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隰 xí ? ㄒㄧˊ ◎ 低濕的地方:“山有榛,隰有苓”。 ◎ 新開墾的田。
詳細(xì)字義◎ 隰 xí? 〈名〉 (1) (形聲。阜:土山,與土地有關(guān)。本義:低濕之地) (2) {同本義}[swamps] 隰,阪下濕也?!墩f文》 下濕曰隰?!稜栄拧め尩亍?。李注:“謂土地窊下常阻洳,名為隰也。又,可食者曰原,陂者曰阪,下者曰隰?!? 上平曰原,下平曰隰?!豆騻鳌ふ压辍? 原隰底績?!稌び碡暋? 辨其山林川澤丘陵墳衍原隰之名物?!吨芏Y·大司徒》 牧隰皋。——《左傳·襄公二十五年》。注:“隰皋,水厓下濕?!? 平原之隰?!豆茏印ば蝿荨?。注:“下澤也?!? 丘隰水潦。——《淮南子·時則》 山有榛,隰有苓。——《詩·邶風(fēng)·簡兮》 南望原隰。——清· 袁枚《祭妹文》 (3) 又如:隰草(低濕地方所生長的草);隰皋(水邊低洼,生長牧草的地方) (4) 新開墾的田地 [newly cultivated farm] 千耦其耘,徂隰徂畛。——《詩·周頌·載芟》
[①][xí][《廣韻》似入切,入緝,邪。](1)低濕的地方。(2)新墾的田地。(3)春秋齊邑名,即犁丘。在今山東省臨邑縣西。(4)古州名。在今山西省隰縣。春秋晉稱蒲邑,漢為蒲子縣,隋為隰州。(5)姓。春秋時齊有大夫隰朋。見《左傳·僖公九年》。[②][xiè][《集韻》悉協(xié)切,入帖,心。]同“濕4”。人名用字。
[上古音]:緝部邪母,zi?p[廣 韻]:似入切,入26緝,xí,深開三入侵A邪[平水韻]:入聲十四緝[粵 語]:zaa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