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古籍
  • 文心雕龍譯注 一、原道

    作者: 《文心雕龍譯注》陸侃如 牟世金
      《原道》是《文心雕龍》的第一篇。本篇主要論述劉勰對文學的基本觀點:文原于道?!霸笔潜?,“道”是“自然之道”;“原道”,就是文本于“自然之道”。所謂“自然之道”,劉勰是用以指宇宙間萬事萬物的自然規(guī)律。他認為日月山川、龍鳳虎豹、云霞草木,從物到人,都是有其物必有其形,有其形則有其自然形成之美。這種自然美,劉勰叫做“道之文”。從這種觀點出發(fā),劉勰主張文學作品應有動人的文采,強調(diào)藝術(shù)技巧;但又反對當時過分雕琢的形式主義創(chuàng)作傾向,因為這樣的作品違反了“自然之道”。這就是劉勰論文要首標“原道”的主要原因。

      全篇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論“自然之道”。劉勰從天地萬物都有文采,說到人必然有“文”;所有萬物的文采,都不是人為的、外加的,而是客觀事物自然形成的。

      第二部分從人類之“文”的起源,講到孔子的集人類文化之大成。人類文化起源于勞動,劉勰不可能認識到這點,而采用古代種種不可信的傳說,這是他的局限。對孔子的作用也評價太高。

      第三部分論“自然之道”和“圣”的關(guān)系。劉勰認為,古代圣人是根據(jù)“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來寫文章,“自然之道”是通過古代圣人的文章得到闡明的。只有這樣的文章,才能起到鼓動天下的巨大作用。


     ?。ㄒ唬?br>
      文之為德也1,大矣;與天地并生者,何哉?夫玄黃色雜2,方圓體分3,日月疊璧4,以垂麗天之象5;山川煥綺6,以鋪理地之形7。此蓋道之文也8。仰觀吐曜9,俯察含章10;高卑定位11,故兩儀既生矣12。惟人參之,性靈所鐘13,是謂三才14。為五行之秀15,實天地之心16。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自然之道也。傍及萬品,動植皆文。龍鳳以藻繪呈瑞17,虎豹以炳蔚凝姿18。云霞雕色,有逾畫工之妙19;草木賁華20,無待錦匠之奇21。夫豈外飾,蓋自然耳。至于林籟結(jié)響22,調(diào)如竽瑟23;泉石激韻,和若球锽24。故形立則章成矣,聲發(fā)則文生矣25。夫以無識之物,郁然有彩26;有心之器,其無文歟27?

      〔譯文〕

      文的意義是很重大的。它和天地一起開始,為什么這樣說呢?從宇宙混沌到天地分判,出現(xiàn)了兩塊圓玉似的日月,顯示出天上光輝燦爛的景象;同時,一片錦繡似的山河,也展示了大地條理分明的地形。這些都是自然規(guī)律產(chǎn)生的文采。天上看到光輝的景象,地上看到絢麗的風光;天地確定了高和低的位置,構(gòu)成了宇宙間的兩種主體。后來出現(xiàn)鐘聚著聰明才智的人類,就和大地并稱為“三才”。人是宇宙間一切事物中最特出的,是天地的核心。人都具有思想感情,從而產(chǎn)生出語言來;有了語言,就會有文章:這是自然的道理。人以外其他事物,無論是動物或植物,也都有文采。龍和鳳以美麗的鱗羽,表現(xiàn)出吉祥的征兆;虎和豹以動人的皮毛,而構(gòu)成壯麗的雄姿。云霞的彩色,比畫師的點染還美妙;草木的花朵,也并不依靠匠人來加工。這些都不是外加的裝飾,而是它們本身自然形成的。還有林木的孔竅因風而發(fā)出聲響,好像竽瑟和鳴;泉流石上激起的音韻,好像磬鐘齊奏。所以,只要有形體就會有文采,有聲音就會有節(jié)奏。這些沒有意識的東西,都有濃郁的文采;那么富有智慧的人,怎能沒有文章呢?

      〔注釋〕

      1 文:《文心雕龍》全書中單獨用“文”字共三百三十七處(據(jù)巴黎大學北京漢學研究所《文心雕龍新書通檢》)。一般來說,劉勰用這個字來指文學或文章,但有時也用來指廣義的文化、學術(shù);有時指作品的修詞、藻飾;有時則指一切事物的花紋、彩色。我們將根據(jù)其不同的用意作不同的譯注。第一句中的“文”字是泛指,包含一切廣義狹義在內(nèi)。德:這里指文所獨有的特點、意義。
      2 玄黃:指天地。玄:黑赤色,天的顏色。黃:地的顏色。色雜:指天地未分時的情形。
      3 方圓:古代曾有人認為天是圓的,地是方的,這里指天地。
      4 璧:圓形的玉。
      5 垂:傳布。這里是表現(xiàn)的意思。麗:附著,指日月附著在天上。
      6 煥:有光彩。綺(qǐ起):一種有花紋的絲織品。
      7 鋪:陳列。理:整理得有條有理。
      8 道之文:即“自然之道之文”。“道”就是下文說的“自然之道”,指萬物自然具有的規(guī)律?!暗乐摹本褪亲匀灰?guī)律形成的文。
      9 吐曜(yào耀):發(fā)出光采。指天上的景象。曜:光明照耀。
      10 含章:蘊藏著美。指地上的風光。章:文采。
      11 卑低。
      12 兩儀:天地。古人認為天和地是構(gòu)成宇宙的兩種基本物體。
      13 性靈:指人的智慧。鐘:聚積。
      14 三才:《周易·系辭下》中稱天道、地道、人道為三才,后用以泛指天、地、人。
      15 五行:水、火、木、金、土,古代認為這是構(gòu)成物質(zhì)的五種基本元素。
      16 天地之心:《禮記·禮運》中說,人是“天地之心”,意指處于天地之間的人,猶如人體中的心,是起主宰作用的重要機構(gòu)。
      17 藻繪:美麗的外貌。藻,文采。繪:彩畫。
      18 炳蔚(wèi衛(wèi)):指光彩動人的形式。炳:光亮。蔚:繁盛。凝:聚集,凝結(jié)。
      19 逾(yú于):超過。
      20 賁(bì必):裝飾。華:即“花”。
      21 錦匠:織錦的工匠。奇:指美化、加工。
      22 籟(lài賴):孔竅所發(fā)的聲音。
      23 竽(yú于):笙一類的簧樂器,有三十六簧。瑟(sè色):類似琴的一種弦樂器,有五十弦或二十五弦。
      24 球:玉磬。锽(huáng黃):鐘聲。
      25 文:這里指“聲”的“文”,即節(jié)奏音韻之美。
      26 郁然:草木茂盛。這是形容文采之盛。
      27 歟(yú于):句末助詞,表示疑問或驚嘆。

      (二)

      人文之元1,肇自太極2。幽贊神明3,《易》象惟先4。庖犧畫其始5,仲尼翼其終6,而《乾》、《坤》兩位7,獨制《文言》8。言之文也,天地之心哉9!若乃河圖孕乎八卦10,洛書韞乎九疇11,玉版金鏤之實12,丹文綠牒之華13,誰其尸之14?亦神理而已15。自鳥跡代繩16,文字始炳17;炎、皞遺事18,紀在《三墳》19;而年世渺邈20,聲采靡追21。唐、虞文章,則煥乎始盛22。元首載歌23,既發(fā)吟詠之志;益、稷陳謨24,亦垂敷奏之風25。夏后氏興26,業(yè)峻鴻績27;九序惟歌28,勛德彌縟29。逮及商、周,文勝其質(zhì)30;《雅》、《頌》所被31,英華日新32。文王患憂33,《繇辭》炳曜34;符采復隱35,精義堅深。重以公旦多材36,振其徽烈37,剬《詩》緝《頌》38,斧藻群言39。至夫子繼圣,獨秀前哲40;熔鈞《六經(jīng)》41,必金聲而玉振42;雕琢情性,組織辭令43;木鐸起而千里應44,席珍流而萬世響45;寫天地之輝光,曉生民之耳目矣。  〔譯文〕

      人類文化的開端,始于宇宙起源的時候。深刻地闡明這個微妙的道理,最早是《易經(jīng)》中的卦象。伏犧首先畫了八卦,孔子最后寫了《十翼》;而對《乾》、《坤》兩卦,孔子特地寫了《文言》??梢娧哉摫仨氂形牟?,這是宇宙的基本精神!至于黃河有龍獻圖,從而產(chǎn)生出八卦;洛水有龜獻書,從而醞釀出“九疇”;還有玉版上刻了金字,綠簡上寫著紅字等有實有華的東西出現(xiàn),這些是誰主持的呢?也不過是自然之理罷了。自從用鳥跡般的古字代替了結(jié)繩記事的辦法,文字的作用便發(fā)揮起來。神農(nóng)、伏犧的事跡,記載在《三墳》里邊;但是由于年代久遠,那些文章就無法追究了。唐堯、虞舜的時候,作品越來越多。大舜作歌,已是抒寫自己的情志了;伯益和后稷的建議,也下開章奏的風氣。夏朝興起,事業(yè)宏偉,各種工作都上了軌道,受到歌頌,功德也更加巨大。到了商代和周代,文章逐漸發(fā)展;由于《詩經(jīng)》的影響所及,好作品逐日增新。周文王被殷帝拘留的時候,寫成了《易經(jīng)》的《卦爻(yáo搖)辭》;它如玉石的花紋,含蓄而豐富;精確的內(nèi)容,堅實而深刻。后來周公多才多藝,繼續(xù)文王的事業(yè),他自己寫詩,并輯錄《周頌》,對各種作品進行修改潤色。到了孔子,繼承過去的圣人,卻又超過了他們。他整理《六經(jīng)》,正如在音樂上集各種樂器聲音之大成似的。他提煉自己的思想感情,寫成美妙的文字;他的教化可以遠及千里之外,他的道德學問可以流傳到萬代之后。他寫下天地間的光輝事物,啟發(fā)了世人的聰明才智?!  沧⑨尅?br>
      1 元:始。
      2 肇(zhào照):開始。太極:《周易·系辭上》用以指天地混沌的時候。
      3 幽:深。贊:明,陳說。神明:指精微神妙的事物。
      4 《易》象:《易經(jīng)》的卦象,即說明每卦吉兇的文句。
      5 庖犧:即伏犧,傳說中的三皇之一?!吨芤住は缔o下》中說庖犧氏“始庖八卦”。
      6 仲尼:孔子的字。翼:相傳孔子為了闡明《易經(jīng)》的道理,曾寫了《彖(tuàn團去聲)辭》上下:《象辭》上下、《系辭》上下、《文言》、《說卦》、《序卦》和《雜卦》,共十篇,稱為《十翼》。
      7 《乾(qián鉗)》、《坤》:《易經(jīng)》中的兩卦。
      8 《文言》:是對《乾》、《坤》二卦的解釋。劉勰認為是對《乾》、《坤》二卦的文飾。
      9 天地之心:這上面說的“天地之心”不同,是取《易經(jīng)·復卦》中“復其見天地之心乎”的意思?!靶摹笔潜拘?,指天地有文,是其本來就有的特點。
      10 河圖:相傳伏犧時黃河中有龍獻出圖來。
      11 洛書:相傳洛水中有龜獻出書來。韞(yùn運):藏在里邊。九疇(chóu仇):九類,指治理天下的各類大法。相傳天曾賜給夏禹大法九疇(見《尚書·洪范》)。
      12 玉版:王嘉《拾遺記》說,堯在水邊得到玉版,上有天地圖形。鏤(lòu漏):雕刻。
      13 丹文綠牒(dié碟):《尚書中候握河紀》中說,黃帝時黃河出圖,洛水出書,是“赤文綠字”。牒:竹簡。
      14 尸:作主的意思。
      15 神理:自然之理。這個詞除本篇用過三次外,《正緯》、《明詩》、《情采》、《麗辭》諸篇也曾用過??偲饋砜?,這個詞的用意和劉勰主張的“自然之道”有關(guān)。劉勰認為自然之道比較深奧,只有圣人才能掌握,所以稱之為神理。
      16 鳥跡代繩:相傳太古時候,大家結(jié)繩而治;后來蒼頡(jié節(jié))看見鳥獸足跡,得到啟發(fā),因而創(chuàng)造文字(見《周易·系辭下》、許慎《說文解字序》)。
      17 炳:明。這里指文字的作用日益顯著。
      18 炎:炎帝神農(nóng)。皞(hào浩):太皞伏犧。
      19 《三墳》:傳為伏犧、神農(nóng)、黃帝三皇時的書。墳:大道。
      20 渺邈(miǎo秒):久遠。
      21 聲采:文章的音節(jié)文采,這里就指文章本身。靡:沒有,不能。
      22 煥:光彩,這里形容文章的興盛。
      23 元首:指舜。歌:傳為舜作的歌,見《尚書·益稷》。
      24 益、稷(jì計):舜的二臣,伯益和后稷。謨(mó蘑),計謀,謀議。
      25 敷奏:指臣下對君主提出建議。
      26 夏后:禹即天子位,國號夏后。
      27 業(yè)、績:均指事功。峻:高,鴻:大。
      28 九序:指治理天下的各種工作都有了秩序。
      29 勛:功。縟(rǜ入):繁盛。
      30 文勝其質(zhì):指商周時期的作品比以前有所發(fā)展。文:文采豐富。質(zhì):簡單樸素。
      31 被:及,這里指影響所及。
      32 英華:即精華。
      33 文王:周文王?;紤n:周文王為西伯時,曾被殷紂王囚于羑(yǒu有)里(今河南湯陰縣)。
      34?。恚▃hòu宙)辭》:指《易經(jīng)》中的《卦辭》和《爻辭》,相傳是周文王被囚于羑里時所作。炳曜:發(fā)出光彩,形容《繇辭》的寫成。
      35 符采:玉的橫紋。這里借指作品的文采。復隱:指含蓄地表達豐富的內(nèi)容。張戒《歲寒堂詩話》卷上引《文心雕龍·隱秀》佚文:“情在詞外曰隱?!睆停褐貜停竷?nèi)容的深刻豐富?!峨[秀》篇說:“隱以復意為工?!薄?br>  36 公旦:周公名旦。
      37 振:振興,發(fā)揚?;眨好?。烈:功業(yè)。
      38 剬(zhì志):即“制”,有創(chuàng)作的意思。緝(jí吉):即“輯”。
      39 斧藻:斧削藻飾,意為修改加工。
      40 前哲:前代賢人。
      41 熔鈞:指對古書的整理。熔:鑄器的模子。鈞:造瓦的轉(zhuǎn)輪?!读?jīng)》:《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種儒家經(jīng)典。
      42 金聲玉振:《孟子·萬章下》說:“孔子之謂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苯鹇暎虹姷穆曇?。玉振:指磬聲振揚。這是以音樂上集鐘磬聲音的大成,來比喻孔子能集一切圣賢的大成。
      43 辭令:動聽的語言。
      44 木鐸(duó奪):古代施政教時用的器具,這里借指孔子所施的教化。鐸:大鈴。
      45 席珍:《禮記·儒行》載孔子的話“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意為儒者從容席上,有珍貴的道德學問來供別人請教。席:坐具。這里指施教者的講席。

     ?。ㄈ ‰甲燥L姓1,暨于孔氏2,玄圣創(chuàng)典3,素王述訓4;莫不原道心以敷章5,研神理而設教。取象乎河洛6,問數(shù)乎蓍龜7,觀天文以極變8,察人文以成化9;然后能經(jīng)緯區(qū)宇10,彌綸彝憲11,發(fā)揮事業(yè),彪炳辭義12。故知:道沿圣以垂文,圣因文而明道;旁通而無滯13,日用而不匱14?!兑住吩唬骸肮奶煜轮畡诱?,存乎辭。”15辭之所以能鼓天下者,乃道之文也。

      〔譯文〕

      從伏犧到孔子,前者開創(chuàng),后者加以發(fā)揮,都是根據(jù)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來進行著作,鉆研精深的道理來從事教育。他們效法河圖和洛書用蓍草和龜甲來占卜,觀察天文以窮究各種變化,學習過去的典籍來完成教化;然后才能治理國家,制定出恒久的根本大法,發(fā)展各種事業(yè),使文辭義理發(fā)揮巨大的作用。由此可知:自然之道依靠圣人來表達在文章里邊,圣人通過文章來闡明自然之道;到處都行得通而沒有阻礙,天天可以運用而不覺得貧乏?!吨芤住は缔o》里說:“能夠鼓動天下的,主要在于文辭?!蔽霓o之所以能夠鼓動天下,就因為它是符合自然之道的原故。

      〔注釋〕

      1 爰(yuán元):語首助詞。風姓:伏犧的姓。
      2 暨(jì計):及。
      3 玄圣:遠古的圣人,這里是指伏犧。典:常法,基本法則;指傳為伏犧所作的八卦。
      4 素王:孔子。古代稱有帝王之道而無帝王之位的人為素王。
      5 道心:指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暗佬摹倍秩珪玫饺?,意全同。
      6 取象:取法。
      7 問數(shù):占卜的意思。數(shù):命運。蓍(shī師)龜:占卜用的蓍草和龜甲。劉勰既然感到自然之道是深奧的,又把人文追溯到八卦,所以對占卜就不能不給以一定的位置,這正是他思想上的局限。
      8 極:追究到底。
      9 人文:指上文所述各種古籍?;航袒?。
      10 經(jīng)緯:經(jīng)線和緯線縱橫交織。這里指治理。區(qū)宇:疆域,這里指國家。
      11 彌綸:補合經(jīng)綸。這里有綜合組織,整理闡明的意思。彝(yí宜):永久的、經(jīng)常的。憲:法度。
      12 彪炳:光彩鮮明的意思。彪:虎紋。
      13 滯(zhì志):停留,不流通。
      14 匱(kuì潰):缺乏。
      15 “鼓天下”句:見《周易·系辭上》。辭:指《卦爻辭》,劉勰借指一般的文辭。

      (四)

      贊曰1:道心惟微2,神理設教。光采玄圣3,炳耀仁孝4。龍圖獻體,龜書呈貌5;天文斯觀6,民胥以效7。

      〔譯文〕

      總之,自然之道的基本精神是精妙的,應根據(jù)這種精妙的道理來從事教育。古代圣人使這些道理發(fā)出光芒,也使倫理道德獲得了宣揚。這是由于最早有了黃河里的龍獻出了圖,洛水里的龜獻出了書。因此,在觀察天文的同時,也該學習人文來完成教育。

      〔注釋〕  1 贊:助,明。《文心雕龍》各篇最后都有幾句“贊”,用以輔助說明(亦即總括)全篇大意。
      2 微:精妙。
      3 光采:指自然之道的光采。玄圣:指闡明自然之道的古代圣賢,主要是孔子。
      4 仁孝:泛指古代圣賢提出的倫理道德。
      5 體、貌:指河圖、洛書。
      6 斯:語助詞。
      7 胥(Xū需):全,都。效:有模仿、學習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