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字典
詞典
成語
古詩
國學(xué)
百家姓
古籍分類
集部
子部
史部
經(jīng)部
精選古籍
徐霞客游記
與袁石浦
吊古戰(zhàn)場文
歸田賦
雜說
藤王閣序
長門賦
高潔說
讀孟嘗君傳
秋興賦并序
朱子語類 朱子語類卷第十二 學(xué)六
作者:
《朱子語類》朱熹
持守 自古聖賢皆以心地為 本。士毅。
聖賢千言萬語,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夔孫。
古人言志帥、心君,須心有主張,始得。升卿?! ⌒娜舨淮?,一身便無所主宰。祖道。
纔出門,便千岐萬轍,若不是自家有箇主宰,如何得是!道夫。
心在,群妄自然退聽。文蔚。 人只有箇心,若不降伏得,做甚麼人!一作:「如何做得事成!」僩。
人只一心。識得此心,使無走作,雖不加防閑,此心常在。季札。
人精神飛揚,心不在殼 子裏面,便害事。節(jié)。
未有心不定而能進學(xué)者。人心萬事之主,走東走西,如何了得!砥。
「只外面有些隙罅,便走了。」問:「莫是功夫間斷 ,心便外馳否?」曰:「只此心纔向外,便走了?!苟嗣?。
人昏時,便是不明;纔知那昏時,便是明也。廣。
人心常炯炯在此,則四體不待羈束,而自入規(guī)矩。只為 人心有散緩時,故立許多規(guī)矩來 維持之。但常常提警,教身入規(guī)矩內(nèi) ,則此心不放逸,而炯然在矣。心既常惺惺,又以規(guī)矩繩檢之,此內(nèi) 外交相養(yǎng)之道也。升卿。
今人心聳然在此,尚無惰慢之氣 ,況心常能惺惺者乎!故心常惺惺,自無客慮。升卿。
古人瞽史誦詩之類,是規(guī)戒警誨之意,無時不然。便被他恁地炒,自是使人住不著。大抵學(xué)問須是警省。且如瑞巖和尚每日間常自問:「主人翁惺惺否?」又自答曰:「惺惺?!菇駮r學(xué)者卻不如此。文蔚。
人之本心不明,一如睡人都昏了,不知有此身。須是喚 醒,方知。恰如磕睡,彊自喚 醒,喚 之不已,終會 醒。某看來 ,大要工夫只在喚 醒上。然如此等處,須是體驗教自分明。士毅。
人有此心,便知有此身。人昏昧不知有此心,便如人困睡不知有此身。人雖困睡,得人喚 覺,則此身自在。心亦如此,方其昏蔽,得人警覺,則此心便在這裏。廣。
「學(xué)者工夫只在喚 醒上?!够騿枺骸溉朔趴v時,自去收斂 ,便是喚 醒否?」曰:「放縱只為 昏昧之故。能喚 醒,則自不昏昧;不昏昧,則自不放縱矣?!箯V。
心只是一箇心,非是以一箇心治一箇心。所謂存,所謂收,只是喚 醒。廣。
人惟有一心是主,要常常喚 醒。敬仲?! №毷敲褪?!淳。
人不自知其病者,是未嘗去體察警省也。升卿。
只是頻頻提起,久之自熟。文蔚。
學(xué)者常用提省此心,使如日之升,則群邪自息。他本自光明廣大,自家只著些子力去提省照管他,便了。不要苦著力,著力則反不是。伯羽?! ≡嚩ň窨匆豢?,許多暗昧魍魎各自冰散瓦解。太祖月詩曰:「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 明!」日未上時,黑漫漫地,才一絲線,路上便明。伯羽?! ∪顺m毷諗?箇身心,使精神常在這裏。似擔(dān) 百十斤擔(dān) 相似,須硬著筋骨擔(dān) !賀孫。
大抵是且收斂 得身心在這裏,便已有八九分了。卻看道理有窒礙處,卻於這處理會 。為 學(xué)且要專 一。理會 這一件,便只且理會 這一件。若行時,心便只在行上;坐時,心便只在坐上。賀孫。
學(xué)者須常收斂 ,不可恁地放蕩。只看外面如此,便見裏面意思。如佛家說,只於□□都看得見。才高,須著實用工,少間許多才都為 我使,都濟 事。若不細(xì)心用工收斂 ,則其才愈高,而其為 害愈大。又曰:「昔林艾軒在臨安,曾見一僧與說話。此僧出入常頂一笠,眼視不曾出笠影外。某所以常道,他下面有人,自家上面沒人?!官R孫。
學(xué)者為 學(xué),未問真知與力行,且要收拾此心,令有箇頓放處。若收斂 都在義理上安頓,無許多胡思亂想,則久久自於物欲上輕,於義理上重。須是教義理心重於物欲,如秤令有低昂,即見得義理自端的,自有欲罷不能之意,其於物欲,自無暇及之矣。茍操舍存亡之間無所主宰,縱說得,亦何益!銖。
今於日用間空閑時,收得此心在這裏截然,這便是「喜怒哀樂 未發(fā)之中」,便是渾然天理。事物之來 ,隨其是非,便自見得分曉 :是底,便是天理;非底,便是逆天理。常常恁地收拾得這心在,便如執(zhí) 權(quán) 衡以度物。賀孫。
人若要洗刷舊習(xí)都淨(jìng)了,卻去理會 此道理者,無是理。只是收放心,把持在這裏,便須有箇真心發(fā)見,從 此便去窮理。敬仲。
大概人只要求箇放心,日夕常照管令在。力量既充,自然應(yīng) 接從 容。敬仲。
今說求放心,說來 說去,卻似釋老說入定一般。但彼到此便死了;吾輩卻要得此心主宰得定,方賴此做事業(yè),所以不同也。如中庸說「天命之謂性」,即此心也;「率性之謂道」,亦此心也;「修道之謂教」,亦此心也;以至於「致中和」,「贊化育」,亦只此心也。致知,即心知也;格物,即心格也;克己,即心克也。非禮勿視聽言動 ,勿與不勿,只爭毫髮地爾。所以明道說:「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欲人將 已放之心收拾入身來 ,自能尋 向上去?!菇袂翼毦托纳献龅弥鞫?,方驗得聖賢之言有歸著,自然有契。如中庸所謂「尊德性」,「致廣大」,「極高明」,蓋此心本自如此廣大,但為物 欲隔塞,故其廣大有虧;本自高明,但為 物欲係累,故於高明有蔽。若能常自省察警覺,則高明廣大者常自若,非有所增損之也。其「道問學(xué)」,「盡精微」,「道中庸」等工夫,皆自此做,儘有商量也。若此心上工夫,則不待商量賭當(dāng),即今見得如此,則更無閑時。行時,坐時,讀書 時,應(yīng) 事接物時,皆有著力處。大抵只要見得,收之甚易而不難也。大雅。 學(xué)者須是求放心,然後識得此性之善。人性無不善,只緣自放其心,遂流於惡 ?!柑烀^性」,即天命在人,便無不善處。發(fā)而中節(jié),亦是善;不中節(jié),便是惡 。人之一性,完然具足,二氣 五行之所稟賦,何嘗有不善。人自不向善上去,茲其所以為 惡 爾。韓愈論孟子之後不得其傳 ,只為 後世學(xué)者不去心上理會 。堯 舜相傳 ,不過論人心道心,精一執(zhí) 中而已。天下只是善惡 兩端 。譬如陰陽在天地間,風(fēng)和日暖,萬物發(fā)生,此是善底意思;及群陰用事,則萬物彫 悴。惡 之在人亦然。天地之理固是抑遏陰氣 ,勿使常勝 。學(xué)者之於善惡 ,亦要於兩 夾界處攔截分曉 ,勿使纖惡 間絕善端。動 靜日用,時加體察,持養(yǎng)久之,自然成熟。謨。
求放心,乃是求這物;克己,則是漾著這一物也。端蒙。
許多言語,雖隨處說得有淺深大小,然而下工夫只一般。如存其心與持其志,亦不甚爭。存其心,語雖大,卻寬;持其志,語雖小,卻緊。只持其志,便收斂; 只持其志,便內(nèi) 外肅然。又曰:「持其志,是心之方漲處便持著?!官R孫。
再問存心。曰:「非是別將 事物存心。賜錄云:「非是活捉一物來 存著。」孔子曰:『居處恭,執(zhí) 事敬,與人忠?!槐闶谴嫘闹?。如說話覺得不是,便莫說;做事覺得不是,便莫做;亦是賜錄作「只此便是」。存心之法。」季札。賜同。
存得此心,便是要在這裏常常照管。若不照管,存養(yǎng)要做甚麼用!
問存心。曰:「存心不在紙上寫底,且體認(rèn)自家心是何物。聖賢說得極分曉 。孟子恐後人不識,又說四端,於此尤好玩索?!辜驹?br>
或問存心。曰:「存心只是知有此身。謂如對 客,但知道我此身在此對 客。」方子。
記得時,存得一霎時,濟 得甚事!文蔚。
但操存得在時,少間他喜怒哀樂 ,自有一箇則在。祖道。
心存時少,亡時多。存養(yǎng)得熟後,臨事省察不費力。祖道。
「平日涵養(yǎng)之功,臨事持守之力。涵養(yǎng)、持守之久,則臨事愈益精明。平日養(yǎng)得根本。固善,若平日不曾養(yǎng)得,臨事時便做根本工夫,從 這裏積將 去。若要去討平日涵養(yǎng),幾 時得!」又曰:「涵養(yǎng)之則,凡非禮勿視聽言動 ,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皆是?!箖g。
明底人便明了,其他須是養(yǎng)。養(yǎng),非是如何椎鑿用工,只是心虛靜,久則自明。士毅。
持養(yǎng)之說,言之,則一言可盡;行之,則終身不窮。榦?! 』蜓造o中常用存養(yǎng)。曰:「說得有病。一動 一靜,無時不養(yǎng)。」僩。 惜取那無事底時節(jié)。因說存養(yǎng)。儒用?! ∪酥恍模?dāng)應(yīng) 事時,常如無事時,便好。人傑 。 平居須是儼 然若思。升卿。
三國 時,朱然終日欽欽,如在行陣。學(xué)者持此,則心長不放矣。升卿。
或問:「初學(xué)恐有急迫之?。俊乖唬骸肝匆绱税才?,只須常恁地執(zhí) 持。待到急迫時,又旋理會 ?!官R孫。
學(xué)者須敬守此心,不可急迫,當(dāng)栽培深厚。栽,只如種得一物在此。但涵養(yǎng)持守之功繼繼不已,是謂栽培深厚。如此而優(yōu)游涵泳於其間,則浹 洽而有以自得矣。茍急迫求之,則此心已自躁迫紛亂,只是私己而已,終不能優(yōu)游涵泳以達於道。端蒙。
大凡氣 俗不必問,心平則氣 自和。惟心粗一事,學(xué)者之通病。橫渠云:「顏子未至聖人,猶是心粗?!挂幌⒉淮?,即為 粗病。要在精思明辨,使理明義精;而操存涵養(yǎng)無須臾離,無毫髮間;則天理常存,人欲消去,其庶幾 矣哉!大雅。
人能操存此心,卓然而不亂,亦自可與入道。況加之學(xué)問探討之功,豈易量耶!蓋卿。
人心本明,只被物事在上蓋蔽了,不曾得露頭面,故燭理難。且徹 了蓋蔽底事,待他自出來 行兩 匝看。他既喚 做心,自然知得是非善惡 。伯羽。
或問:「此心未能把得定,如何?」曰:「且論是不是,未須論定不定?!勾巳嗽鴮W(xué)禪。柄?! ⌒捻毘A钣兴鳌W鲆皇挛戳?,不要做別事。心廣大如天地,虛明如日月。要閑,心卻不閑,隨物走了;不要閑,心卻閑,有所主。 人須將 那不錯底心去驗他那錯底心。不錯底是本心,錯底是失其本心。廣。
心得其正,方能知性之善。祖道?! 〗裾f性善。一日之間,動 多少思慮,萌多少計較,如何得善!可學(xué)。
學(xué)者工夫,且去翦截那浮泛底思慮。文蔚。
人心無不思慮之理。若當(dāng)思而思,自不當(dāng)苦苦排抑,反成不靜。異端之學(xué),以性自私,固為 大病。然又不察氣 質(zhì)情欲之偏,率意妄行,便謂無非至理,此尤害事。近世儒者之論,亦有流入此者,不可不察。
凡學(xué)須要先明得一箇心,然後方可學(xué)。譬如燒 火相似,必先吹發(fā)了火,然後加薪,則火明矣。若先加薪而後吹火,則火滅 矣。如今時人不求諸六經(jīng)而貪時文是也。壽 昌。
人亦須是通達萬變,方能湛然純一。砥。 一者,其心湛然,只在這裏。伯羽?! “讯ㄉ缆奉^!方子。
扶起此心來 鬥!方子?! ÷}人相傳 ,只是一箇字。堯 曰「欽明」,舜曰「溫 恭」?!嘎}敬日躋」。「君子篤恭而天下平」。節(jié)。以下論敬?! ?是初頭出治第一箇聖人。尚書 堯 典是第一篇典籍,說堯 之德,都未下別字,「欽」是第一箇字。如今看聖賢千言萬語,大事小事,莫不本於敬。收拾得自家精神在此,方看得道理盡。看道理不盡,只是不曾專 一?;蛟疲骸浮褐饕恢^敬?!痪茨皇侵饕唬俊乖唬骸钢饕挥质恰壕础蛔肿⒔?。要之,事無小無大,常令自家精神思慮盡在此。遇事時如此,無事時也如此?!共?。
孔子所謂「克己復(fù) 禮」,中庸所謂「致中和」,「尊德性」,「道問學(xué)」,大學(xué)所謂「明明德」,書 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 厥中」: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 人欲。天理明,自不消講學(xué)。人性本明,如寶珠沉溷水中,明不可見;去了溷水,則寶珠依舊自明。自家若得知是人欲蔽了,便是明處。只是這上便緊緊著力主定,一面格物。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正如遊兵攻圍 拔守,人欲自消鑠去。所以程先生說「敬」字,只是謂我自有一箇明底物事在這裏。把箇「敬」字抵?jǐn)?,常常存箇敬在這裏,則人欲自然來 不得。夫子曰:「為 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緊要處正在這裏!銖。
聖賢言語,大約似乎不同,然未始不貫。只如夫子言非禮勿視聽言動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言忠信,行篤敬」,這是一副當(dāng)說話。到孟子又卻說「求放心」,「存心養(yǎng)性」。大學(xué)則又有所謂格物,致知,正心,誠意。至程先生又專 一發(fā)明一箇「敬」字。若只恁看,似乎參 錯不齊,千頭萬緒,其實只一理。道夫曰:「泛泛於文字間,祇覺得異。實下工,則貫通之理始見。」曰:「然。只是就一處下工夫,則餘者皆兼攝在裏。聖賢之道,如一室然,雖門戶 不同,自一處行來 便入得,但恐不下工夫爾?!沟婪?。
因歎「敬」字工夫之妙,聖學(xué)之所以成始成終者,皆由此,故曰:「修己以敬?!瓜旅妗赴踩恕?,「安百姓」,皆由於此。只緣子路問不置,故聖人復(fù) 以此答之。要之,只是箇「修己以敬」,則其事皆了?;蛟唬骸缸郧貪h以來 ,諸儒皆不識這『敬』字,直至程子方說得親切,學(xué)者知所用力?!乖唬骸赋套诱f得如此親切了,近世程沙隨猶非之,以為 聖賢無單 獨說『敬』字時,只是敬親,敬君,敬長,方著箇『敬』字。全不成說話!聖人說『修己以敬』,曰『敬而無失』,曰『聖敬日躋』,何嘗不單 獨說來 !若說有君、有親、有長時用敬,則無君親、無長之時,將 不敬乎?都不思量,只是信口胡說!」僩。
問:「二程專 教人持敬,持敬在主一。浩熟思之:若能每事加敬,則起居語默在規(guī)矩之內(nèi) ,久久精熟,有『從 心所欲,不踰矩』之理。顏子請事四者,亦只是持敬否?」曰:「學(xué)莫要於持敬,故伊川謂:『敬則無己可克,省多少事?!蝗淮耸律醮螅嗌蹼y。須是造次顛沛必於是,不可須臾間斷 ,如此方有功,所謂『敏則有功』。若還今日作,明日輟,放下了又拾起,幾 時得見效!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都少箇敬不得。如湯 之『聖敬日躋』,文王『小心翼翼』之類,皆是。只是他便與敬為 一。自家須用持著,稍緩則忘了,所以常要惺惺地。久之成熟,可知道『從 心所欲,不踰矩』。顏子止是持敬?!购??! ∫蛘f敬,曰:「聖人言語,當(dāng)初未曾關(guān)聚。如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等類,皆是敬之目。到程子始關(guān)聚說出一箇『敬』來 教人。然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塊然兀坐,耳無聞,目無見,全不省事之謂。只收斂 身心,整齊純一,不恁地放縱,便是敬?!购?。
程子只教人持敬??鬃痈嬷俟嘀皇钦f「如見大賓,如承大祭」。此心常存得,便見得仁。夔孫。
敬,只是收斂 來 。程夫子亦說敬。孔子說「行篤敬」,「敬以直內(nèi) ,義以方外」。聖賢亦是如此,只是工夫淺深不同。聖賢說得好:「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 ,性之欲也?!刮镏林会岷脨?形焉。好惡 無節(jié)於內(nèi) ,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 矣!節(jié)。
為 學(xué)有大要。若論看文字,則逐句看將 去。若論為 學(xué),則自有箇大要。所以程子推出一箇「敬」字與學(xué)者說,要且將 箇「敬」字收斂 箇身心,放在模匣子裏面,不走作了,然後逐事逐物看道理。嘗愛 古人說得「學(xué)有緝熙於光明」,此句最好。蓋心地本自光明,只被利欲昏了。今所以為 學(xué)者,要令其光明處轉(zhuǎn)光明,所以下「緝熙」字。緝,如「緝麻」之「緝」,連緝不已之意。熙,則訓(xùn)「明」字。心地光明,則此事有此理,此物有此理,自然見得。且如人心何嘗不光明。見他人做得是,便道是;做得不是,便知不是,何嘗不光明。然只是才明便昏了。又有一種人自謂光明,而事事物物元不曾照見。似此光明,亦不濟 得事。今釋氏自謂光明,然父子則不知其所謂親,君臣則不知其所謂義。說他光明,則是亂道!雉。
今說此話,卻似險,難說。故周先生只說「一者,無欲也」。然這話頭高,卒急難湊泊。尋 常人如何便得無欲!故伊川只說箇「敬」字,教人只就這「敬」字上捱去,庶幾 執(zhí) 捉得定,有箇下手處??v不得,亦不至失。要之,皆只要人於此心上見得分明,自然有得爾。然今之言敬者,乃皆裝點外事,不知直截於心上求功,遂覺累墜不快活。不若眼下於求放心處有功,則尤省力也。但此事甚易,只如此提醒,莫令昏昧,一二日便可見效,且易而省力。只在念不念之間耳,何難而不為 !大雅。
「敬」字,前輩都輕說過了,唯程子看得重。人只是要求放心。何者為 心?只是箇敬。人纔敬時,這心便在身上了。義剛。
人之為 學(xué),千頭萬緒,豈可無本領(lǐng)!此程先生所以有「持敬」之語。只是提撕此心,教他光明,則於事無不見,久之自然剛健有力。驤。 「而今只是理會 箇敬,一日則有一日之效,一月則有一月之效。」因問或問中程子謝尹所說敬處。曰:「譬如此屋,四方皆入得。若從 一方入到這裏,則那三方入處都在這裏了。」夔孫。
程先生所以有功於後學(xué)者,最是「敬」之一字有力。人之心性,敬則常存,不敬則不存。如釋老等人,卻是能持敬。但是他只知得那上面一截事,卻沒下面一截事。覺而今恁地做工夫,卻是有下面一截,又怕沒那上面一截。那上面一截,卻是箇根本底。卓。
今人皆不肯於根本上理會 。如「敬」字,只是將來 說,更不做將 去。根本不立,故其他零碎工夫無湊泊處。明道延平皆教人靜坐??磥?須是靜坐。蓋卿。
「敬」字工夫,乃聖門第一義,徹 頭徹 尾,不可頃刻間斷 ?! 妇础怪蛔?,真聖門之綱領(lǐng),存養(yǎng)之要法。一主乎此,更無內(nèi) 外精粗之間。
先立乎其大者。持敬。方?! 【磩t萬理具在。節(jié)。
仲思問「敬者,德之聚」。曰:「敬則德聚,不敬則都散了。」伯羽。
敬勝 百邪。泳。
只敬,則心便一。賀孫。
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處。
人常恭敬,則心常光明。道夫。
敬則天理常明,自然人欲懲 窒消治。方。
人能存得敬,則吾心湛然,天理粲然,無一分著力處,亦無一分不著力處。方。
敬是箇扶策人底物事。人當(dāng)放肆怠惰時,才敬,便扶策得此心起。常常會 恁地,雖有些放僻邪侈意思,也退聽。賀孫?! 【床皇侵豁プ?。舉足動 步,常要此心在這裏。淳。
敬非是塊然兀坐,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心無所思,而後謂之敬。只是有所畏謹(jǐn),不敢放縱。如此則身心收斂 ,如有所畏。常常如此,氣 象自別。存得此心,乃可以為 學(xué)。砥。
敬不是萬事休置之謂,只是隨事專 一,謹(jǐn)畏,不放逸耳。
敬,只是一箇「畏」字。燾。
敬無許多事。方?! 妇?,只是收斂 來 ?!褂衷唬骸妇词鞘冀K一事?!构?jié)?! 柧?。曰:「一念不存,也是間斷 ;一事有差,也是間斷 ?!?br>
問:「敬何以用工?」曰:「只是內(nèi) 無妄思,外無妄動 ?!贡?。
「心走作不在此,便是放。夫人終日之間,如是者多矣?!翰W(xué),審問,慎思,明辨,力行』,皆求之之道也。須是敬?!箚柧础T唬骸覆挥媒庹f,只整齊嚴(yán)肅便是。」升卿。
持敬之說,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齊嚴(yán) 肅」,「嚴(yán) 威儼 恪」,「動 容貌,整思慮」,「正衣冠,尊瞻視」此等數(shù) 語,而實加工焉,則所謂直內(nèi) ,所謂主一,自然不費安排,而身心肅然,表裏如一矣。升卿。
或問:「主敬只存之於心,少寬四體亦無害否?」曰:「心無不敬,則四體自然收斂 ,不待十分著意安排,而四體自然舒適。著意安排,則難久而生病矣?!?br>
何丞說:「敬不在外,但存心便是敬?!瓜壬唬骸疙殑?容貌,整思慮,則生敬。」已而曰:「各說得一邊?!狗?。
「坐如尸,立如齊」,「頭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恭,口容止,氣 容肅」,皆敬之目也。升卿。
今所謂持敬,不是將 箇「敬」字做箇好物事樣 塞放懷 裏。只要胸中常有此意,而無其名耳。振。
元思問:「持敬易散漫,如何?」曰:「只喚 著,便在此。」可學(xué)。
或問:「持敬患不能久,當(dāng)如何下功夫?」曰:「某舊時亦曾如此思量,要得一箇直截道理。元來 都無他法,只是習(xí)得熟,熟則自久。」銖。
問:「人於誠敬有作輟?!乖唬骸钢皇窃谌耍隧氉载?zé)。如『為 仁由己』,作與輟都不干別人事,須是自家肯做?!褂謫枺骸溉绱藭r須是勉強?」曰:「然?!谷?。
或問:「先持敬,令此心惺惺了,方可應(yīng) 接事物,何如?」曰:「不然?!共o又問:「須是去事物上求。」曰:「亦不然。若無事物時,不成須去求箇事物來 理會 。且無事物之時,要你做甚麼?」賀孫。
「動 出時也要整齊,平時也要整齊?!狗絾枺骸改耸蔷簇瀯?靜?」曰:「到頭底人,言語無不貫動 靜者。」方。 問:「敬通貫動 靜而言。然靜時少,動 時多,恐易得撓 亂。」曰:「如何都靜得!有事須著應(yīng) 。人在世間,未有無事時節(jié);要無事,除是死也。自早至暮,有許多事。不成說事多撓 亂,我且去靜坐。敬不是如此。若事至前,而自家卻要主靜,頑然不應(yīng) ,便是心都死了。無事時敬在裏面,有事時敬在事上。有事無事,吾之敬未嘗間斷 也。且如應(yīng) 接賓客,敬便在應(yīng) 接上;賓客去後,敬又在這裏。若厭苦賓客,而為 之心煩 ,此卻是自撓 亂,非所謂敬也。故程子說:『學(xué)到專 一時方好?!簧w專 一,則有事無事皆是如此。程子此段,這一句是緊要處?!箖g。 學(xué)者當(dāng)知孔門所指求仁之方,日用之間,以敬為主 。不論感與未感,平日常是如此涵養(yǎng),則善端之發(fā),自然明著。少有間斷 ,而察識存養(yǎng),擴而充之,皆不難乎為 力矣。造次顛沛,無時不習(xí)。此心之全體皆貫乎動靜語默之間,而無一息之間斷 ,其所謂仁乎!
「敬且定下,如東西南北各有去處,此為 根本,然後可明。若與萬物並流,則如播糠瞇目,上下四方易位矣!如伊川說:『聰明睿知,皆由是出。』方曰:「敬中有誠立明通道理?」曰:「然?!狗?。
大率把捉不定,皆是不仁。人心湛然虛定者,仁之本體。把捉不定者,私欲奪之,而動 搖紛擾矣。然則把捉得定,其惟篤於持敬乎!」直卿。端蒙。 問:「主敬時私欲全不萌,此固是仁?;蜢段飸j中打一覺悟,是時私慾全無,天理盡見,即此便是仁之全體否?」曰:「便是不如此。且如在此靜坐時,固敬。應(yīng) 事接物,能免不差否?只才被人叫時,自家便隨他去了。須於應(yīng) 事接物上不錯,方是。這箇便是難。」僩。 問:「人如何發(fā)其誠敬,消其欲?」曰:「此是極處了。誠,只是去了許多偽 ;敬,只是去了許多怠慢;欲,只是要窒?!谷?。
誠、敬、寡欲,不可以次序做工夫。數(shù) 者雖則未嘗不串,然其實各是一件事。不成道敬則欲自寡,卻全不去做寡欲底功夫,則是廢了克己之功也。但恐一旦發(fā)作,又卻無理會 。譬如平日慎起居,節(jié)飲食,養(yǎng)得如此了,固是無病。但一日意外病作,豈可不服藥。敬只是養(yǎng)底功夫??思菏侨ゲ?。須是俱到,無所不用其極。端蒙。
敬如治田而灌溉之功;克己,則是去其惡 草也。端蒙。
問持敬與克己工夫。曰:「敬是涵養(yǎng)操持不走作;克己,則和根打併 了,教他盡淨(jìng)?!褂謫柧待S箴。曰:「此是敬之目,說有許多地頭去處?!箖g。
問:「且如持敬,豈不欲純一於敬?然自有不敬之念,固欲與己相反,愈制則愈甚?;蛑^只自持敬,雖念慮妄發(fā),莫管他,久將 自定,還如此得否?」曰:「要之,邪正本不對 立,但恐自家胸中無箇主。若有主,邪自不能入?!褂謫枺骸覆痪粗睿浅鲮缎?。如忿慾之萌,學(xué)者固當(dāng)自克,雖聖賢亦無如之何。至於思慮妄發(fā),欲制之而不能?!乖唬骸咐u覺恁地,自家便挈起了。但莫先去防他。然此只是自家見理不透,做主不定,所以如此。大學(xué)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徊乓庹\,則自然無此病。」
問:「嘗學(xué)持敬。讀書 ,心在書 ;為 事,心在事,如此頗覺有力。只是瞑目靜坐時,支遣思慮不去?;蛟疲活繒r已是生妄想之端。讀書 心在書 ,為 事心在事,只是收聚得心,未見敬之體。」曰:「靜坐而不能遣思慮,便是靜坐時不曾敬。敬只是敬,更尋 甚敬之體?似此支離,病痛愈多,更不曾做得工夫,只了得安排杜撰也?!谷藗??! 复蠓矊W(xué)者須先理會 『敬』字,敬是立腳去處。程子謂:『涵養(yǎng)須用敬,進學(xué)則在致知?!淮苏Z最妙?!够騿枺骸赋志匆组g斷 ,如何?」曰:「常要自省得。才省得,便在此?!够蛞詾?此事最難。曰:「患不省察爾。覺得間斷 ,便已接續(xù),何難之有!『操則存,舍則亡』,只在操舍兩 字之間。要之,只消一箇『操』字。到緊要處,全不消許多文字言語。若此意成熟,雖『操』字亦不須用?!毫?xí)矣不察』,人多錯看此一語。人固有事親孝,事兄弟,交朋友亦有信,而終不識其所以然者,『習(xí)矣,而不察也』。此『察』字,非『察物』之『察』,乃識其所以然也。習(xí)是用功夫處,察是知識處。今人多於『察』字用功,反輕了『習(xí)』字。才欲作一事,卻又分一心去察一心,胸中擾擾,轉(zhuǎn)覺多事。如張子韶說論語,謂『察其事親從 兄之心,靄然如春,則為仁 ;肅然似秋,則為 義』。只要自察其心,反不知其事親、從 兄為 如何也。故夫子教人,只說習(xí)。如『克己復(fù)禮』,是說習(xí)也;視聽言動 ,亦是習(xí);『請事斯語』,亦是習(xí)。孟子恐人不識,方說出『察』字。而『察』字最輕?!毫?xí)』字最重也?!勾稳?,陳一之求先生書 「涵養(yǎng)須用敬,進學(xué)則在致知」字以為 觀省之益。曰:「持敬不用判公憑?!菇K不肯寫。謨?! 』騿枺骸敢幌虬炎?,待放下便覺恁衰颯,不知當(dāng)如何?」曰:「這箇也不須只管恁地把捉。若要去把捉,又添一箇要把捉底心,是生許多事。公若知得放下不好,便提掇起來 ,便是敬?!乖唬骸胳o坐久之,一念不免發(fā)動 ,當(dāng)如何?」曰:「也須看一念是要做甚麼事。若是好事,合當(dāng)做底事,須去幹 了?;虼耸滤剂课赐?,須著思量教了。若是不好底事,便不要做。自家纔覺得如此,這敬便在這裏?!官R孫。
敬,莫把做一件事看,只是收拾自家精神,專 一在此。今看來 諸公所以不進,緣是但知說道格物,卻於自家根骨上煞欠闕,精神意思都恁地不專 一,所以工夫都恁地不精銳。未說道有甚底事分自家志慮,只是觀山玩水,也煞引出了心,那得似教他常在裏面好!如世上一等閑物事,一切都絕意,雖似不近人情,要之,如此方好。賀孫。
敬有死敬,有活敬。若只守著主一之敬,遇事不濟 之以義,辨其是非,則不活。若熟後,敬便有義,義便有敬。靜則察其敬與不敬,動 則察其義與不義。如「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不敬時如何?「坐如尸,立如齊」,不敬時如何?須敬義夾持,循環(huán)無端,則內(nèi) 外透徹 。從 周。
涵養(yǎng)須用敬,處事須是集義。道夫。
敬、義只是一事。如兩 腳立定是敬,才行是義;合目是敬,開眼見物便是義。從 周。
方未有事時,只得說「敬以直內(nèi) 」。若事物之來, 當(dāng)辨別一箇是非,不成只管敬去。敬、義不是兩 事。德明。
敬者,守於此而不易之謂;義者,施於彼而合宜之謂。夔孫。
敬要回頭看,義要向前看。壽 昌。
敬?!鹆x。義是其間物來 能應(yīng) ,事至能斷 者是。方。
「明道教人靜坐,李先生亦教人靜坐。蓋精神不定,則道理無湊泊處?!褂衷疲骸疙毷庆o坐,方能收斂。 」佐。以下論靜。
靜坐無閑雜思慮,則養(yǎng)得來 便條暢 。淳。 或問:「疲倦時靜坐少頃,可否?」曰:「也不必要似禪和子樣 去坐禪方為 靜坐。但只令放教意思好,便了?!箖g?! ∈紝W(xué)工夫,須是靜坐。靜坐則本原定,雖不免逐物,及收歸來 ,也有箇安頓處。譬如人居家熟了,便是出外,到家便安。如茫茫在外,不曾下工夫,便要收斂向 裏面,也無箇著落處。士毅。
或問:「不拘靜坐與應(yīng) 事,皆要專 一否?」曰:「靜坐非是要如坐禪入定,斷 絕思慮。只收斂 此心,莫令走作閑思慮,則此心湛然無事,自然專 一。及其有事,則隨事而應(yīng) ;事已,則復(fù) 湛然矣。不要因一事而惹出三件兩 件。如此,則雜然無頭項,何以得他專 一!只觀文王『雝雝在宮,肅肅在廟,不顯亦臨,無射亦?!唬憧梢娋粗皇侨绱?。古人自少小時便做了這工夫,故方其灑 掃 時加帚之禮,至於學(xué)詩,學(xué)樂 舞,學(xué)弦誦,皆要專 一。且如學(xué)射時,心若不在,何以能中。學(xué)御時,心若不在,何以使得他馬。書 、數(shù) 皆然。今既自小不曾做得,不奈何,須著從 今做去方得。若不做這工夫,卻要讀書 看義理,恰似要立屋無基地,且無安頓屋柱處。今且說那營營底心會 與道理相入否?會 與聖賢之心相契否?今求此心,正為 要立箇基址,得此心光明,有箇存主處,然後為 學(xué),便有歸著不錯。若心雜然昏亂,自無頭當(dāng),卻學(xué)從 那頭去?又何處是收功處?故程先生須令就『敬』字上做工夫,正為 此也?!勾笱?。
人也有靜坐無思念底時節(jié),也有思量道理底時節(jié),豈可畫為 兩 塗,說靜坐時與讀書 時工夫迥然不同!當(dāng)靜坐涵養(yǎng)時,正要體察思繹道理,只此便是涵養(yǎng),不是說喚 醒提撕,將 道理去卻那邪思妄念。只自家思量道理時,自然邪念不作。「言忠信,行篤敬」,「立則見其參 於前,在輿則見其倚於衡」,只是常常見這忠信篤敬在眼前,自然邪妄無自而入,非是要存這忠信篤敬,去除那不忠不敬底心。今人之病,正在於靜坐讀書 時二者工夫不一,所以差。僩。 一之問:「存養(yǎng)多用靜否?」曰:「不必然??鬃訁s都就用處教人做工夫。今雖說主靜,然亦非棄事物以求靜。既為 人,自然用事君親,交朋友,撫 妻子,御僮僕。不成捐棄了,只閉門靜坐,事物之來 ,且曰:『候我存養(yǎng)!』又不可只茫茫隨他事物中走。二者須有箇思量倒斷 始得?!鬼曋?,復(fù) 曰:「動 時,靜便在這裏。動 時也有靜,順理而應(yīng) ,則雖動 亦靜也。故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事物之來 ,若不順理而應(yīng) ,則雖塊然不交於物以求靜,心亦不能得靜。惟動 時能順理,則無事時能靜;靜時能存,則動 時得力。須是動 時也做工夫,靜時也做工夫,兩 莫相靠,使工夫無間斷 ,始得。若無間斷 ,靜時固靜,動 時心亦不動 ,動 亦靜也。若無工夫,則動 時固動 ,靜時雖欲求靜,亦不可得而靜,靜亦動 也。動 、靜,如船之在水,潮至則動 ,潮退則止;有事則動 ,無事則靜。此段,徐居甫錄。說此次日,見徐,云:「事來 則動 ,事過了靜。如潮頭高,船也高;潮頭下,船也下?!闺m然,『動 靜無端』,亦無截然為 動 為 靜之理。如人之氣, 吸則靜,噓則動 。又問答之際,答則動 也,止則靜矣。凡事皆然。且如涵養(yǎng)、致知,亦何所始?但學(xué)者須自截從 一處做去。程子:『為 學(xué)莫先於致知。』是知在先。又曰:『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粍t敬也在先。從 此推去,只管恁地。」砥。
心於未遇事時須是靜,及至臨事方用,重道此二字。便有氣 力。如當(dāng)靜時不靜,思慮散亂,及至臨事,已先倦了。伊川解「靜專 」處云「不專 一則不能直遂?!归e時須是收斂 定,做得事便有精神。。
心要精一。方靜時,須湛然在此,不得困頓,如鏡樣 明,遇事時方好。心要收拾得緊。如顏子「請事斯語」,便直下承當(dāng)。及「犯而不?!?,卻別。從周 。
靜便定,熟便透。義剛?! §o為 主,動 為 客。靜如家舍,動 如道路。不翕,則不能直遂。僩。
靜時不思動 ,動 時不思靜。文蔚。
靜中動 ,起念時。動 中靜,是物各付物。方。
人身只有箇動 、靜。靜者,養(yǎng)動 之根;動 者,所以行其靜。動 中有靜,如「發(fā)而皆中節(jié)」處,便是動 中之靜。祖道。
問:「動 、靜兩 字,人日間靜時煞少,動 時常多?!乖唬骸溉袈}人動 時亦未嘗不靜,至眾人動 時卻是膠擾亂了。如今人欲為 一事,未嘗能專 此一事,處之從 容不亂。其思慮之發(fā),既欲為 此,又欲為 彼,此是動 時卻無那靜也?!苟嗣?。
「為 人君,止於仁;為 人臣,止於敬?!怪轨度示凑?,靜也;要止於仁與敬者,便是動 。只管是一動 一靜,循環(huán)無端,所以謂「動 極復(fù) 靜,靜極復(fù) 動 」。如人噓吸:若噓而不吸,則須絕;吸而不噓,亦必壅滯 著不得。噓者,所以為 吸之基?!赋唧吨?,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大凡這箇都是一屈一信,一消一息,一往一來 ,一闔一闢。大底有大底闔闢消息,小底有小底闔闢消息,皆只是這道理。砥。
古人唯如此,所以其應(yīng) 事敏,不失機。今人躁擾,卻失機?!鸾耠S事匆匆,是以動 應(yīng) 動 ,物交物也?!鹨造o應(yīng) 。兵家亦言。主靜,點著便有。方。
因看「心,生道也」,云:「不可以湖南之偏而廢此意。但當(dāng)於安靜深固中涵養(yǎng)出來 。此以靜應(yīng) 動 ,湖南以動 應(yīng) 動 。動 靜相涵?!埂饝?yīng) 物。物與我心中之理本是一物,兩 無少欠,但要我應(yīng) 之爾。方謂:「沖漠無朕」一章通此。物心共此理。定是靜,應(yīng) 者是動 ?!鹜〞?云:「無欲,則靜虛動 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 也。動 直則公,公則溥?!蛊渲鹿?,靜也。不可無應(yīng) 者。動 處亦是仁,定者是義。亦是各正性命,所謂貞也。如木開花結(jié)實,實成脫離,則又是本來 一性命,元無少欠。方云:「人自是一箇天地。木實不能自知,而物則如此。人靈,能知之者矣?!狗?。
吳 公濟 云:「逐日應(yīng) 接事物之中,須得一時辰寧靜,以養(yǎng)衛(wèi)精神。要使事愈繁而心愈暇,彼不足而我有餘。」其言雖出於異說,然試之亦略有驗,豈周夫子所謂主靜者邪!道夫。
被異端說虛靜了後,直使今學(xué)者忙得更不敢睡!方。
問:「心存時也有邪處?!乖唬骸溉绾??」泳曰:「有人心、道心。如佛氏所謂『作用是性』,也常常心存。」曰:「人心是箇無揀 擇 底心,道心是箇有揀 擇底 心。佛氏也不可謂之邪,只是箇無揀 擇 底心。到心存時,已無大段不是處了。」胡泳。
要得坐忘,便是坐馳。道夫。
靜坐久時,昏困不能思;起去,又鬧了,不暇思。德明。 與好諧戲 者處,即自覺言語多,為 所引也。方。
上一章
返回目錄
下一章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
魯ICP備19034508號-2
聖賢千言萬語,只要人不失其本心。夔孫。
古人言志帥、心君,須心有主張,始得。升卿?! ⌒娜舨淮?,一身便無所主宰。祖道。
纔出門,便千岐萬轍,若不是自家有箇主宰,如何得是!道夫。
心在,群妄自然退聽。文蔚。 人只有箇心,若不降伏得,做甚麼人!一作:「如何做得事成!」僩。
人只一心。識得此心,使無走作,雖不加防閑,此心常在。季札。
人精神飛揚,心不在殼 子裏面,便害事。節(jié)。
未有心不定而能進學(xué)者。人心萬事之主,走東走西,如何了得!砥。
「只外面有些隙罅,便走了。」問:「莫是功夫間斷 ,心便外馳否?」曰:「只此心纔向外,便走了?!苟嗣?。
人昏時,便是不明;纔知那昏時,便是明也。廣。
人心常炯炯在此,則四體不待羈束,而自入規(guī)矩。只為 人心有散緩時,故立許多規(guī)矩來 維持之。但常常提警,教身入規(guī)矩內(nèi) ,則此心不放逸,而炯然在矣。心既常惺惺,又以規(guī)矩繩檢之,此內(nèi) 外交相養(yǎng)之道也。升卿。
今人心聳然在此,尚無惰慢之氣 ,況心常能惺惺者乎!故心常惺惺,自無客慮。升卿。
古人瞽史誦詩之類,是規(guī)戒警誨之意,無時不然。便被他恁地炒,自是使人住不著。大抵學(xué)問須是警省。且如瑞巖和尚每日間常自問:「主人翁惺惺否?」又自答曰:「惺惺?!菇駮r學(xué)者卻不如此。文蔚。
人之本心不明,一如睡人都昏了,不知有此身。須是喚 醒,方知。恰如磕睡,彊自喚 醒,喚 之不已,終會 醒。某看來 ,大要工夫只在喚 醒上。然如此等處,須是體驗教自分明。士毅。
人有此心,便知有此身。人昏昧不知有此心,便如人困睡不知有此身。人雖困睡,得人喚 覺,則此身自在。心亦如此,方其昏蔽,得人警覺,則此心便在這裏。廣。
「學(xué)者工夫只在喚 醒上?!够騿枺骸溉朔趴v時,自去收斂 ,便是喚 醒否?」曰:「放縱只為 昏昧之故。能喚 醒,則自不昏昧;不昏昧,則自不放縱矣?!箯V。
心只是一箇心,非是以一箇心治一箇心。所謂存,所謂收,只是喚 醒。廣。
人惟有一心是主,要常常喚 醒。敬仲?! №毷敲褪?!淳。
人不自知其病者,是未嘗去體察警省也。升卿。
只是頻頻提起,久之自熟。文蔚。
學(xué)者常用提省此心,使如日之升,則群邪自息。他本自光明廣大,自家只著些子力去提省照管他,便了。不要苦著力,著力則反不是。伯羽?! ≡嚩ň窨匆豢?,許多暗昧魍魎各自冰散瓦解。太祖月詩曰:「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 明!」日未上時,黑漫漫地,才一絲線,路上便明。伯羽?! ∪顺m毷諗?箇身心,使精神常在這裏。似擔(dān) 百十斤擔(dān) 相似,須硬著筋骨擔(dān) !賀孫。
大抵是且收斂 得身心在這裏,便已有八九分了。卻看道理有窒礙處,卻於這處理會 。為 學(xué)且要專 一。理會 這一件,便只且理會 這一件。若行時,心便只在行上;坐時,心便只在坐上。賀孫。
學(xué)者須常收斂 ,不可恁地放蕩。只看外面如此,便見裏面意思。如佛家說,只於□□都看得見。才高,須著實用工,少間許多才都為 我使,都濟 事。若不細(xì)心用工收斂 ,則其才愈高,而其為 害愈大。又曰:「昔林艾軒在臨安,曾見一僧與說話。此僧出入常頂一笠,眼視不曾出笠影外。某所以常道,他下面有人,自家上面沒人?!官R孫。
學(xué)者為 學(xué),未問真知與力行,且要收拾此心,令有箇頓放處。若收斂 都在義理上安頓,無許多胡思亂想,則久久自於物欲上輕,於義理上重。須是教義理心重於物欲,如秤令有低昂,即見得義理自端的,自有欲罷不能之意,其於物欲,自無暇及之矣。茍操舍存亡之間無所主宰,縱說得,亦何益!銖。
今於日用間空閑時,收得此心在這裏截然,這便是「喜怒哀樂 未發(fā)之中」,便是渾然天理。事物之來 ,隨其是非,便自見得分曉 :是底,便是天理;非底,便是逆天理。常常恁地收拾得這心在,便如執(zhí) 權(quán) 衡以度物。賀孫。
人若要洗刷舊習(xí)都淨(jìng)了,卻去理會 此道理者,無是理。只是收放心,把持在這裏,便須有箇真心發(fā)見,從 此便去窮理。敬仲。
大概人只要求箇放心,日夕常照管令在。力量既充,自然應(yīng) 接從 容。敬仲。
今說求放心,說來 說去,卻似釋老說入定一般。但彼到此便死了;吾輩卻要得此心主宰得定,方賴此做事業(yè),所以不同也。如中庸說「天命之謂性」,即此心也;「率性之謂道」,亦此心也;「修道之謂教」,亦此心也;以至於「致中和」,「贊化育」,亦只此心也。致知,即心知也;格物,即心格也;克己,即心克也。非禮勿視聽言動 ,勿與不勿,只爭毫髮地爾。所以明道說:「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欲人將 已放之心收拾入身來 ,自能尋 向上去?!菇袂翼毦托纳献龅弥鞫?,方驗得聖賢之言有歸著,自然有契。如中庸所謂「尊德性」,「致廣大」,「極高明」,蓋此心本自如此廣大,但為物 欲隔塞,故其廣大有虧;本自高明,但為 物欲係累,故於高明有蔽。若能常自省察警覺,則高明廣大者常自若,非有所增損之也。其「道問學(xué)」,「盡精微」,「道中庸」等工夫,皆自此做,儘有商量也。若此心上工夫,則不待商量賭當(dāng),即今見得如此,則更無閑時。行時,坐時,讀書 時,應(yīng) 事接物時,皆有著力處。大抵只要見得,收之甚易而不難也。大雅。 學(xué)者須是求放心,然後識得此性之善。人性無不善,只緣自放其心,遂流於惡 ?!柑烀^性」,即天命在人,便無不善處。發(fā)而中節(jié),亦是善;不中節(jié),便是惡 。人之一性,完然具足,二氣 五行之所稟賦,何嘗有不善。人自不向善上去,茲其所以為 惡 爾。韓愈論孟子之後不得其傳 ,只為 後世學(xué)者不去心上理會 。堯 舜相傳 ,不過論人心道心,精一執(zhí) 中而已。天下只是善惡 兩端 。譬如陰陽在天地間,風(fēng)和日暖,萬物發(fā)生,此是善底意思;及群陰用事,則萬物彫 悴。惡 之在人亦然。天地之理固是抑遏陰氣 ,勿使常勝 。學(xué)者之於善惡 ,亦要於兩 夾界處攔截分曉 ,勿使纖惡 間絕善端。動 靜日用,時加體察,持養(yǎng)久之,自然成熟。謨。
求放心,乃是求這物;克己,則是漾著這一物也。端蒙。
許多言語,雖隨處說得有淺深大小,然而下工夫只一般。如存其心與持其志,亦不甚爭。存其心,語雖大,卻寬;持其志,語雖小,卻緊。只持其志,便收斂; 只持其志,便內(nèi) 外肅然。又曰:「持其志,是心之方漲處便持著?!官R孫。
再問存心。曰:「非是別將 事物存心。賜錄云:「非是活捉一物來 存著。」孔子曰:『居處恭,執(zhí) 事敬,與人忠?!槐闶谴嫘闹?。如說話覺得不是,便莫說;做事覺得不是,便莫做;亦是賜錄作「只此便是」。存心之法。」季札。賜同。
存得此心,便是要在這裏常常照管。若不照管,存養(yǎng)要做甚麼用!
問存心。曰:「存心不在紙上寫底,且體認(rèn)自家心是何物。聖賢說得極分曉 。孟子恐後人不識,又說四端,於此尤好玩索?!辜驹?br>
或問存心。曰:「存心只是知有此身。謂如對 客,但知道我此身在此對 客。」方子。
記得時,存得一霎時,濟 得甚事!文蔚。
但操存得在時,少間他喜怒哀樂 ,自有一箇則在。祖道。
心存時少,亡時多。存養(yǎng)得熟後,臨事省察不費力。祖道。
「平日涵養(yǎng)之功,臨事持守之力。涵養(yǎng)、持守之久,則臨事愈益精明。平日養(yǎng)得根本。固善,若平日不曾養(yǎng)得,臨事時便做根本工夫,從 這裏積將 去。若要去討平日涵養(yǎng),幾 時得!」又曰:「涵養(yǎng)之則,凡非禮勿視聽言動 ,禮儀三百,威儀三千,皆是?!箖g。
明底人便明了,其他須是養(yǎng)。養(yǎng),非是如何椎鑿用工,只是心虛靜,久則自明。士毅。
持養(yǎng)之說,言之,則一言可盡;行之,則終身不窮。榦?! 』蜓造o中常用存養(yǎng)。曰:「說得有病。一動 一靜,無時不養(yǎng)。」僩。 惜取那無事底時節(jié)。因說存養(yǎng)。儒用?! ∪酥恍模?dāng)應(yīng) 事時,常如無事時,便好。人傑 。 平居須是儼 然若思。升卿。
三國 時,朱然終日欽欽,如在行陣。學(xué)者持此,則心長不放矣。升卿。
或問:「初學(xué)恐有急迫之?。俊乖唬骸肝匆绱税才?,只須常恁地執(zhí) 持。待到急迫時,又旋理會 ?!官R孫。
學(xué)者須敬守此心,不可急迫,當(dāng)栽培深厚。栽,只如種得一物在此。但涵養(yǎng)持守之功繼繼不已,是謂栽培深厚。如此而優(yōu)游涵泳於其間,則浹 洽而有以自得矣。茍急迫求之,則此心已自躁迫紛亂,只是私己而已,終不能優(yōu)游涵泳以達於道。端蒙。
大凡氣 俗不必問,心平則氣 自和。惟心粗一事,學(xué)者之通病。橫渠云:「顏子未至聖人,猶是心粗?!挂幌⒉淮?,即為 粗病。要在精思明辨,使理明義精;而操存涵養(yǎng)無須臾離,無毫髮間;則天理常存,人欲消去,其庶幾 矣哉!大雅。
人能操存此心,卓然而不亂,亦自可與入道。況加之學(xué)問探討之功,豈易量耶!蓋卿。
人心本明,只被物事在上蓋蔽了,不曾得露頭面,故燭理難。且徹 了蓋蔽底事,待他自出來 行兩 匝看。他既喚 做心,自然知得是非善惡 。伯羽。
或問:「此心未能把得定,如何?」曰:「且論是不是,未須論定不定?!勾巳嗽鴮W(xué)禪。柄?! ⌒捻毘A钣兴鳌W鲆皇挛戳?,不要做別事。心廣大如天地,虛明如日月。要閑,心卻不閑,隨物走了;不要閑,心卻閑,有所主。 人須將 那不錯底心去驗他那錯底心。不錯底是本心,錯底是失其本心。廣。
心得其正,方能知性之善。祖道?! 〗裾f性善。一日之間,動 多少思慮,萌多少計較,如何得善!可學(xué)。
學(xué)者工夫,且去翦截那浮泛底思慮。文蔚。
人心無不思慮之理。若當(dāng)思而思,自不當(dāng)苦苦排抑,反成不靜。異端之學(xué),以性自私,固為 大病。然又不察氣 質(zhì)情欲之偏,率意妄行,便謂無非至理,此尤害事。近世儒者之論,亦有流入此者,不可不察。
凡學(xué)須要先明得一箇心,然後方可學(xué)。譬如燒 火相似,必先吹發(fā)了火,然後加薪,則火明矣。若先加薪而後吹火,則火滅 矣。如今時人不求諸六經(jīng)而貪時文是也。壽 昌。
人亦須是通達萬變,方能湛然純一。砥。 一者,其心湛然,只在這裏。伯羽?! “讯ㄉ缆奉^!方子。
扶起此心來 鬥!方子?! ÷}人相傳 ,只是一箇字。堯 曰「欽明」,舜曰「溫 恭」?!嘎}敬日躋」。「君子篤恭而天下平」。節(jié)。以下論敬?! ?是初頭出治第一箇聖人。尚書 堯 典是第一篇典籍,說堯 之德,都未下別字,「欽」是第一箇字。如今看聖賢千言萬語,大事小事,莫不本於敬。收拾得自家精神在此,方看得道理盡。看道理不盡,只是不曾專 一?;蛟疲骸浮褐饕恢^敬?!痪茨皇侵饕唬俊乖唬骸钢饕挥质恰壕础蛔肿⒔?。要之,事無小無大,常令自家精神思慮盡在此。遇事時如此,無事時也如此?!共?。
孔子所謂「克己復(fù) 禮」,中庸所謂「致中和」,「尊德性」,「道問學(xué)」,大學(xué)所謂「明明德」,書 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zhí) 厥中」:聖賢千言萬語,只是教人明天理,滅 人欲。天理明,自不消講學(xué)。人性本明,如寶珠沉溷水中,明不可見;去了溷水,則寶珠依舊自明。自家若得知是人欲蔽了,便是明處。只是這上便緊緊著力主定,一面格物。今日格一物,明日格一物,正如遊兵攻圍 拔守,人欲自消鑠去。所以程先生說「敬」字,只是謂我自有一箇明底物事在這裏。把箇「敬」字抵?jǐn)?,常常存箇敬在這裏,則人欲自然來 不得。夫子曰:「為 仁由己,而由人乎哉!」緊要處正在這裏!銖。
聖賢言語,大約似乎不同,然未始不貫。只如夫子言非禮勿視聽言動 ,「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言忠信,行篤敬」,這是一副當(dāng)說話。到孟子又卻說「求放心」,「存心養(yǎng)性」。大學(xué)則又有所謂格物,致知,正心,誠意。至程先生又專 一發(fā)明一箇「敬」字。若只恁看,似乎參 錯不齊,千頭萬緒,其實只一理。道夫曰:「泛泛於文字間,祇覺得異。實下工,則貫通之理始見。」曰:「然。只是就一處下工夫,則餘者皆兼攝在裏。聖賢之道,如一室然,雖門戶 不同,自一處行來 便入得,但恐不下工夫爾?!沟婪?。
因歎「敬」字工夫之妙,聖學(xué)之所以成始成終者,皆由此,故曰:「修己以敬?!瓜旅妗赴踩恕?,「安百姓」,皆由於此。只緣子路問不置,故聖人復(fù) 以此答之。要之,只是箇「修己以敬」,則其事皆了?;蛟唬骸缸郧貪h以來 ,諸儒皆不識這『敬』字,直至程子方說得親切,學(xué)者知所用力?!乖唬骸赋套诱f得如此親切了,近世程沙隨猶非之,以為 聖賢無單 獨說『敬』字時,只是敬親,敬君,敬長,方著箇『敬』字。全不成說話!聖人說『修己以敬』,曰『敬而無失』,曰『聖敬日躋』,何嘗不單 獨說來 !若說有君、有親、有長時用敬,則無君親、無長之時,將 不敬乎?都不思量,只是信口胡說!」僩。
問:「二程專 教人持敬,持敬在主一。浩熟思之:若能每事加敬,則起居語默在規(guī)矩之內(nèi) ,久久精熟,有『從 心所欲,不踰矩』之理。顏子請事四者,亦只是持敬否?」曰:「學(xué)莫要於持敬,故伊川謂:『敬則無己可克,省多少事?!蝗淮耸律醮螅嗌蹼y。須是造次顛沛必於是,不可須臾間斷 ,如此方有功,所謂『敏則有功』。若還今日作,明日輟,放下了又拾起,幾 時得見效!修身,齊家,治國 ,平天下,都少箇敬不得。如湯 之『聖敬日躋』,文王『小心翼翼』之類,皆是。只是他便與敬為 一。自家須用持著,稍緩則忘了,所以常要惺惺地。久之成熟,可知道『從 心所欲,不踰矩』。顏子止是持敬?!购??! ∫蛘f敬,曰:「聖人言語,當(dāng)初未曾關(guān)聚。如說『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等類,皆是敬之目。到程子始關(guān)聚說出一箇『敬』來 教人。然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塊然兀坐,耳無聞,目無見,全不省事之謂。只收斂 身心,整齊純一,不恁地放縱,便是敬?!购?。
程子只教人持敬??鬃痈嬷俟嘀皇钦f「如見大賓,如承大祭」。此心常存得,便見得仁。夔孫。
敬,只是收斂 來 。程夫子亦說敬。孔子說「行篤敬」,「敬以直內(nèi) ,義以方外」。聖賢亦是如此,只是工夫淺深不同。聖賢說得好:「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物而動 ,性之欲也?!刮镏林会岷脨?形焉。好惡 無節(jié)於內(nèi) ,知誘於外,不能反躬,天理滅 矣!節(jié)。
為 學(xué)有大要。若論看文字,則逐句看將 去。若論為 學(xué),則自有箇大要。所以程子推出一箇「敬」字與學(xué)者說,要且將 箇「敬」字收斂 箇身心,放在模匣子裏面,不走作了,然後逐事逐物看道理。嘗愛 古人說得「學(xué)有緝熙於光明」,此句最好。蓋心地本自光明,只被利欲昏了。今所以為 學(xué)者,要令其光明處轉(zhuǎn)光明,所以下「緝熙」字。緝,如「緝麻」之「緝」,連緝不已之意。熙,則訓(xùn)「明」字。心地光明,則此事有此理,此物有此理,自然見得。且如人心何嘗不光明。見他人做得是,便道是;做得不是,便知不是,何嘗不光明。然只是才明便昏了。又有一種人自謂光明,而事事物物元不曾照見。似此光明,亦不濟 得事。今釋氏自謂光明,然父子則不知其所謂親,君臣則不知其所謂義。說他光明,則是亂道!雉。
今說此話,卻似險,難說。故周先生只說「一者,無欲也」。然這話頭高,卒急難湊泊。尋 常人如何便得無欲!故伊川只說箇「敬」字,教人只就這「敬」字上捱去,庶幾 執(zhí) 捉得定,有箇下手處??v不得,亦不至失。要之,皆只要人於此心上見得分明,自然有得爾。然今之言敬者,乃皆裝點外事,不知直截於心上求功,遂覺累墜不快活。不若眼下於求放心處有功,則尤省力也。但此事甚易,只如此提醒,莫令昏昧,一二日便可見效,且易而省力。只在念不念之間耳,何難而不為 !大雅。
「敬」字,前輩都輕說過了,唯程子看得重。人只是要求放心。何者為 心?只是箇敬。人纔敬時,這心便在身上了。義剛。
人之為 學(xué),千頭萬緒,豈可無本領(lǐng)!此程先生所以有「持敬」之語。只是提撕此心,教他光明,則於事無不見,久之自然剛健有力。驤。 「而今只是理會 箇敬,一日則有一日之效,一月則有一月之效。」因問或問中程子謝尹所說敬處。曰:「譬如此屋,四方皆入得。若從 一方入到這裏,則那三方入處都在這裏了。」夔孫。
程先生所以有功於後學(xué)者,最是「敬」之一字有力。人之心性,敬則常存,不敬則不存。如釋老等人,卻是能持敬。但是他只知得那上面一截事,卻沒下面一截事。覺而今恁地做工夫,卻是有下面一截,又怕沒那上面一截。那上面一截,卻是箇根本底。卓。
今人皆不肯於根本上理會 。如「敬」字,只是將來 說,更不做將 去。根本不立,故其他零碎工夫無湊泊處。明道延平皆教人靜坐??磥?須是靜坐。蓋卿。
「敬」字工夫,乃聖門第一義,徹 頭徹 尾,不可頃刻間斷 ?! 妇础怪蛔?,真聖門之綱領(lǐng),存養(yǎng)之要法。一主乎此,更無內(nèi) 外精粗之間。
先立乎其大者。持敬。方?! 【磩t萬理具在。節(jié)。
仲思問「敬者,德之聚」。曰:「敬則德聚,不敬則都散了。」伯羽。
敬勝 百邪。泳。
只敬,則心便一。賀孫。
敬,只是此心自做主宰處。
人常恭敬,則心常光明。道夫。
敬則天理常明,自然人欲懲 窒消治。方。
人能存得敬,則吾心湛然,天理粲然,無一分著力處,亦無一分不著力處。方。
敬是箇扶策人底物事。人當(dāng)放肆怠惰時,才敬,便扶策得此心起。常常會 恁地,雖有些放僻邪侈意思,也退聽。賀孫?! 【床皇侵豁プ?。舉足動 步,常要此心在這裏。淳。
敬非是塊然兀坐,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心無所思,而後謂之敬。只是有所畏謹(jǐn),不敢放縱。如此則身心收斂 ,如有所畏。常常如此,氣 象自別。存得此心,乃可以為 學(xué)。砥。
敬不是萬事休置之謂,只是隨事專 一,謹(jǐn)畏,不放逸耳。
敬,只是一箇「畏」字。燾。
敬無許多事。方?! 妇?,只是收斂 來 ?!褂衷唬骸妇词鞘冀K一事?!构?jié)?! 柧?。曰:「一念不存,也是間斷 ;一事有差,也是間斷 ?!?br>
問:「敬何以用工?」曰:「只是內(nèi) 無妄思,外無妄動 ?!贡?。
「心走作不在此,便是放。夫人終日之間,如是者多矣?!翰W(xué),審問,慎思,明辨,力行』,皆求之之道也。須是敬?!箚柧础T唬骸覆挥媒庹f,只整齊嚴(yán)肅便是。」升卿。
持敬之說,不必多言。但熟味「整齊嚴(yán) 肅」,「嚴(yán) 威儼 恪」,「動 容貌,整思慮」,「正衣冠,尊瞻視」此等數(shù) 語,而實加工焉,則所謂直內(nèi) ,所謂主一,自然不費安排,而身心肅然,表裏如一矣。升卿。
或問:「主敬只存之於心,少寬四體亦無害否?」曰:「心無不敬,則四體自然收斂 ,不待十分著意安排,而四體自然舒適。著意安排,則難久而生病矣?!?br>
何丞說:「敬不在外,但存心便是敬?!瓜壬唬骸疙殑?容貌,整思慮,則生敬。」已而曰:「各說得一邊?!狗?。
「坐如尸,立如齊」,「頭容直,目容端,足容重,手容恭,口容止,氣 容肅」,皆敬之目也。升卿。
今所謂持敬,不是將 箇「敬」字做箇好物事樣 塞放懷 裏。只要胸中常有此意,而無其名耳。振。
元思問:「持敬易散漫,如何?」曰:「只喚 著,便在此。」可學(xué)。
或問:「持敬患不能久,當(dāng)如何下功夫?」曰:「某舊時亦曾如此思量,要得一箇直截道理。元來 都無他法,只是習(xí)得熟,熟則自久。」銖。
問:「人於誠敬有作輟?!乖唬骸钢皇窃谌耍隧氉载?zé)。如『為 仁由己』,作與輟都不干別人事,須是自家肯做?!褂謫枺骸溉绱藭r須是勉強?」曰:「然?!谷?。
或問:「先持敬,令此心惺惺了,方可應(yīng) 接事物,何如?」曰:「不然?!共o又問:「須是去事物上求。」曰:「亦不然。若無事物時,不成須去求箇事物來 理會 。且無事物之時,要你做甚麼?」賀孫。
「動 出時也要整齊,平時也要整齊?!狗絾枺骸改耸蔷簇瀯?靜?」曰:「到頭底人,言語無不貫動 靜者。」方。 問:「敬通貫動 靜而言。然靜時少,動 時多,恐易得撓 亂。」曰:「如何都靜得!有事須著應(yīng) 。人在世間,未有無事時節(jié);要無事,除是死也。自早至暮,有許多事。不成說事多撓 亂,我且去靜坐。敬不是如此。若事至前,而自家卻要主靜,頑然不應(yīng) ,便是心都死了。無事時敬在裏面,有事時敬在事上。有事無事,吾之敬未嘗間斷 也。且如應(yīng) 接賓客,敬便在應(yīng) 接上;賓客去後,敬又在這裏。若厭苦賓客,而為 之心煩 ,此卻是自撓 亂,非所謂敬也。故程子說:『學(xué)到專 一時方好?!簧w專 一,則有事無事皆是如此。程子此段,這一句是緊要處?!箖g。 學(xué)者當(dāng)知孔門所指求仁之方,日用之間,以敬為主 。不論感與未感,平日常是如此涵養(yǎng),則善端之發(fā),自然明著。少有間斷 ,而察識存養(yǎng),擴而充之,皆不難乎為 力矣。造次顛沛,無時不習(xí)。此心之全體皆貫乎動靜語默之間,而無一息之間斷 ,其所謂仁乎!
「敬且定下,如東西南北各有去處,此為 根本,然後可明。若與萬物並流,則如播糠瞇目,上下四方易位矣!如伊川說:『聰明睿知,皆由是出。』方曰:「敬中有誠立明通道理?」曰:「然?!狗?。
大率把捉不定,皆是不仁。人心湛然虛定者,仁之本體。把捉不定者,私欲奪之,而動 搖紛擾矣。然則把捉得定,其惟篤於持敬乎!」直卿。端蒙。 問:「主敬時私欲全不萌,此固是仁?;蜢段飸j中打一覺悟,是時私慾全無,天理盡見,即此便是仁之全體否?」曰:「便是不如此。且如在此靜坐時,固敬。應(yīng) 事接物,能免不差否?只才被人叫時,自家便隨他去了。須於應(yīng) 事接物上不錯,方是。這箇便是難。」僩。 問:「人如何發(fā)其誠敬,消其欲?」曰:「此是極處了。誠,只是去了許多偽 ;敬,只是去了許多怠慢;欲,只是要窒?!谷?。
誠、敬、寡欲,不可以次序做工夫。數(shù) 者雖則未嘗不串,然其實各是一件事。不成道敬則欲自寡,卻全不去做寡欲底功夫,則是廢了克己之功也。但恐一旦發(fā)作,又卻無理會 。譬如平日慎起居,節(jié)飲食,養(yǎng)得如此了,固是無病。但一日意外病作,豈可不服藥。敬只是養(yǎng)底功夫??思菏侨ゲ?。須是俱到,無所不用其極。端蒙。
敬如治田而灌溉之功;克己,則是去其惡 草也。端蒙。
問持敬與克己工夫。曰:「敬是涵養(yǎng)操持不走作;克己,則和根打併 了,教他盡淨(jìng)?!褂謫柧待S箴。曰:「此是敬之目,說有許多地頭去處?!箖g。
問:「且如持敬,豈不欲純一於敬?然自有不敬之念,固欲與己相反,愈制則愈甚?;蛑^只自持敬,雖念慮妄發(fā),莫管他,久將 自定,還如此得否?」曰:「要之,邪正本不對 立,但恐自家胸中無箇主。若有主,邪自不能入?!褂謫枺骸覆痪粗睿浅鲮缎?。如忿慾之萌,學(xué)者固當(dāng)自克,雖聖賢亦無如之何。至於思慮妄發(fā),欲制之而不能?!乖唬骸咐u覺恁地,自家便挈起了。但莫先去防他。然此只是自家見理不透,做主不定,所以如此。大學(xué)曰:『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徊乓庹\,則自然無此病。」
問:「嘗學(xué)持敬。讀書 ,心在書 ;為 事,心在事,如此頗覺有力。只是瞑目靜坐時,支遣思慮不去?;蛟疲活繒r已是生妄想之端。讀書 心在書 ,為 事心在事,只是收聚得心,未見敬之體。」曰:「靜坐而不能遣思慮,便是靜坐時不曾敬。敬只是敬,更尋 甚敬之體?似此支離,病痛愈多,更不曾做得工夫,只了得安排杜撰也?!谷藗??! 复蠓矊W(xué)者須先理會 『敬』字,敬是立腳去處。程子謂:『涵養(yǎng)須用敬,進學(xué)則在致知?!淮苏Z最妙?!够騿枺骸赋志匆组g斷 ,如何?」曰:「常要自省得。才省得,便在此?!够蛞詾?此事最難。曰:「患不省察爾。覺得間斷 ,便已接續(xù),何難之有!『操則存,舍則亡』,只在操舍兩 字之間。要之,只消一箇『操』字。到緊要處,全不消許多文字言語。若此意成熟,雖『操』字亦不須用?!毫?xí)矣不察』,人多錯看此一語。人固有事親孝,事兄弟,交朋友亦有信,而終不識其所以然者,『習(xí)矣,而不察也』。此『察』字,非『察物』之『察』,乃識其所以然也。習(xí)是用功夫處,察是知識處。今人多於『察』字用功,反輕了『習(xí)』字。才欲作一事,卻又分一心去察一心,胸中擾擾,轉(zhuǎn)覺多事。如張子韶說論語,謂『察其事親從 兄之心,靄然如春,則為仁 ;肅然似秋,則為 義』。只要自察其心,反不知其事親、從 兄為 如何也。故夫子教人,只說習(xí)。如『克己復(fù)禮』,是說習(xí)也;視聽言動 ,亦是習(xí);『請事斯語』,亦是習(xí)。孟子恐人不識,方說出『察』字。而『察』字最輕?!毫?xí)』字最重也?!勾稳?,陳一之求先生書 「涵養(yǎng)須用敬,進學(xué)則在致知」字以為 觀省之益。曰:「持敬不用判公憑?!菇K不肯寫。謨?! 』騿枺骸敢幌虬炎?,待放下便覺恁衰颯,不知當(dāng)如何?」曰:「這箇也不須只管恁地把捉。若要去把捉,又添一箇要把捉底心,是生許多事。公若知得放下不好,便提掇起來 ,便是敬?!乖唬骸胳o坐久之,一念不免發(fā)動 ,當(dāng)如何?」曰:「也須看一念是要做甚麼事。若是好事,合當(dāng)做底事,須去幹 了?;虼耸滤剂课赐?,須著思量教了。若是不好底事,便不要做。自家纔覺得如此,這敬便在這裏?!官R孫。
敬,莫把做一件事看,只是收拾自家精神,專 一在此。今看來 諸公所以不進,緣是但知說道格物,卻於自家根骨上煞欠闕,精神意思都恁地不專 一,所以工夫都恁地不精銳。未說道有甚底事分自家志慮,只是觀山玩水,也煞引出了心,那得似教他常在裏面好!如世上一等閑物事,一切都絕意,雖似不近人情,要之,如此方好。賀孫。
敬有死敬,有活敬。若只守著主一之敬,遇事不濟 之以義,辨其是非,則不活。若熟後,敬便有義,義便有敬。靜則察其敬與不敬,動 則察其義與不義。如「出門如見大賓,使民如承大祭」,不敬時如何?「坐如尸,立如齊」,不敬時如何?須敬義夾持,循環(huán)無端,則內(nèi) 外透徹 。從 周。
涵養(yǎng)須用敬,處事須是集義。道夫。
敬、義只是一事。如兩 腳立定是敬,才行是義;合目是敬,開眼見物便是義。從 周。
方未有事時,只得說「敬以直內(nèi) 」。若事物之來, 當(dāng)辨別一箇是非,不成只管敬去。敬、義不是兩 事。德明。
敬者,守於此而不易之謂;義者,施於彼而合宜之謂。夔孫。
敬要回頭看,義要向前看。壽 昌。
敬?!鹆x。義是其間物來 能應(yīng) ,事至能斷 者是。方。
「明道教人靜坐,李先生亦教人靜坐。蓋精神不定,則道理無湊泊處?!褂衷疲骸疙毷庆o坐,方能收斂。 」佐。以下論靜。
靜坐無閑雜思慮,則養(yǎng)得來 便條暢 。淳。 或問:「疲倦時靜坐少頃,可否?」曰:「也不必要似禪和子樣 去坐禪方為 靜坐。但只令放教意思好,便了?!箖g?! ∈紝W(xué)工夫,須是靜坐。靜坐則本原定,雖不免逐物,及收歸來 ,也有箇安頓處。譬如人居家熟了,便是出外,到家便安。如茫茫在外,不曾下工夫,便要收斂向 裏面,也無箇著落處。士毅。
或問:「不拘靜坐與應(yīng) 事,皆要專 一否?」曰:「靜坐非是要如坐禪入定,斷 絕思慮。只收斂 此心,莫令走作閑思慮,則此心湛然無事,自然專 一。及其有事,則隨事而應(yīng) ;事已,則復(fù) 湛然矣。不要因一事而惹出三件兩 件。如此,則雜然無頭項,何以得他專 一!只觀文王『雝雝在宮,肅肅在廟,不顯亦臨,無射亦?!唬憧梢娋粗皇侨绱?。古人自少小時便做了這工夫,故方其灑 掃 時加帚之禮,至於學(xué)詩,學(xué)樂 舞,學(xué)弦誦,皆要專 一。且如學(xué)射時,心若不在,何以能中。學(xué)御時,心若不在,何以使得他馬。書 、數(shù) 皆然。今既自小不曾做得,不奈何,須著從 今做去方得。若不做這工夫,卻要讀書 看義理,恰似要立屋無基地,且無安頓屋柱處。今且說那營營底心會 與道理相入否?會 與聖賢之心相契否?今求此心,正為 要立箇基址,得此心光明,有箇存主處,然後為 學(xué),便有歸著不錯。若心雜然昏亂,自無頭當(dāng),卻學(xué)從 那頭去?又何處是收功處?故程先生須令就『敬』字上做工夫,正為 此也?!勾笱?。
人也有靜坐無思念底時節(jié),也有思量道理底時節(jié),豈可畫為 兩 塗,說靜坐時與讀書 時工夫迥然不同!當(dāng)靜坐涵養(yǎng)時,正要體察思繹道理,只此便是涵養(yǎng),不是說喚 醒提撕,將 道理去卻那邪思妄念。只自家思量道理時,自然邪念不作。「言忠信,行篤敬」,「立則見其參 於前,在輿則見其倚於衡」,只是常常見這忠信篤敬在眼前,自然邪妄無自而入,非是要存這忠信篤敬,去除那不忠不敬底心。今人之病,正在於靜坐讀書 時二者工夫不一,所以差。僩。 一之問:「存養(yǎng)多用靜否?」曰:「不必然??鬃訁s都就用處教人做工夫。今雖說主靜,然亦非棄事物以求靜。既為 人,自然用事君親,交朋友,撫 妻子,御僮僕。不成捐棄了,只閉門靜坐,事物之來 ,且曰:『候我存養(yǎng)!』又不可只茫茫隨他事物中走。二者須有箇思量倒斷 始得?!鬼曋?,復(fù) 曰:「動 時,靜便在這裏。動 時也有靜,順理而應(yīng) ,則雖動 亦靜也。故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事物之來 ,若不順理而應(yīng) ,則雖塊然不交於物以求靜,心亦不能得靜。惟動 時能順理,則無事時能靜;靜時能存,則動 時得力。須是動 時也做工夫,靜時也做工夫,兩 莫相靠,使工夫無間斷 ,始得。若無間斷 ,靜時固靜,動 時心亦不動 ,動 亦靜也。若無工夫,則動 時固動 ,靜時雖欲求靜,亦不可得而靜,靜亦動 也。動 、靜,如船之在水,潮至則動 ,潮退則止;有事則動 ,無事則靜。此段,徐居甫錄。說此次日,見徐,云:「事來 則動 ,事過了靜。如潮頭高,船也高;潮頭下,船也下?!闺m然,『動 靜無端』,亦無截然為 動 為 靜之理。如人之氣, 吸則靜,噓則動 。又問答之際,答則動 也,止則靜矣。凡事皆然。且如涵養(yǎng)、致知,亦何所始?但學(xué)者須自截從 一處做去。程子:『為 學(xué)莫先於致知。』是知在先。又曰:『未有致知而不在敬者?!粍t敬也在先。從 此推去,只管恁地。」砥。
心於未遇事時須是靜,及至臨事方用,重道此二字。便有氣 力。如當(dāng)靜時不靜,思慮散亂,及至臨事,已先倦了。伊川解「靜專 」處云「不專 一則不能直遂?!归e時須是收斂 定,做得事便有精神。。
心要精一。方靜時,須湛然在此,不得困頓,如鏡樣 明,遇事時方好。心要收拾得緊。如顏子「請事斯語」,便直下承當(dāng)。及「犯而不?!?,卻別。從周 。
靜便定,熟便透。義剛?! §o為 主,動 為 客。靜如家舍,動 如道路。不翕,則不能直遂。僩。
靜時不思動 ,動 時不思靜。文蔚。
靜中動 ,起念時。動 中靜,是物各付物。方。
人身只有箇動 、靜。靜者,養(yǎng)動 之根;動 者,所以行其靜。動 中有靜,如「發(fā)而皆中節(jié)」處,便是動 中之靜。祖道。
問:「動 、靜兩 字,人日間靜時煞少,動 時常多?!乖唬骸溉袈}人動 時亦未嘗不靜,至眾人動 時卻是膠擾亂了。如今人欲為 一事,未嘗能專 此一事,處之從 容不亂。其思慮之發(fā),既欲為 此,又欲為 彼,此是動 時卻無那靜也?!苟嗣?。
「為 人君,止於仁;為 人臣,止於敬?!怪轨度示凑?,靜也;要止於仁與敬者,便是動 。只管是一動 一靜,循環(huán)無端,所以謂「動 極復(fù) 靜,靜極復(fù) 動 」。如人噓吸:若噓而不吸,則須絕;吸而不噓,亦必壅滯 著不得。噓者,所以為 吸之基?!赋唧吨?,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精義入神,以致用也;利用安身,以崇德也。」大凡這箇都是一屈一信,一消一息,一往一來 ,一闔一闢。大底有大底闔闢消息,小底有小底闔闢消息,皆只是這道理。砥。
古人唯如此,所以其應(yīng) 事敏,不失機。今人躁擾,卻失機?!鸾耠S事匆匆,是以動 應(yīng) 動 ,物交物也?!鹨造o應(yīng) 。兵家亦言。主靜,點著便有。方。
因看「心,生道也」,云:「不可以湖南之偏而廢此意。但當(dāng)於安靜深固中涵養(yǎng)出來 。此以靜應(yīng) 動 ,湖南以動 應(yīng) 動 。動 靜相涵?!埂饝?yīng) 物。物與我心中之理本是一物,兩 無少欠,但要我應(yīng) 之爾。方謂:「沖漠無朕」一章通此。物心共此理。定是靜,應(yīng) 者是動 ?!鹜〞?云:「無欲,則靜虛動 直。靜虛則明,明則通;動 也。動 直則公,公則溥?!蛊渲鹿?,靜也。不可無應(yīng) 者。動 處亦是仁,定者是義。亦是各正性命,所謂貞也。如木開花結(jié)實,實成脫離,則又是本來 一性命,元無少欠。方云:「人自是一箇天地。木實不能自知,而物則如此。人靈,能知之者矣?!狗?。
吳 公濟 云:「逐日應(yīng) 接事物之中,須得一時辰寧靜,以養(yǎng)衛(wèi)精神。要使事愈繁而心愈暇,彼不足而我有餘。」其言雖出於異說,然試之亦略有驗,豈周夫子所謂主靜者邪!道夫。
被異端說虛靜了後,直使今學(xué)者忙得更不敢睡!方。
問:「心存時也有邪處?!乖唬骸溉绾??」泳曰:「有人心、道心。如佛氏所謂『作用是性』,也常常心存。」曰:「人心是箇無揀 擇 底心,道心是箇有揀 擇底 心。佛氏也不可謂之邪,只是箇無揀 擇 底心。到心存時,已無大段不是處了。」胡泳。
要得坐忘,便是坐馳。道夫。
靜坐久時,昏困不能思;起去,又鬧了,不暇思。德明。 與好諧戲 者處,即自覺言語多,為 所引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