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古籍
  • 皇清秘史 第一百十八回 炸督署志士捐軀 籌軍餉華僑奮臂

    作者: 《皇清秘史》惜華樓主
      話說中國自拳匪亂后。外人蹂躪了北京,還鬧得辱國喪師,賠償損失。國家元氣,因此大傷。那廣東一班革命黨人,鑒于國勢日非,有機可乘,當由鄭士良招集舊時黨同志,逕入惠州起事。由史堅如入羊城,以響策應。這時孫文正在日本,便偕同四個外國軍官繞道香港,潛入內(nèi)地,親率各方健兒,組織訓練革命軍隊,以救危亡。豈知孫文到了香港,剛一發(fā)動,即為香港政府偵知。這香港是英國租界,不能作軍事行動。當行監(jiān)視,孫文計劃不能施行。遂變計命楊衢云李紀堂小白留在香港,暗地里接濟。鄭士良負惠州一方全責。孫文乃去香港,重返日本。到了日本,聞得中國北方,兩宮尚未回鑾。李鴻章業(yè)已病死,陷于無政府狀態(tài),更為著急。他想革命事業(yè),不在此進行,更待何時,遂即赴臺灣,往見總督兒玉。這時兒玉總督,是一位贊成中國革命的人,乃派民政官后藤與孫文接洽,表示竭力贊助。并許以起事這后,盡力相助一切,孫文大喜,遂擴充原定計劃,加聘軍官,一面電鄭士良火速發(fā)動,不得直逼省城,先行占領沿海一帶地點。厚集黨眾,以候干部到達,大舉進攻。鄭士良奉令即日入內(nèi)地,親率已集合于三洲田之眾,出而攻撲新安,深圳之清兵,盡奪其槍械。轉(zhuǎn)戰(zhàn)于龍岡淡水永湖梁化白芒花三金祝等處,所向皆捷。便占領了新安大鵬至惠州平海一帶沿海之地。正在這個當兒,日本政府更換局面。新內(nèi)閣總理伊藤,對中國方針與前內(nèi)閣相反,乃禁制臺灣總督,不許與中國革命黨接洽。又禁武器出口,及禁日本軍官投效革命軍,孫文由臺灣潛入內(nèi)地,計劃破壞,孫文也無可如何。當遣山田良政與同志數(shù)人往鄭士良處報告一切情形,并令相機便宜行事,山田等合已有萬余人。但彈藥已盡,餉項告絕。正在渴望干部軍官及武器接濟。忽得山田報告,便將集合萬余人解散,率其原有之數(shù)百人,問道出香港。史堅如屢謀響應,皆不得當。遂決意自行用炸藥攻毀兩廣總督德壽之署而殘之。炸發(fā)不中,史堅如被擒遇害。但革命黨健將史堅如雖被擒遇害,反把那一班志士都激昂起來了如從前懼革命黨如毒蛇猛獸者,反之則抱同情,恨其事不成,大為惋惜。革命聲勢大震,孫文之名,于此以彰。在日本一班留學生青年會,演說革命排滿,被駐日公使驅(qū)逐出校。而戢元成沈虬齊張溥泉等則大抱不平,遂發(fā)起國民報,鼓吹革命,自報紙出版,傳入內(nèi)地,空氣又為一變。在上海則有章太炎吳稚暉鄒容等借蘇報,大肆攻擊西后,鼓吹革命。因為上海是各國租界,花洋雜處,滿清政府為條約所限,反倒投鼠忌器起來。在新衙門控告章太炎、鄒容,英領事為顧念邦交,將章鄒二人判了兩年徒刑,拘囚于租界監(jiān)獄,吳稚暉亡命歐洲。鄒容因是政治犯,租界監(jiān)獄當然特別優(yōu)待。在獄中著有革命軍一書,為排滿最激烈之立論。一經(jīng)出版,流傳到國外,華僑極為歡迎。便有張靜江在巴黎,傾其所得六七萬元,盡助革命軍餉糈,一時聞風興起者如安南之黃景南,西貢之李卓峰,曾錫周等皆出資援助。安南總督韜美氏托東京法公使屢招孫文,直到孫文到了安南,韜美子離任回國,由哈德安秘書招待。華商黃龍生,甄吉亭、楊壽彤等請加入革命軍,孫文大為歡也,便取道日本赴歐美。在途中,遇廖仲愷夫婦,馬君武、胡毅生、黎仲實等贊成革命,結(jié)為團體,風聲所樹,感興奮而起圖義舉者,在粵則有李紀堂洪全福。在湘則有黃興、馬福益。一時風起云涌。集合全國英雄,成立革命同盟會。定立中華民國之名稱。而公布于黨員,本省,鼓吹革命主義。不到一年,進步之速,實出意外。當時外國政府,對中國革命黨,俱表同情,法國武官布加卑,奉陸軍大臣命來訪孫文并傳達贊助之意。孫文請他派員相助,以協(xié)調(diào)聯(lián)絡之事。布加卑當派駐扎天津之參謀部武官七人,歸孫文調(diào)遣。孫文命廖仲愷往天津設立機關,命黎仲實與武官調(diào)查兩廣。命胡毅生與武官調(diào)查川滇,命喬宜齊與武宮往南京武漢。時南京武昌兩處新軍皆歡迎革命。南京有趙伯先接洽。約同營長以上各官相見,秘密會議,籌劃進行。武昌劉家運約同志軍人在教會開會,事為兩廣總督張之洞所聞,乃派洋商西人,密探消息,捕劉家運,執(zhí)行槍決。遂奏報清廷,與法公使交涉,將布加卑等撤回本國。這個消息,傳到西安。西太后知道辛丑合約成立之后,各國舉動照約履行。對于自身問題,各國也不反對,回鑾并無危險。即于是年七月下旬,命扈從大臣,勘視東路的行宮及鑾輿所經(jīng)的道路,以便回鑾。但傳諭各省地方長官,凡輿駕所經(jīng)過之地,無須過于供張諸事務求儉約,這是太后蒙塵之時,備嘗痛苦,也算是一種覺悟了。到了啟鑾那一天,西安省城中,各大街道上,一律用黃土鋪地,兩邊的店鋪,都懸燈結(jié)彩,十分熱鬧。這時比較來的時候,又大不相同了。太后傳諭,把鑾輿的黃緞幔打起,任民間婦女,瞻仰圣容。當車駕尚未出城之前,由彈壓的兵士,執(zhí)著馬鞭,清了街道,后面便是前導馬,一對一對地走過去。前導馬之后,是黃衣帽的太監(jiān),和穿黃馬褂的官員。其次又是乘馬的太監(jiān),那步行的太監(jiān)們,都手中提著香爐,滿街上香煙繚繞。兩旁各大小鋪戶,都焚香點燭,恭送佛爺。街市中鴉雀無聲。隨駕左右的人,皆是繡服黃裳,金煌輝亮王公大臣們,盡穿著官服,在街上步行,禁衛(wèi)軍過去,便是光緒皇帝和皇后嬪妃的車駕,后面黃轎里,坐著大阿哥,并許多護駕的親王。太后所坐的鑾輿,用三十六個人抬著。都穿著團龍褂子,很整齊的過去。不料在這警衛(wèi)森嚴的時候,忽然來了一個大漢,赤膊跣足,臉上涂著花彩,雙手亂舞的,直到太后鑾輿之前。兩旁侍衛(wèi),立刻將那大漢擒著,一刀砍在街旁。這時扈從的大臣們,生怕又鬧刺客,驚犯了御駕,就命追究那大漢的來歷。經(jīng)地方官查明報告,才知道那大漢原是一個瘋子。當下鑾輿經(jīng)過的地方,民間的婦女,都長跪在兩旁,迎送圣駕。太后在輿中,瞧見那婦女之中,有一位穿補服的命婦,很恭恭敬敬地跪在那里。西太后命賞給她銀牌一面。太后出了西安,一路浩浩蕩蕩向前進。進了潼關,沿途地方官,無論文武大小,一律跪送。護駕的兵丁,除了原有馬玉昆的五百人以外,又有宋應的軍隊。過太原時,光緒皇帝命將前次駐蹕地方的各祠廟,統(tǒng)賜御書匾額一方。太后心中頗為歡喜,但是太后到西安的時候,有侍臣榮辛的兒子,也扈從前來,常在太后面前伺候,很得太后的歡心。那小孩年紀只有七歲,十分聰明。太后賜他食物,他必先行禮,然后取食。因此太后不時召見他進來游玩。等太后回鑾之際,那小孩子偶染一病,遂至夭殤。太后很為不樂,便命在太原建一神童祠為紀念。正是:革命聲勢澎湃日鑾輿迢遞返駕時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