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扎排號族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馬扎排號族,指的是幫別人排號等候掙錢的 “馬扎族”,這些人在醫(yī)院、購買火車票、交納水電、暖氣費用的地方出現(xiàn),面對“馬扎族”,人們褒貶不一,馬扎族的存在大大影響了繳費環(huán)境,影響了正常的繳費順序,讓正常等待的人多花時間在繳費上。

  • 詳細解釋


     概述

    馬扎排號族,幫別人排號等候掙錢的 “馬扎族”,年齡都在70歲左右,面對“馬扎族”,人們褒貶不一,有人覺得,老人們用自己的時間換收入無可厚非,屬于合理收入。以后不管是電話局,或是銀行,只要有排隊的地方都應該有“馬扎族”的出現(xiàn)。他們肯定能受到人們的歡迎。而也有人認為,“馬扎族”的存在大大影響了繳費環(huán)境。有時看到老人排隊,人們不好意思和他們擠而讓他們先繳費。而有的老人循環(huán)排隊,手里掐了一大把小票賣給不想長時間等候的人,那么就影響了正常的繳費順序。讓正常等待的人多花時間在繳費上。

    社會現(xiàn)象

    這些幫別人排號等候掙錢的 “馬扎族”,有些人站了大半天的隊才能繳上費,那邊工作又扔不開,急得不得了。那天自己本來是來繳費的,由于人多,收費站按照來繳費的先后順序給每個人發(fā)一張寫著數(shù)字的小票,李大爺看前面還有20多人,干脆坐在自帶的馬扎上在一旁等候。這時有個年輕人拿著排號小票過來說:“我前面還有100多人,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時候。您能幫我排隊不,快到我的時候您給我打個電話我再往這趕,如果行,我給您10塊錢。”反正白天自己也沒有事,不如幫年輕人這個忙,自己還因此有了額外的收入,何樂而不為呢?于是,讓年輕人把電話號碼寫在小票的背面,李大爺坐在收費大廳里一邊看著報紙打發(fā)時間一邊幫年輕人等號。而等候過程中被旁邊的人看到了,竟然又有好幾個忙人上前詢問。到了下午3點半,李大爺結束了一天的“工作”,這一天,竟然掙了90元。自己的閑暇時間還能換錢,李大爺很開心。第二天,他帶著馬扎又來到收費站,與頭天不同的是,這一次李大爺學會了主動推銷自己,一天下來,李大爺又掙了100多元。

    存在原因

    與時俱進的“馬扎族”就是這樣應運而生,一個收費點竟然有10多位老人,每個人手里都拿著一些小票和一部手機,他們幫沒有時間繳費的人排號等候,更有會做生意的老人,早早來排號,然后將比較靠前的號賣給不愿意多等的人,每個號賣20元。在他們自己看來,人到老年還能通過自己的勞動換收入,無疑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李大爺驕傲地說,歲數(shù)大了,讓我干點體力活是不可能的,唯一有的就是時間。掙錢事小,關鍵退休這么多年,現(xiàn)在又有了用得上我的地方,我就覺得渾身都是勁,精神狀態(tài)也好了很多。

    占位收費

    在熙熙攘攘醫(yī)院掛號處,有一群帶著小馬扎的女人們,她們自稱為“馬扎排號族”,為了能掛上專治不孕不育的專家號,圓一個生子夢,她們長期守候在此,有的甚至長達一年多,看病難的艱辛幾乎被她們演繹到了極致。買個馬扎沒多少錢,興許還能講價,可它占的位置每次就收費10元錢!馬扎擺上20個,一中年男子在房地產(chǎn)大廈那兒,做起了占位倒號的生意。

    無需排長隊,不用挨凍,花10元錢就能讓你站在排首附近的位置提前辦業(yè)務———看起來還不錯,可這樣做真不行。10個馬扎當排頭,王女士購買了新房準備辦理房產(chǎn)相關登記手續(xù),她聽說去房地產(chǎn)大廈辦業(yè)務的人多,就早早從鐵西趕來,5時就來排隊。當時包括她在內(nèi)只有3個人在排隊,但最前面擺著10個馬扎。這10個馬扎代表10個位置,是有人占好的,如果想往前站需要付費。我起了個大早,卻只是13號,比我晚來一個多小時的花10元錢都跑我前面去了。王女士氣憤地說。王女士介紹這占位的馬扎是一名老人的“買賣”,交10元錢的占位費就可以不用排長隊提前辦業(yè)務。

    法律空白

    對于此類號販子,國家并沒有相關法律對其進行制約,在法律上存在空白。號販子和倒票者性質(zhì)上并不相同,無論是在獲利上或倒賣形式上都有所區(qū)別,此前法律上規(guī)定的投機倒把適用于號販子,但現(xiàn)在法律上并沒有類似的規(guī)定。

    高房價廣受詬病,可在市民紛紛掏錢買房后,恐怕不會預料到還得為“馬扎陣”埋單。10塊錢雖然不多,但主要是買這個“馬扎”實在沒道理。

    辦理預告登記只需要不到10分鐘,有10個窗口同時辦理,整個辦理過程都很快。這是個事實,正常排隊排在后面的人大約2個小時左右也都能順利把業(yè)務辦完。可面對近200人的浩蕩隊伍,時間資源有限的人們確實很難沉住氣。公共服務資源稀缺的問題一顯現(xiàn),自然就會有人想到牟利,號販子“因地制宜”地擺出了“馬扎陣”,顯然摸準了人們急于辦完業(yè)務的想法。

    《北京晚報》就曾報道,為了給新買的房產(chǎn)辦各種手續(xù),北京有市民通宵排隊也只能排到50號以后,專職的號販子趁人多時頭幾個號可以賣到500元的高價。盡管相關單位開設的窗口已經(jīng)不少,但看到這里,我們還是希望相關部門提供更多服務窗口,讓百姓辦事不那么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