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guó)學(xué)古籍
  • 老子道德經(jīng)校釋 第六十六章

    作者: 《老子道德經(jīng)校釋》老子
      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yán)可均曰:“百谷王”,各本“王”下有“者”字。“以其善下之”,河上無(wú)“其”字。

      謙之案:治要引無(wú)“者”字,御覽地部引有。又傅、趙本“之”下有“也”字,御覽地部、皇王部引同。唯地部引無(wú)“之”字,高翿本同。柰卷作“以其善下之故”。

      丁仲佑曰:“水注溪曰谷”,見(jiàn)公羊僖三年傳“無(wú)障谷”注,及爾雅釋水李注,楚辭招魂“川谷徑復(fù)”注?! ≈t之案:“王”,往也?!鞍俟韧酢?,謂為百川之所歸往,故能為百谷長(zhǎng)也。

      是以圣人欲上人,必以言下之;欲先人,必以身后之。

      嚴(yán)可均曰:王弼無(wú)“圣人”,河上、王弼作“上民”?!氨匾匝韵轮?,御注作“以其言”。羅振玉曰:景龍、御注、景福、敦煌庚、辛、壬諸本均有“圣人”二字?!吧厦瘛?,景龍、御注、敦煌庚、辛諸本“民”均作“人”?!氨匾浴?,御注本、敦煌辛本均作“以其”。下同。  謙之案:遂州、磻溪、樓正、顧、彭、傅、范、趙、高、柰卷均有“圣人”二字,道藏王本亦有。嚴(yán)遵有“圣人其”三字。又“必以”,杭州、高翿、磻溪、顧、彭、趙并作“以其”,傅、范作“必以其”。嚴(yán)本無(wú)二“必”字,二“欲”上均有“其”字,“人”并作“民”。御覽皇王部引同此石,惟二“人”下均有“也”字。金人銘曰:“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眾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淮南說(shuō)山訓(xùn)曰:“江海所以能長(zhǎng)百谷者,能下之也;夫唯能下,是以能上之?!闭Z(yǔ)意同此。

      是以圣人處上而人不重,處前而人不害,是以天下樂(lè)推而不厭。

      魏稼孫曰:御注無(wú)“圣人”二字?!皹?lè)推而不厭”,此句“厭”字及后“無(wú)厭其所生,夫唯不厭”,御注作“○”。前“厭飲食,是以不厭”,御注作“猒”。畢沅曰:河上公作“處民上而不重,處民前而不害”。王弼作“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明皇同弼,“民”作“人”。

      羅振玉曰:敦煌辛本無(wú)“圣人”二字。

      謙之案:景福、河上、顧、彭、高、趙、傅、范均有“圣人”二字,遂州、磻溪、樓正本無(wú)。文子道德篇引作“居上而民不重,居前而眾不害,天下樂(lè)推而不厭?!眹?yán)遵本作“故在上而民不重,居民之前而民不害,天下樂(lè)推而上之而不知厭”。傅奕本作“是以圣人處之上而民弗重,處之前而民不害也,是以天下樂(lè)推而不厭”。范本同,惟下“不”作“弗”,無(wú)“也”字。

      高亨曰:民戴其君,若有重負(fù),以為大累,即此文所謂重。故重猶累也。而民不重,言民不以為累也。詩(shī)無(wú)將大車“無(wú)思百憂,只自重兮”,鄭箋:“重猶累也?!睗h書荊燕吳王傳“事發(fā)相重”,顏?zhàn)ⅲ骸爸鬲q累也?!贝酥赜欣哿x之證?;茨献釉榔骸疤幧隙窀ブ?,居前而民弗害。”主術(shù)訓(xùn):“百姓載之,上弗重也;錯(cuò)之,前弗害也?!鄙w皆本于老子。

      以其不爭(zhēng),故天下莫與之爭(zhēng)。

      羅振玉曰:敦煌庚本“爭(zhēng)”下有“也”字,辛本“不”作“無(wú)”,壬本作“非以其不爭(zhēng)”。謙之案:王本、河上本作“莫能與之爭(zhēng)”,傅本首句上有“不”字,范本“以其不”作“不以其”,嚴(yán)本作“非以”。又強(qiáng)本成疏及榮注引經(jīng)文,與敦煌辛本同。

      「音韻」此章江氏韻讀無(wú)韻。高本漢:下、后韻。陳柱增二“爭(zhēng)”字韻。

      右景龍碑本七十七字,敦煌本七十六字,河上本七十八字,王本七十六字,傅本八十五字,范本八十二字。河上本題“后己第六十六”,王本題“六十六章”,范本題“江海為百谷王章第六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