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shāng
  • 拼音:shang
  • 注音:ㄕㄤ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4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FUMK
  • 五筆98:FYUK
  • 五行:
  • Unicode:U+5892
  • 四角號碼:40127
  • 倉頡輸入法:GYCB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5638
提交資料
  • 墑字拼音(帶聲調(diào))
    shāng
  • 墑字筆順
    橫豎橫捺橫捺撇豎折撇捺豎折橫
  • 墑字的組詞
    保墑 趁墑 底墑 開墑 晾墑 領(lǐng)墑 跑墑 起墑 搶墑 墑土 墑情 墑壠 墑壟 墑溝 失墑 透墑 蓄墑 驗墑
  • 基本解釋

    shāng ? ㄕㄤˉ ◎ 田地里土壤的濕度:墑情。保墑。跑墑。墑土。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shāng? 〈名〉 (1) 耕地時開出的壟溝 [field ditch]。如:墑壟(田壟) (2) 田地里土壤的濕度 [soil moisture]。如:夠墑;驗墑;搶墑;保墑;墑情

  • 漢語字典

    [①][shāng][《字彙》尸羊切](1)耕地時開出的壟溝。(2)指土壤含有適合種子發(fā)芽和作物生長的濕度。

    音韻參考

    [國 語]:shāng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丑集中】【土字部】 墑;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238第11【廣韻】都歷切【集韻】丁歷切,??音滴。階謂之墑。 又與的通。射的也?!咀謴 渴蚯校羯?。新耕土也。一曰墑字之譌。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