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尊嚴
  • 拼 音:
  • 注 音:
  • 繁體字:
提交資料
  • 基本解釋

    職場尊嚴,指職場人在職場上所擁有的正常的應被其他人尊重的權利。隨著產(chǎn)業(yè)的不斷升級以及國內(nèi)企業(yè)管理的規(guī)范化、職業(yè)化,現(xiàn)在看似無關“尊嚴”的行為,在將來可能也會成為侵犯員工“尊嚴”的舉動。 

  • 詳細解釋


    職場尊嚴,生存壓力令不少職場人選擇忍受一些侵犯自身尊嚴的行為。職場尊嚴和個人尊嚴在很多時候是一致的,但由于職場多了一種契約關系,因此職場尊嚴比一般意義上的尊嚴更讓人敏感,很多在家庭成員、朋友甚至陌生人之間可以說的話,在職場上就屬于侵犯尊嚴的行為,例如朋友說你“蠢”和上級領導說你“蠢”,其意義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后者這樣說是侵犯了個人尊嚴,而前者在多數(shù)情況下可理解為一種玩笑。

    具有特性 契約性:職場是建立在契約基礎上,勞動合同規(guī)定了員工應該做的和不應該做的事情,同時也約定公司的行為,因此一些日常的生活場合可以做的事和說的話,在職場上就是禁忌,一旦這樣做,就可能侵犯了員工的尊嚴,甚至可能構成犯罪。

    公開性:職場是一個公開的場合,個人的一舉一動都幾乎無隱私可言,因此在隱私場合的一些言語行為一旦公開化,就可能會變成一種“侮辱性”行為。

    規(guī)則性:職場有一定的規(guī)則和秩序,上級對下級以及同事之間都有一些約定的談話及行為方式,一旦破壞了這些規(guī)則,就可能侵犯他人尊嚴,如當眾辱罵下屬,或者是強迫下屬做一些不符合常規(guī)的事情。

    典型案例

    在一些個體企業(yè),一些職工感受到哪里有尊嚴可言,每個人都領教過老板的厲害,腦子進水是老板的口頭禪,所有人的腦子在老板眼里都有問題。說你腦子壞掉已經(jīng)是客氣,業(yè)績不好的時候,員工做事稍有差池就會被他拿來開刀,遇到心情極其惡劣時,老板甚至還會大爆三字經(jīng),把做錯事的員工罵得狗血淋頭,勒令員工收拾包袱滾蛋。

    深圳市一家外資企業(yè)的員工,因平時工作勤勉,被公司評為“品質(zhì)之星”,在員工大會上被領導要求上臺發(fā)言5分鐘,但由于不善言辭,他們的發(fā)言均未能達到“5分鐘”的要求,部門經(jīng)理當眾宣布,只要三人“學狗叫”就算“過關”,如果不學狗叫,就讓三人一直站在那里。不堪受辱的他們將公司告上法院,該事件發(fā)生后使不少職場人士嘩然,有人憤憤不平,也有人感同身受。這也令越來越多的職場人開始重新關注和重視“職場尊嚴”的問題。

    措施建議

    尊嚴損害有輕重可尋求法律幫助,那些損害員工職場尊嚴的行為,有些很“輕”,難以被發(fā)覺,有些則很“重”,甚至令人無法忍受。一些過激的侵犯行為,有關企業(yè)或人員甚至還應負上相應的法律責任。侵犯職場尊嚴的行為有很多,一般來說言語上的屬于輕度,如“當眾辱罵下屬或上級”可以被理解為情緒激動或工作分歧所導致的,事后大家相互道歉或可化解,但一些肢體上的侮辱性行為則是屬于重度的,如讓員工做一些動物性行為、體罰員工等。

    尋求專業(yè)人士幫助:一旦發(fā)生自認為侵犯“尊嚴”的事情,應先咨詢一些專業(yè)人士,如律師或勞動者權益保護協(xié)會的人員,確定這些行為是否觸犯了法律法規(guī),進而采取下一步措施。

    搜集證據(jù):一旦確定它是屬于侵犯“尊嚴”的行為,即可搜集相關證據(jù),可以是人證,也可以是物證,目前手機功能很強大,可以通過手機錄音、拍照或視頻的方式取得證據(jù)。

    提起法律訴訟:一旦有相關證據(jù)即可提起法律訴訟,用法律的手段來解決“職場尊嚴”被侵犯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