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fěi
  • 拼音:fei
  • 注音:ㄈㄟ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1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五筆86:NDJD
  • 五筆98:NHDD
  • 五行:
  • Unicode:U+60B1
  • 四角號碼:91011
  • 倉頡輸入法:PLMY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4985
提交資料
  • 悱字拼音(帶聲調(diào))
    fěi
  • 悱字筆順
    捺捺豎豎橫橫橫豎橫橫橫
  • 悱字的組詞
    不悱不發(fā) 惻悱 纏緜悱惻 纏綿悱惻 悱怨 悱亹 悱憤 悱悱 悱發(fā) 悱怵 悱惻纏緜 悱惻纏綿 悱惻 憤悱 懇懇悱悱 怨悱
  • 與悱相關(guān)的成語
    纏綿悱惻
  • 基本解釋

    fěi ?ㄈㄟˇ ◎ 想說可是不能夠恰當?shù)卣f出來:悱憤(憂思蓄積)。悱惻。不悱不發(fā)。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fěi? 〈形〉 (1) 想說而說不出的樣子 [be desirous but unable to speak out]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墩撜Z·述而》 (2) 又如:悱悱(抑郁于心而未能表達貌);悱發(fā)(欲說而不能,有待別人開導(dǎo)啟發(fā))

  • 漢語字典

    [①][fěi][《廣韻》敷尾切,上尾,敷。]想說而未能說出?!墩撜Z·述而》:“不憤不啟,不悱不發(fā)?!敝祆浼ⅲ骸般?,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一說為哀怨。

    音韻參考

    [廣 韻]:敷尾切,上7尾,fěi,止合三上微滂[平水韻]:上聲五尾[國 語]:fěi[粵 語]:fei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卯集上】【心字部】 悱; 康熙筆畫:12; 頁碼:頁388第36【廣韻】【正韻】敷尾切【集韻】【韻會】妃尾切,??音斐?!菊撜Z】不悱不發(fā)。【朱註】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集韻】或作?。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