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緝古算經(jīng)
孫子算經(jīng)
周髀算經(jīng)
九章算術(shù)
樂府雜錄
畫禪室隨筆
益州名畫錄
揚州畫舫錄
棋經(jīng)十三篇
象棋指歸
大義覺迷錄 曾靜供詞五條 五、雍正皇帝是霸嫂為妃,還是按照慣例讓她們居在別宮呢?
作者:
《大義覺迷錄》雍正皇帝
【原文】
問曾靜:你在湖南供內(nèi),有“將二爺?shù)腻鷭迨樟恕钡日Z。當(dāng)日密親王之妃,于康熙五十七年內(nèi)已經(jīng)病故。其余宮人等,密親王病故之后,皇上念理郡王難以養(yǎng)贍多人,或至少有失所,于密親王甚有關(guān)系。是以特降諭旨,令理郡王之生母分別區(qū)處,并傳旨詢問諸人,若有仍愿居宮中者,悉如圣祖皇帝之老妃居守壽宮之例。于時宮人有愿居宮中者,皇上令其另居別宮,厚加廩給以贍養(yǎng)之。此是皇上加恩密親王宮人之盛德,凡宮中之人及廷臣所共知者。今你這話從何處來?又你以密親王為三爺,語雖訛傳,必有亂說的人,你可據(jù)實供出。
曾靜供:收妃嬪的話,是雍正五年五六月內(nèi),往來路上人傳說,衡州路上押解一個犯官過,他如此說。彌天重犯聽得此話不察,妄以為此話自犯官說出,畢竟是實事。其實到今日,萬萬記想個傳說的人不出,亦不知是個什么犯官,查朝中那年那時月,有什么犯官往衡州過就曉得。直至舊年到長沙,所得輿論,方知皇上清心寡欲,勵精圖治,至勤至勞,非純乎天理而無一毫人欲者,那得如此精明為國,如此焦勞為民!后復(fù)聞欽差大人宣傳圣德無瑕,又伏讀圣諭,表里無憾,恰與在長沙輿論符合。彌天重犯到此,益信得從前傳聞,全無影響,況加恩宮人,厚賜贍養(yǎng),乃圣主仁民愛物,發(fā)政施仁,必自親親托始之意,而謠言竟傳以為收宮妃,豈不深可痛憾!凡此十余供,非彌天重犯畏死幸生,故為此語,實因奉拿出谷,見聞漸廣,實見得皇上道德政教,從來未有,感戴奮興,自愧不得為圣世之良民,故痛憾至此。其實自供自吐處,內(nèi)多理屈詞窮,義失氣餒,所以語言無序,不成說話,且山野愚夫,從未知拜奏陳詞,體式不免乖訛錯謬之失。而自到京以來,又愧悔切心,感泣耗神,四肢整頓不起,惶恐戰(zhàn)栗,手指顫震,點畫并不成字,千萬叩首,仰請圣照。
【譯文】
問曾靜:你在湖南時的供詞之內(nèi),有“將二爺?shù)腻鷭迨樟恕钡仍?,這是從何說起?當(dāng)時密親王的妃子,于康熙五十七年內(nèi)已經(jīng)病故,其余的宮人,因密親王病故之后,皇上念理郡王無力養(yǎng)活那么多人,同時與密親王關(guān)系密切的也感到不得其所,所以特降諭旨,讓理郡王的生母,將這些宮人分別做出安排。并且皇上傳旨對每個人逐個進行詢問,若有人舊想仍留在宮中,那就按圣祖皇帝的老妃可以居住寧壽宮為例子辦。這時候有人愿意仍居住宮中,所以皇上就讓她另住別宮,并且給豐厚的待遇。這件事是皇上對密親王宮人的恩德,凡是宮中之人和朝臣都是知道的。今你這話是從什么地方聽到的?你又把密親王叫做三爺,消息雖為誤傳,但必定有亂說之人,你可據(jù)實供出來?! ≡o供:收妃嬪的話,是雍正五年的五六月間,往來路上人傳說,衡州路上押解一個犯罪的官員,是他這樣說的。彌天重犯聽到此話后,沒有仔細分析,辨明真?zhèn)?,意為既是從犯罪的官員口里說出,一定是實事。到現(xiàn)在一點也記不得傳說謠言的是個什么人,也不知道那是個什么犯官,但只要朝廷上查一查那年那月,有什么犯官從衡州過就清楚了。直到去年到長沙,聽到正道輿論,才知道皇主清心寡欲,勵精圖治,至勤至勞,不是完完全全地合乎天理,而沒有一點人欲的圣君,哪能這樣精明為國,哪會如此焦勞為民!后又聽到欽差大人宣傳圣德毫無瑕疵,并且又使小民伏讀圣諭,真是表里無憾,完全與在長沙聽得的正道輿論符合。彌天重犯到此,更加相信,從前那些謠傳全然是假。況且皇上加恩于宮人,對她們給以優(yōu)厚待遇,是圣主的仁慈善政,而謠言卻傳為是皇上把那些妃嬪納為己有,豈不是使人痛感遺憾!這十多份的供詞,不是彌天重犯怕死貪生故意這樣講,實是因為朝廷把小民緝拿出深山窮谷后,見聞漸漸地開闊,認識漸漸地提高,實實在在地看到皇上道德政教,從來未有,感戴興奮,自愧自悔為什么不做一個盛世良民,所以痛心遺憾到這種程度。其實自己所供出和談吐的很多地方,都是理屈詞窮,語言無序,不成詞句。而且山野愚夫,從來不知道上奏陳詞的規(guī)矩,言詞文體的格式不免有許多錯誤。加上自從到京城以來,慚愧后悔的心情很重,感慨涕泣消耗了精神,四肢疲憊難以抬起,惶恐戰(zhàn)栗,手指也打顫震動,一點一畫不像個字,千萬叩首,仰請圣上明鑒光照。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問曾靜:你在湖南供內(nèi),有“將二爺?shù)腻鷭迨樟恕钡日Z。當(dāng)日密親王之妃,于康熙五十七年內(nèi)已經(jīng)病故。其余宮人等,密親王病故之后,皇上念理郡王難以養(yǎng)贍多人,或至少有失所,于密親王甚有關(guān)系。是以特降諭旨,令理郡王之生母分別區(qū)處,并傳旨詢問諸人,若有仍愿居宮中者,悉如圣祖皇帝之老妃居守壽宮之例。于時宮人有愿居宮中者,皇上令其另居別宮,厚加廩給以贍養(yǎng)之。此是皇上加恩密親王宮人之盛德,凡宮中之人及廷臣所共知者。今你這話從何處來?又你以密親王為三爺,語雖訛傳,必有亂說的人,你可據(jù)實供出。
曾靜供:收妃嬪的話,是雍正五年五六月內(nèi),往來路上人傳說,衡州路上押解一個犯官過,他如此說。彌天重犯聽得此話不察,妄以為此話自犯官說出,畢竟是實事。其實到今日,萬萬記想個傳說的人不出,亦不知是個什么犯官,查朝中那年那時月,有什么犯官往衡州過就曉得。直至舊年到長沙,所得輿論,方知皇上清心寡欲,勵精圖治,至勤至勞,非純乎天理而無一毫人欲者,那得如此精明為國,如此焦勞為民!后復(fù)聞欽差大人宣傳圣德無瑕,又伏讀圣諭,表里無憾,恰與在長沙輿論符合。彌天重犯到此,益信得從前傳聞,全無影響,況加恩宮人,厚賜贍養(yǎng),乃圣主仁民愛物,發(fā)政施仁,必自親親托始之意,而謠言竟傳以為收宮妃,豈不深可痛憾!凡此十余供,非彌天重犯畏死幸生,故為此語,實因奉拿出谷,見聞漸廣,實見得皇上道德政教,從來未有,感戴奮興,自愧不得為圣世之良民,故痛憾至此。其實自供自吐處,內(nèi)多理屈詞窮,義失氣餒,所以語言無序,不成說話,且山野愚夫,從未知拜奏陳詞,體式不免乖訛錯謬之失。而自到京以來,又愧悔切心,感泣耗神,四肢整頓不起,惶恐戰(zhàn)栗,手指顫震,點畫并不成字,千萬叩首,仰請圣照。
【譯文】
問曾靜:你在湖南時的供詞之內(nèi),有“將二爺?shù)腻鷭迨樟恕钡仍?,這是從何說起?當(dāng)時密親王的妃子,于康熙五十七年內(nèi)已經(jīng)病故,其余的宮人,因密親王病故之后,皇上念理郡王無力養(yǎng)活那么多人,同時與密親王關(guān)系密切的也感到不得其所,所以特降諭旨,讓理郡王的生母,將這些宮人分別做出安排。并且皇上傳旨對每個人逐個進行詢問,若有人舊想仍留在宮中,那就按圣祖皇帝的老妃可以居住寧壽宮為例子辦。這時候有人愿意仍居住宮中,所以皇上就讓她另住別宮,并且給豐厚的待遇。這件事是皇上對密親王宮人的恩德,凡是宮中之人和朝臣都是知道的。今你這話是從什么地方聽到的?你又把密親王叫做三爺,消息雖為誤傳,但必定有亂說之人,你可據(jù)實供出來?! ≡o供:收妃嬪的話,是雍正五年的五六月間,往來路上人傳說,衡州路上押解一個犯罪的官員,是他這樣說的。彌天重犯聽到此話后,沒有仔細分析,辨明真?zhèn)?,意為既是從犯罪的官員口里說出,一定是實事。到現(xiàn)在一點也記不得傳說謠言的是個什么人,也不知道那是個什么犯官,但只要朝廷上查一查那年那月,有什么犯官從衡州過就清楚了。直到去年到長沙,聽到正道輿論,才知道皇主清心寡欲,勵精圖治,至勤至勞,不是完完全全地合乎天理,而沒有一點人欲的圣君,哪能這樣精明為國,哪會如此焦勞為民!后又聽到欽差大人宣傳圣德毫無瑕疵,并且又使小民伏讀圣諭,真是表里無憾,完全與在長沙聽得的正道輿論符合。彌天重犯到此,更加相信,從前那些謠傳全然是假。況且皇上加恩于宮人,對她們給以優(yōu)厚待遇,是圣主的仁慈善政,而謠言卻傳為是皇上把那些妃嬪納為己有,豈不是使人痛感遺憾!這十多份的供詞,不是彌天重犯怕死貪生故意這樣講,實是因為朝廷把小民緝拿出深山窮谷后,見聞漸漸地開闊,認識漸漸地提高,實實在在地看到皇上道德政教,從來未有,感戴興奮,自愧自悔為什么不做一個盛世良民,所以痛心遺憾到這種程度。其實自己所供出和談吐的很多地方,都是理屈詞窮,語言無序,不成詞句。而且山野愚夫,從來不知道上奏陳詞的規(guī)矩,言詞文體的格式不免有許多錯誤。加上自從到京城以來,慚愧后悔的心情很重,感慨涕泣消耗了精神,四肢疲憊難以抬起,惶恐戰(zhàn)栗,手指也打顫震動,一點一畫不像個字,千萬叩首,仰請圣上明鑒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