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qíng
  • 拼音:qing
  • 注音:ㄑㄧㄥˊ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8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jiǎn)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QTGG
  • 五筆98:QTGG
  • 五行:
  • Unicode:U+591D
  • 四角號(hào)碼:25210
  • 倉頡輸入法:NIHQM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hào):
提交資料
  • 夝字拼音(帶聲調(diào))
    qíng
  • 夝字筆順
    撇折捺撇橫橫豎橫
  • 基本解釋

    qíng ? ㄑㄧㄥˊ ◎ 古同“晴”,天空中沒有云或云很少。

  • 漢語字典

    [①][qíng][《廣韻》疾盈切,平清,從。]亦作“甠1”。“晴1”的古字。

    音韻參考

    [廣 韻]:疾盈切,下平14清,qíng,梗開三平清從[國 語]:qíng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下】【夕字部】 夝; 康熙筆畫:8; 頁碼:頁247第01【說文】同晴。雨而夜除星見也?!拘煦C曰】今俗作晴,非?!究傄孔鳍?。從夕星,會(huì)意?!菊滞ā堪辞缯撸V之通稱,晝夜皆然。諸家泥從夕從星,專訓(xùn)夜霽,非?;蜃鲿??!厩皾h·天文志】天暒而景星見?!∮帧炯崱跨耷o切,音爭(zhēng)。義同。①字從夕星。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duì)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tái)灣細(xì)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