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zhí
  • 拼音:zhi
  • 注音:ㄓˊ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2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UAJD
  • 五筆98:YUAJ
  • 五行:
  • Unicode:U+6220
  • 四角號碼:03650
  • 倉頡輸入法:YAI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戠字拼音(帶聲調(diào))
    zhí
  • 戠字筆順
    捺橫捺撇橫豎折橫橫折撇捺
  • 戠字的組詞
    盍戠
  • 基本解釋

    zhí ? ㄓˊ ◎ 古同“埴”,黏土。 ◎ 聚合。

  • 漢語字典

    [①][zhī][《廣韻》之翼切,入職,章。]聚會(huì)。[②][zhí][《集韻》昌志切,去志,昌。]同“埴1”。細(xì)膩的黃黏土。

    音韻參考

    [廣 韻]:之翼切,入24職,zhi,曾開三入蒸章[國 語]:shì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卯集中】【戈字部】 戠;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413第16【廣韻】之翼切【集韻】質(zhì)力切,??音職。義闕?!∮帧炯崱渴嚼羟?,音試。黏土也。又昌志切,音熾。義同。本作埴。亦省作戠。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甲骨文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