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lěi
  • 拼音:lei
  • 注音:ㄌㄟˇ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9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LLLS
  • 五筆98:LLLS
  • 五行:
  • Unicode:U+6AD0
  • 四角號碼:60904
  • 倉頡輸入法:WWWD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櫐字拼音(帶聲調(diào))
    lěi
  • 櫐字筆順
    豎折橫豎橫豎折橫豎橫豎折橫豎橫橫豎撇捺
  • 櫐字的組詞
    槍櫐 椎櫐
  • 基本解釋

    lěi ? ㄌㄟˇ ◎ 古同“蘽”。

  • 漢語字典

    [①][lěi][《廣韻》力軌切,上旨,來。](1)同“蘽”。藤本植物名。(2)通“纍”。纏繞連結(jié)。

    音韻參考

    [廣 韻]:力軌切,上5旨,lěi,止合三上脂A來[國 語]:lěi[粵 語]:leoi4leoi5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櫐;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560第02【唐韻】【韻會】力軌切【集韻】【類篇】魯水切,??音壘。【唐韻】藤也。【爾雅·釋木】諸慮山櫐。【郭註】今江東呼櫐爲(wèi)藤,似葛而粗大?!竟茏印さ貑T篇】五隱之土,其種櫐葛?!∮帧緺栄拧め屇尽繖荩??!竟]】今虎豆,纏蔓林樹而生,莢有毛刺,江東呼爲(wèi)?欇?!∮肿魉?。【詩·周南】南有樛木,葛藟纍之?!居衿客{?!∮帧菊崱眶斺?,音磊。義同。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