉中立開。

    開關(guān)潤喉蓬萊雪

    (出危氏方)梅花腦子生麝香(各一字)硼砂(三錢)樸硝(五錢以上別研)薄荷葉百藥煎全蝎(盛火熨別研仍用

    奪命無憂散

    (一名玉屑無憂散如宜方)

    治纏喉風(fēng)。咽喉疼痛。風(fēng)涎壅滯??谏?/p>

    生瘡。心腹脹

    悶亂不省人事。并寒水石(三兩)玄參(去蘆)貫眾(去蘆)滑石(研)縮砂仁(去殼)黃連(去毛)茯苓每服一錢。

    鐵札谷。

    龍腦散

    (出圣惠方)

    治馬喉痹。頰咽痛。

    白龍腦(細(xì)研)牛黃(細(xì)研)犀角屑羚羊角屑馬牙硝(細(xì)研)玄參沉香朱砂(細(xì)研)牙硝。

    搗篩為散細(xì)細(xì)含

    利咽湯治咽喉諸疾。

    桔梗枳殼牛蒡子荊芥甘草升麻玄參大黃紫蘇人參(各等分)上咀。每

    生犀丸治熱沖喉間連頰腫。數(shù)出氣。煩滿。

    犀角(鎊)枳殼(去瓤麩炒)射干海藻(洗去咸焙)升麻(各一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子大。

    龍腦丸治咽喉連頰頷腫。日數(shù)深遠(yuǎn)。咽津液熱。發(fā)渴疼痛。

    龍腦(研)升麻甘草馬牙硝(研各一分)玄胡索(研三分)麝香(研)石膏(碎)大黃黃汁和。

    治纏喉風(fēng)腫痛。

    黃芩(五錢酒浸)升麻麻黃荊芥薄荷防風(fēng)(各一錢)鼠粘子(炒四錢)生甘草(一稍溫服。

    大硼砂散治喉閉咽腫痛。水米難下。

    硼砂茯苓甘草(各半兩)馬牙硝盆硝樸硝薄荷葉〔各一(二)兩〕僵蠶(二兩)綿裹咽津。

    金硝丸治咽喉痹痛。不能喘息。水漿不得入。

    郁金(銼)馬牙硝(研)甘草(銼)山梔子(去皮)栝蔞根(各二兩)大黃(銼)玄參白

    天門冬丸治馬喉痹。咽喉腫痛。唇焦舌干。腮頰連腫。

    天門冬(去心焙)玄參惡實(炒各一兩)百藥煎紫蘇葉(各半兩)甘草(炙銼一兩半)食后臨臥

    橘皮湯治馬喉痹。勢如奔馬。腫痛煩滿。數(shù)數(shù)吐氣。

    陳橘皮(湯浸去白焙)青竹茹生地黃(切焙)黃芩(去黑心)白術(shù)山梔子仁(各三兩)篩。每服三錢攪勻溫服

    仙方奪命丹

    (出德生堂方)

    治纏喉風(fēng)。木舌脹。雙單乳蛾。喉閉?;蛘`吞雞魚

    骨刺。竹木簽白茯苓密陀僧(炒黃色)紫河車(各一兩)白僵蠶(直者)貫眾(凈)縮砂仁甘草節(jié)(白面。

    蒸新水半盞。浸一茶時化開。用匙挑藥徐滴入喉中。勿急用。取藥盡為度。

    木通散

    (出圣惠方)

    治喉痹。心胸氣悶。咽喉妨塞不通。

    木通(銼)赤茯苓川芒硝前胡(去蘆頭)桑白皮(各二兩銼)羚羊角屑川升麻川大六分去滓

    治喉痹。咽喉腫痛。上焦風(fēng)熱痰唾不利。

    (出圣惠方)川升麻(一兩半)射干白藥(各三分)絡(luò)石甘草(生銼)黃藥(各一兩)白礬灰(半兩)二錢。

    含咽津。

    取喉中涎

    (出危氏方)草烏尖僵蠶紫貝啾蟲紅椒白礬山豆根皂角(各等分)上為細(xì)末。用霜梅拌

    開喉關(guān)

    (出危氏方)薄荷山豆根(各五錢)麝香腦子(各半錢)朱砂(三錢)甘草青鹽川烏(各五錢)蕉水調(diào)

    嗆食風(fēng)

    (出危氏方)桔梗川烏草烏防風(fēng)甘草大青根(各五錢)全蝎(七個去毒)紫河車(五錢)上為安。

    龍腦破毒散

    (出御藥院方)

    治不測急慢喉痹。咽喉腫塞不通。

    盆硝(研細(xì)四兩)白僵蠶〔微炒去嘴為末秤八分(錢)〕甘草(生采秤八錢)青黛(秤八瓷盒子收。

    如有病是喉痹。

    一錢作四

    生銀丸治口干咽腫。喉頰脹痛。

    人參(半兩)丹砂(研)鉛霜(研)錫吝脂樸硝(研)升麻(各一分)硼砂(研三錢)龍

    射干湯治喉痹。腫塞不通疼痛。不下飲食。并諸毒發(fā)動。

    射干當(dāng)歸(切焙一兩)升麻(半兩)白芷(一兩)甘草(炙銼)犀角(鎊)杏仁(湯浸日三

    禹余糧湯

    (圣濟(jì)總錄)

    治喉痹。若胃中虛。有饑狀。少氣不足以息。四逆。泄

    注。腹脹喜噫

    關(guān)上陰陽俱虛者。

    禹余糧(醋淬)大麻仁桑根白皮(各二兩銼碎)干姜(炮一兩)黃連(去須半兩)白術(shù)溫服。

    如圣勝金鋌

    (出和劑方)

    治證服餌。與后如圣勝金鋌同。品味少異。

    樸硝(四兩)川芎(一兩)硫黃(細(xì)研一兩半)貫眾(二兩)薄荷葉荊芥穗嫩茶(各半同。

    治喉痹并時疫毒。

    桔梗甘草升麻連翹鼠粘子防風(fēng)酒制黃芩(各等分)上咀。每服五錢。

    水煎

    如圣勝金鋌

    (出和劑方)

    治急喉閉。纏喉風(fēng)。飛揚。單蛾雙蛾。結(jié)喉。重舌。

    木舌。腮頷腫硫黃(研)川芎薄荷葉(去枝梗)臘茶川烏(炮)硝石(研)生地黃(各二兩)上為細(xì)同嚼冒暑瘡不藥一脯、便出熱。化貫眾。

    射干丸治喉痹腫塞。

    射干(一兩)豉(一合)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芎犀角屑(各半兩)升麻(一兩)瘥。忌

    七圣散治馬喉痹。咽頰腫痛。吐氣不快。

    白礬(二錢)馬牙硝(五錢)硝石(一兩)鉛丹(三錢)砂(一錢)蛇蛻(半條)巴豆(只用候或腮頰生瘀肉。侵咽喉。即干摻半錢。安穩(wěn)仰臥。其喉癰腫處自破。立瘥。

    療喉痹急疼悶防不通方。

    馬蘭根(切一升)升麻(三兩)瞿麥〔三(二)兩〕射干(十兩)犀角〔三(二)兩屑一日令盡。得

    黃芩湯

    (圣濟(jì)總錄)

    治喉痹。胸滿噎塞不通。

    黃芩(去黑心)升麻射干木通(銼各三分)甘草(炙銼)犀角(鎊各半兩)上粗搗篩。

    如神散治咽喉一切急患不得開。

    白礬(生)白僵蠶(炒)藜蘆玄參(去皮弦炒)雄黃〔各三(二)錢〕乳香(一字)上

    硼砂散

    (出和劑方)

    治大人小兒猝患喉痹。閉塞不通。腫痛生瘡。語聲不快。

    風(fēng)壅痰毒。鼻山藥(六斤生)腦子(研七兩)牙硝(生十四兩)麝香(研四兩)甘草硼砂〔生各十二

    密鑰匙

    (出醫(yī)學(xué)切問方)

    凡人猝中喉痹口噤。咽喉腫痛。木舌重舌者。以此藥

    治之。

    豬牙皂角(去皮煨)大黃草烏郁金南星(各四錢)巴豆(五個去心不去油)上為末。

    南星防風(fēng)散

    (出百一選方)

    治風(fēng)壅腮頷腫。內(nèi)生結(jié)核。纏喉風(fēng)等疾。

    當(dāng)歸(二錢焙干)天麻(三兩生用)白僵蠶(焙干)南星(湯浸凈搗細(xì)姜汁制焙干)防風(fēng)(姜三片雄黃三錢。同前藥一通為末。煎服。

    二砂丸治喉痹。咽塞熱痛。

    沙參丹砂(研)砂(研)人參玄參丹參(各等分)上為末。煉蜜丸如雞頭實大。食

    犀角湯

    (出圣惠方)

    治馬喉痹。喉中連頰腫。

    犀角(鎊)甘草(炙銼)升麻(各半兩)射干桔梗(炒)馬蘭根(銼各三分)上粗搗篩。

    細(xì)細(xì)

    玉液丸治毒瓦斯壅塞咽喉不利。頰頷連腫。

    百藥煎(一兩)麝香(研)樸硝(各半錢)丹砂(二錢研)龍腦(研)甘草末(各一錢)上

    犀角散

    (出圣惠方)

    治喉痹。氣膈胸滿。咽腫。

    犀角屑馬蘭根枳殼(麩炒微黃去瓤)甘草(各一兩生用)射干馬牙硝(各一兩半)上

    碧雪散

    (出仁存方)

    治一切壅熱。咽喉閉腫不能咽物??谏嗌彙I喔鶑?qiáng)。言

    語不正。腮項蒲黃青黛硼砂焰硝甘草(各等分)上為細(xì)末。每服手指捻摻于喉間。咽津。

    或冷水

    治咽喉諸疾。

    樸硝(二兩)甘草(一兩)蒲黃薄荷(各半兩)青黛(三錢)上為細(xì)末。每服用一字摻口

    通氣湯

    (出圣濟(jì)總錄)

    治喉痹。咽喉氣隔。胸滿。咽腫生膿。

    犀角(鎊半兩)射干桔梗馬蘭(研各三分)甘草(炙銼半兩)上粗搗篩。每服三錢匕。

    又開喉關(guān)方

    (出危氏方)南星半夏川烏草烏甘草(各五錢)上為末。用米醋煎成膏。敷毒上。

    宣利方

    (出危氏方)巴豆(三七粒去殼)雄黃郁金豬牙皂角大黃(各五錢)上為末。飯丸如綠豆大。

    治咽喉閉。疙疸堵塞不通氣。水米難下。至危者。

    (出御藥院方)牽牛(四兩半生半熟用)鼠粘子(一兩)防風(fēng)(七錢半)甘草(生用)枳殼(麩炒去瓤各半

    治喉痹。及喉中熱塞。

    以車轄燒令赤。投酒中。汲熱飲之。

    治喉痹

    (出本草)以紫珠煮汁服。

    治喉痹

    (出本草)取象豆子中仁。碎為粉。微熬。水服一二匕。

    一字散

    (一名如圣散)

    治喉痹氣塞不通。飲食不下者。并咽喉作痛。乳蛾聲。

    雄黃(一分別研)蝎稍(七枚)白礬(生研)藜蘆(各二錢)豬牙皂角(七錠)上為末。

    每用萬無

    治急喉痹

    (出百一選方)大青魚膽(新瓦上焙干去膜取末)蛇蛻皮(去沙土碗內(nèi)燒灰研令極細(xì))白藥子(新瓦上焙細(xì)末。

    同搗

    通關(guān)散

    (出直指方)白礬(枯)白僵蠶南星(生)藜蘆〔各一(錢)分〕全蝎(焙二個)上為末。

    以小管

    如圣丸

    (出王氏博濟(jì)方)

    治纏喉風(fēng)。及喉痹。

    大黃(末一分)蝸牛(二七枚)白礬(末)陳白梅皮馬勃(各一分)上于五月五日午時。

    中。

    治馬喉痹。頰咽痛。

    五倍子(半兩)黃柏(半兩銼)川升麻(三分)甘草(一分炙微赤銼)射干(半兩)上為散

    一捻金散

    (傳信適用方)

    治喉閉欲死。及治喉痛。

    全蝎(微炒)川郁金白僵蠶(去絲嘴炒)甘草(炙各半兩)地龍(八錢)上為細(xì)末。

    入麝

    治咽喉痛

    (傳信適用方)百藥煎(去黑皮)硼砂甘草白礬(生用)上等分為細(xì)末。每服一錢。食后米飲調(diào)。

    細(xì)細(xì)

    奪命散治咽喉。

    膽礬牙硝甘草青黛(各一錢)上每用少許。用筒兒吹在喉中。立效。

    龍腦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纏喉風(fēng)。

    龍腦(一分)丹砂(一錢)芒硝(半兩)麝香(半錢)上細(xì)研為末。用鯉魚膽汁和丸。

    如綠

    消毒寬喉散

    (出御藥院方)

    治急慢喉痹。咽喉閉塞腫痛。或舌本強(qiáng)硬。滿口生

    瘡。

    馬牙硝樸硝(各六兩)青黛(半兩)寒水石(生四兩)上為極細(xì)末。每服二錢。

    濃煎薄荷

    銅青丸

    (一名千兩金丸出百一選方)

    不問陰陽閉。如急病。內(nèi)外腫塞輒至不

    救。用之能起死車前草(嫩者半兩)銅青〔一(二)錢〕大黃牙皂(各半兩)上為末。以白梅肉同研只如此

    牛膽膏

    (一名佛手散出仁存方)

    治鎖喉風(fēng)。神效。

    青黛(一錢研)僵蠶(半兩去絲)樸硝(一兩研)甘草(二錢半生)上為末。

    用臘月黃牛膽方不

    僵蠶散

    (一名三白散出仁存方)

    治喉閉。

    僵蠶〔一(七)條〕馬勃(拳大者瓦上揩成末)白礬(皂子大生)天南星(一個炮)上為

    白梅丸

    (出仁存方)

    治喉閉及腫痛。

    白梅(二十五個取肉)白礬(一錢)甘草(末)生蓖麻(四十九粒去皮)上同研細(xì)。和丸如

    粉香散

    (出瑞竹堂方)

    吹乳蛾即開。

    白礬(三錢)巴豆(二粒去皮)輕粉(少許)麝香(少許研)上于鐵器上飛白礬沸。入巴豆

    啞瘴咽喉乳蛾方

    (出瑞竹堂方)雄黃(五錢研)郁金(五錢)白礬(二錢半生用研)膽礬(半錢)上為極細(xì)末。

    以竹筒吹入

    治喉痹。乳蛾風(fēng)。

    硼砂明礬膽礬芒硝朱砂(各等分同為末)上為細(xì)末。吹喉中。

    羅青散

    (出瑞竹堂方)

    治咽喉單雙乳蛾。及治心肺積熱。上攻咽喉腫痛閉塞。

    水漿不下?;蚱腰S(五錢)羅青(研)盆硝(各三錢研)甘草(二錢)上為細(xì)末。每服一錢。

    冷蜜水調(diào)下一丸。

    烏龍膏治急喉閉。纏喉風(fēng)。

    皂角(七梃捶碎水五升汁去滓)草烏頭(銼)天南星(銼)大黃(銼各一兩)上并入皂角冷。

    調(diào)之

    又方

    鴨嘴膽礬銅青輕粉胡粉明礬上各一字。江茶半錢。逐旋和。以新汲水調(diào)。呷咽

    奪命箸頭散治急喉閉。咽喉腫滿。堵塞氣不得通。欲死者。

    真膽礬草烏(各四錢)綠礬(六錢)雄黃(二錢)上為細(xì)末。每服一箸頭。點上咽喉內(nèi)。

    滓。

    玉鑰匙治風(fēng)熱喉痹。及纏喉風(fēng)。

    焰硝(一兩半)硼砂(半兩)腦子(一字)白僵蠶(一分)上為末研勻。以竹筒吹半錢許入

    雄黃散治纏喉風(fēng)。喉閉。先兩日胸膈氣緊。吸氣短促。忽然咽喉腫痛。手足厥。

    氣閉不通巴豆(七枚三生四熟生者去殼研熟者去殼燈上燒存性)干桑黃茹(二片)雄黃(一塊皂角子口噤咽

    玄參丸

    (出圣濟(jì)總錄)

    治纏喉風(fēng)。

    玄參白僵蠶白礬(生用各一分)甘草(生用半分)上為細(xì)散用鯉魚膽汁和丸。

    如赤小豆

    開關(guān)散

    (出王氏博濟(jì)方)

    治走馬纏喉風(fēng)。及喉痹。

    硝石(六兩)鉛丹(四兩)白礬砒霜(各半兩)上細(xì)研。用瓷罐子一個。先入硝石二兩鋪口。

    令徹喉內(nèi)

    伏龍肝散治喉痹。

    伏龍肝(半兩)白礬(過)白僵蠶(直者炒)甘草(生各一分)上為散。每服一錢匕。如

    治喉痹方

    蛇蛻白梅白僵蠶甘草(各等分)上為末。綿裹。含化咽津。

    四圣散

    (出德生堂方)

    治咽喉口齒。喉閉。乳蛾。

    荊芥穗牛蒡子(炒碾細(xì))紫河車(各三錢)大黃〔六錢(半)大實者再加用〕上搗篩。

    如圣湯

    (出旅舍方)

    治痰去熱。利咽喉。治咽中有瘡咽物不下。及咳嗽咯血。

    肺痿。痰唾氣桔梗(一兩)甘草(生一兩)牛蒡子(炒一兩)麥門冬(半兩)上為細(xì)末。沸湯調(diào)。細(xì)細(xì)服

    龍麝丹治纏喉風(fēng)。

    白礬(飛過)雄蛇蛻(于高處凡于屋上樹枝或籬壁上者是雄蛇一兩火過用)硼砂(半兩研)如牛蒡子

    治喉閉方。

    豬牙皂角(二錢燒存性)葛根粉(一錢)末茶(二錢)干荷葉(一錢半)上為細(xì)末。吹入喉

    治喉痹。咽喉腫痛。上焦風(fēng)熱痰唾不利。

    烏蛇皮(燒灰)白梅(微炒)甘草(生銼各一分)桂心(半分)上為細(xì)散每服以新綿裹二錢

    一捻金散治咽喉方。

    銅綠黃柏香白芷(各等分)上為極細(xì)末。入麝香少許。每用一字吹入喉中。

    如圣丸治九種咽喉。

    僵蠶南星馬屁勃(各等分)上為細(xì)末。用鹽梅生姜汁為丸。如彈子大。噙化。

    又方

    僵蠶百藥煎大黃(各等分)上為細(xì)末。鹽梅為丸。如彈子大。噙化。

    通后補助。

    紫蘇藿香甘草(各等分)上為散。每服四錢。水煎??招姆?。

    治喉痹。

    大黃樸硝白僵蠶(各等分)上為細(xì)末。水煎。量虛實用。以利為度。

    吹喉散治喉痹腫硬。水漿不下。

    白礬(半兩)半夏巴豆(各七枚)上熔白礬。銼半夏、巴豆在汁中。候干研細(xì)。

    吹入喉中

    地龍膏治纏喉風(fēng)。

    活地龍(白頸者五條)白梅肉(二個)樸硝(二錢)上同研成膏。挑入喉中。含化。

    一捻金散治乳蛾。及風(fēng)熱上攻咽喉腫痛。

    白僵蠶(去絲嘴三條姜汁浸溫炙黃色)防風(fēng)(鼠尾者去叉二錢)明礬(三錢研)上為細(xì)末。

    治喉痹。

    豬牙皂角(蜜涂炙香別研)白礬(一分研)雄黃(半兩研)上和勻。以濃茶少許。

    調(diào)一字安

    治纏喉風(fēng)。

    青礬白礬雄黃(各半兩)上同研細(xì)。以天南星三兩為末。四味同和。臘月用黃牛膽汁調(diào)勿令

    治急喉腫閉。

    藜蘆瓜蒂雄黃上等分為末。吹入鼻中。蓋通關(guān)竅也。

    半夏桂甘湯治冷證無陽。咽疼喉閉。

    辣桂甘草(焙)半夏(制)上等分銼碎。每服三錢。水一大盞。煎半。候冷少呷。

    山豆根方治熱閉。

    山豆根射干升麻(各等分)上咀。用井水二盞。同煎至一盞去滓。通口。時時呷之。

    又喉閉方。

    牙硝(五錢)胭脂(半錢)鹽梅屑(一錢)上同研。以雞羽送入。

    解毒雄黃丸治纏喉風(fēng)。急喉閉猝然倒仆。失音不語。牙關(guān)緊急。不省人事。膈熱

    涎盛。咽喉腫痛。赤眼癰腫。一切毒熱諸證。

    (華佗云其證先兩日氣緊驀然咽痛腫或

    手足厥冷霎時氣閉不通多死也)一名雄金丸

    雄黃(飛)郁金(各一分)巴豆(去皮膜出油十四個)上為末。醋糊丸綠豆大。

    熱茶清下七喉嚨筒吹

    比金丸治喉痹。

    鉛白霜(半兩)青黛(一兩)甘草(半兩)上為末。醋糊為丸。如雞頭實大。含化咽津。痰出立效。

    胡黃連散治咽喉中壅塞如核。連頰腫痛。

    胡黃連(一分)升麻(半兩)鉛霜(研一分)上除鉛霜外。搗羅為散。再同和勻。

    每服半錢

    凝水石散治纏喉風(fēng)。猝然喉痹。急如奔馬。喉頰俱腫。名為馬喉痹。

    凝水石樸硝(各半兩并用無油瓷盆盛火通赤合于地上出火毒一宿)白僵蠶(麩炒黃研如只

    奪命散治急喉風(fēng)等證。

    枯白礬南硼砂豬牙皂角(皮弦揀去各等分)上為細(xì)末。吹喉中。痰出即愈。

    治喉風(fēng)方。

    明礬膽礬(各二錢半)馬牙硝(一錢)上為細(xì)末。用竹筒吹入喉中。手扯住鼻孔一時。

    又方

    豬牙皂角(二錢半)硼砂五倍子(各一錢)上為末。用醋蜜調(diào)。鵝翎點入口中。

    繳出痰。

    白礬散

    (出圣惠方)

    治喉痹氣悶。

    白礬砂馬牙硝(各半兩)上于瓷盒子內(nèi)盛。用鹽泥固濟(jì)。候干。以炭火令通赤。

    取于

    馬牙硝散

    (出圣惠方)

    治喉痹氣欲絕。

    馬牙硝硝石硼砂(以上各半兩)上以瓷瓶子內(nèi)盛。用鹽泥固濟(jì)。候干。以慢火成汁。

    毒后

    硝石散

    (出圣惠方)

    治喉痹。熱毒瓦斯盛痛。

    硝石白礬砒霜(各半兩)上同細(xì)研。于瓷盒中盛。鹽泥固濟(jì)。候干。炭火中燒令通赤。

    治咽喉。

    牛膝根糯米(用四十九粒碾碎為末用)上用水二盞。煎服?;蛏酶捎镁忝?。如治便毒。

    治喉中毒。百發(fā)百中。及咽喉一切疾。

    (出衛(wèi)生家寶方)皂角(略炮去土)高良姜(各等分)上為末。搐鼻?;蛞焉酢O软毢阌鸵豢?。不可吞。

    然中

    治喉痹

    (出本草)以牛角燒灰為末。酒服方寸匕。

    又方

    (出本草)取黃藥根。以水研汁含之。

    保安散治喉內(nèi)結(jié)核不消。

    石膽砂上研細(xì)。每用竹筒吹之?;蛞泽珙^蘸之。

    去涎方

    (出危氏方)草烏尖鴨嘴青膽礬(各等分)上為末。先用釅醋煮皂角調(diào)。鵝翎刷敷赤腫處。開口流出涎。

    其毒即瘡口

    千金療喉舌諸疾方。

    松子苦芥子上搗。以苦酒和粘貼。

    密鑰匙

    (出仁存方)

    治咽喉腫塞。

    雄黃末(半錢)巴豆(一粒去油)上作一服。生姜自然汁調(diào)。灌下?;蛲禄蛳陆杂?。

    一方細(xì)一邊

    立圣膏

    (出百一選方)

    治纏喉風(fēng)。

    巴豆齊州半夏(各三七粒)上將半夏輕槌。每粒分作四片。巴豆剝?nèi)バ哪?。銀銅石器內(nèi)。

    疾。

    極有

    治喉風(fēng)。

    皂角(燒灰)飛礬上為末。喉內(nèi)去轉(zhuǎn)之一二次。必效。用凈水漱之。

    治咽喉紫舌脹。

    玄胡粉白礬(各等分)上為細(xì)末。吹在口內(nèi)。立效。

    吹喉散治喉痹乳蛾喉風(fēng)。

    明礬(二兩)膽礬(五錢)上研為極細(xì)。吹患處。效。

    治喉痹方。

    青礬(半兩研)杜牛膝草(秋冬用根二寸春夏用心梗)上同研??椿继?。以筆蘸少許。

    令吐

    礬硝散

    (出朱氏集驗方)

    治急喉痹。纏喉風(fēng)。兼主重舌。咽喉腫塞。軟瘡。

    白礬(半兩飛過)樸硝(一錢飛過)上為末。摻入口中。其效如神?;虼け侵?。一方。

    銅箸

    治急喉腫閉。

    藜蘆豬牙皂角上等分為末。吹入喉中。

    立應(yīng)丸

    (一名如圣散出十便良方)

    治纏喉風(fēng)。及急喉閉。

    南星(一個刮去皮一方炮地埋出火毒一夜)白僵蠶(七個)上控南星心空作孔子。

    入蠶于內(nèi)之亦管擘汁調(diào)

    鹽礬散

    (一名玉珍散出經(jīng)驗良方)

    治喉中乳蛾漸長塞喉者。及治懸喉癰。垂

    長。咽中妨悶。

    白礬(為末)鹽(各等分)上研細(xì)。用箸頭頻點乳蛾上。即焦硬而愈。切不可挑破。

    后有

    治急喉閉

    (出經(jīng)驗良方)馬屁勃(即灰菰)焰硝(各一兩)上為末。每用一字許。吹入喉內(nèi)。吐涎血出。立愈。

    治走馬喉閉

    (出朱氏集驗方)白僵蠶(半兩炒)甘草(一錢生)上為細(xì)末。每服一錢。生姜汁調(diào)下。涎出立愈。

    治纏喉風(fēng)

    (出朱氏集驗方)白礬銅綠上等分為末。用一字鼻內(nèi)搐之。

    又方

    (出海上名方)生川烏頭尖膽礬上等分為末。每服一字。酒半呷調(diào)服。如口不開。即灌之。

    二圣散

    (出濟(jì)生方)

    治纏喉風(fēng)。急喉痹。

    鴨嘴膽礬(二錢半)白僵蠶(去絲嘴半兩)上為細(xì)末。每用少許。以竹管吹入喉中。

    立愈。

    僵蠶散

    (一名開關(guān)散出仁存方)

    治喉痹急喉風(fēng)。

    白僵蠶(直者去絲嘴焙)明白礬(半飛枯半生用)上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取生姜自然汁。

    湯水丸

    神效方

    (出三因方)

    治喉閉熱腫。語聲不出。

    荊芥穗(別為末)蓖麻(生去皮別研各等分)上入生蜜少許。丸如皂子大。以綿裹含化。

    急則嚼化。一法。用樸硝。不有荊芥。

    治喉痹方。

    牛蒡子(六分)馬藺子(八分)上搗為散。每空心。暖水調(diào)服方寸匕。漸加至一匕半。

    勝金散治咽喉猝腫。喉閉。

    戎鹽(一兩)青黛(半錢)上同研勻。每服半錢匕?;蛞蛔?。用小竹筒吹入咽喉。

    咽津。

    效。

    治喉痹方

    (出圣惠方)白礬(燒令汁枯研)白附子(搗末各等分)上研令勻。涂在舌上咽津。有涎即吐之。

    煙方

    (出圣惠方)白僵蠶(三七枚直者)乳香(一分)上為末。每用一錢匕。以香爐上燒。開口令煙熏入喉中

    療喉痹急疼悶防不通方。

    射干當(dāng)歸(各三兩)上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稍稍含之。吐去更含。

    升麻散

    (出圣惠方)

    治喉痹腫熱痛悶。

    川升麻(一兩)馬藺子(二兩)上搗細(xì)為散。每服以蜜水調(diào)下一錢。

    治喉閉立效方

    (出圣惠方)蝸牛(七枚)白梅子(三枚取肉)上同爛研。綿裹如棗核大。含咽津。即通。

    治咽喉牙關(guān)緊閉

    (出醫(yī)方集成)用巴豆去殼。以紙包巴豆肉。用竹管壓出巴豆油在紙上。以此紙作捻子點燈。吹滅。以煙熏入鼻中。實時口鼻涎流。牙關(guān)開矣。一方。用熱煙刺入口內(nèi)。即出涎。或瘀血。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