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qíng
  • 拼音:qing
  • 注音:ㄑㄧㄥ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5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RAQT
  • 五筆98:RAQT
  • 五行:
  • Unicode:U+64CF
  • 四角號(hào)碼:58040
  • 倉頡輸入法:QTRK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擏字拼音(帶聲調(diào))
    qíng
  • 擏字筆順
    橫豎橫橫豎豎撇折豎折橫撇橫撇捺
  • 基本解釋

    qíng ? ㄑㄧㄥˊ ◎ 古同“擎”,舉。 ◎ 古同“檠”,矯正弓的器具:“擏不正,而可以正弓?!?/p>

  • 漢語字典

    [①][qíng][《廣韻》渠京切,平庚,羣。](1)同“擎”。(2)通“檠”。矯正弓的工具。¥¥2[jǐng][《集韻》舉影切,上梗,見。]同“儆1”。警戒。

    音韻參考

    [國 語]:jìng,qíng[粵 語]:geng6king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卯集中】【手字部】 擏;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458第18【集韻】渠京切,本作擎?!∮帧菊崱颗c檠通。輔正弓弩器。【荀子·性惡篇】良弓不得排擏,則不能自正。 又【集韻】【韻會(huì)】舉影切【正韻】居影切,??音景。戒也。與儆通。亦與檠通?!緭P(yáng)子·法言】見弓之張兮,何謂也,曰:擏之而已。
  • 字源字形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