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漢字
● 汗 hàn ?ㄏㄢˋ ◎ 由身體的毛孔排泄出來的液體:汗水。汗流浹背。 ◎ 出汗,使出汗:汗顏(因羞慚而出汗;泛指慚愧)。汗馬功勞。汗牛充棟。
◎ 汗 sweat perspiration
詳細字義◎ 汗 hán? 〈名〉 (1) 可汗,古代鮮卑、柔然、突厥、回紇、蒙古等族對其統(tǒng)治者的稱號 [king] 汗,可汗。蕃王稱?!稄V韻》 咸豐四年, 土謝圖汗、 車臣汗兩部汗、王、公、臺吉等請捐助軍需,溫旨郤之?!肚迨犯濉? (2) 另見 hàn?詞性變化 ◎ 汗 hàn? 〈動〉 (1) 出汗;使出汗 [perspire] 汗牛塞屋?!濉?袁枚《黃生借書說》 (2) 又如:汗下(汗流下來);汗浸浸(微微出汗的樣子);汗溶溶(汗津津);汗脫(出汗失水而虛脫) (3) 另見 hán?
[①][hàn][《廣韻》侯旰切,去翰,匣。](1)人和高等動物汗腺排出的液體。(2)出汗;使出汗。(3)指青竹被火烤后像出汗一樣冒出的水分。亦指以火烤干青竹之水分。(4)汗?jié)瘛?5)通“旱”。(6)焊接。今作“焊”。(7)姓。戰(zhàn)國時有汗明。見《戰(zhàn)國策·楚策四》。[②][hán][《廣韻》胡安切,平寒,匣。]古代鮮卑、柔然、突厥、回紇、蒙古等族對其統(tǒng)治者的稱號。[③][gān][《廣韻》古寒切,平寒,見。]古地名用字。漢置馀汗縣。在今江西省余干縣境。
[廣 韻]:胡安切,上平25寒,hán,山開一平寒匣[平水韻]:上平十四寒·去聲十五翰[唐 音]:*hɑ?n,hɑn[國 語]:hàn,hán,gān[粵 語]:hon4hon6hong6[閩南語]:han7,koaN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