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查古籍
《溫疫論》(公元 1642 年)明.吳有性(又可)著。二卷。闡述瘟疫系戾氣從口鼻而入,伏于募原,其邪在半表半里之間, 其傳變有九,辨證治療和傷寒不同。
《溫病條辨》(公元 1798 年)清.吳瑭(鞠通)著。六卷。依據(jù)葉桂的溫?zé)岵W(xué)說,明確溫病分三焦傳變、闡述風(fēng)溫、溫毒、暑溫、濕溫等病證的治療,條理分明。
《素問·病能篇》∶摩之切之?!吨琳嬉笳摗贰媚χ≈?。《調(diào)經(jīng)論》言∶按摩勿釋者再?!峨x合真神論》∶治之以按摩醪藥?!肚皾h·藝文志》∶黃帝岐伯《按摩十卷》,《小兒按摩經(jīng)》,四明陳氏著集載《針灸大成》。周于蕃曰∶按而留之,摩以去之。又曰∶急摩為瀉,緩摩為補(bǔ),摩法較推則從輕,較運(yùn)則從重?;蛴么笾?,或用掌心,宜遵《石室秘錄》∶摩法不宜急,不宜緩,不宜輕,不宜重,以中和之義施之。其后掐法屬按,揉法,推、運(yùn)、搓、搖等法,均從摩法出也。
一、摩腹。用掌心,團(tuán)摩滿腹上,治傷乳食。(周于蕃)
一、摩左右脅。左右脅在胸腹兩旁肋膊處。以掌心橫摩兩邊,得八十一次,治食積痰滯。(周于蕃)
一、摩丹田。丹田在臍下,以掌心由胸口直摩之,得八十一次,治食積氣滯。(周于蕃)
一、摩神闕。神闕即肚臍。以掌心按臍并小腹,或往上,或往下,或宜左,或宜右,按而摩之,或數(shù)十次數(shù)百次,治腹痛,并治便結(jié)。(周于蕃)
一、摩總經(jīng)、天河、曲池三穴。以右手大指?jìng)?cè)直摩之,自能開胸退熱。(《按摩經(jīng)》)
按∶摩法,前人以藥物摩者多,而以手法摩者,祗此數(shù)條。其后推、運(yùn)、搓、搖等法,皆從摩法體會(huì)出之,摩之名雖易,摩之義則一也,習(xí)按摩者其知之。(惕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