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guǎng
  • 拼音:guang
  • 注音:ㄍㄨㄤˇ
  • 部首筆畫:3
  • 總筆畫:14
  • 漢字結(jié)構(gòu):右下開口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YAMW
  • 五筆98:OAMW
  • 五行:
  • Unicode:U+5EE3
  • 四角號碼:00286
  • 倉頡輸入法:ITMC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廣字拼音(帶聲調(diào))
    guǎng
  • 廣字筆順
    捺橫撇橫豎豎橫豎折橫豎橫撇捺
  • 基本解釋

    guǎng ? ㄍㄨㄤˇ ◎ 見“廣”。

  • 漢語字典

    [①][guǎng][《廣韻》古晃切,上蕩,見。]“廣3”的繁體字。(1)四周沒有墻壁的大屋。(2)大。在體積、面積等方面超過一般。(3)大。指規(guī)模、范圍、程度等超過一般。(4)遠(yuǎn)。指距離長。(5)遠(yuǎn)。指志向等遠(yuǎn)大。(6)擴(kuò)大。(7)推衍;補(bǔ)充。(8)多。(9)謂增多。(10)寬闊。(11)指寬度。(12)寬宏。(13)寬緩。(14)寬慰。(15)普遍;廣泛。(16)地名。古廣州的省稱。(17)亦作廣東、廣州的省稱。如廣貨;廣交會。稱兩廣時則為廣東、廣西的略稱。(18)姓。宋有廣漢。[②][guàng][《集韻》古曠切,去宕,見。]“廣4”的繁體字。(1)兵車。亦指三十乘兵車。(2)軍隊的左右翼,亦各稱廣。(3)橫。(4)直徑。(5)量寬度。[③][kuàng][《字彙》苦謗切]“廣5”的繁體字。(1)通“曠”。開朗,曠達(dá)。(2)通“曠”。遼闊,寬大。參見“廣3野”。(3)通“曠”???;空閑。(4)通“曠”。荒廢。(5)通“曠”。怨曠。(6)通“曠”。曠遠(yuǎn)。參見“廣3肆”。(7)通“壙”。墓穴。[④][guāng][《集韻》姑黃切,平唐,見。]“廣6”的繁體字。(1)同“”。(2)通“光”。光明;明亮。

    音韻參考

    [上古音]:陽部見母,kuang[廣 韻]:古晃切,上37蕩,guǎng,宕合一上唐見[平水韻]:上聲二十二養(yǎng)·去聲二十三漾[唐 音]:*guɑ?ng[國 語]:guǎng[粵 語]:gwong2[閩南語]:kng2,kong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寅集下】【廣字部】 廣;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351第03【唐韻】【集韻】【韻會】??古晃切,光上聲?!菊f文】殿之大屋也?!∮帧居衿繌V,大也?!緩V韻】廣,闊也?!疽住だM辭】廣大配天地?!臼琛看笠耘涮?,廣以配地?!∮种菝??!咎茣さ乩碇尽繋X南道有廣州?!∮中?。【姓譜】出丹陽,廣成子之後,宋有廣漢?!∮帧居衿抗艜缜校馊ヂ??!局芏Y·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dāng)?shù)?!臼琛狂R融云:東西爲(wèi)廣,南北爲(wèi)輪。【釋文】廣,古曠反?!∮周嚸??!局芏Y·春官·車僕】廣車之萃。【註】廣車,橫??之車也?!踞屛摹繌V,古曠反?!咀髠鳌べ叶四辍课鲝V東宮?!臼琛砍凶笥覐V,蓋兵車之名?!拘辍糠譅?wèi)二廣?!驹]】十五乗爲(wèi)一廣。 又【正字通】音曠。【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廣焉。【註】廣,開泰貌。 又與曠通。【前漢·五行志】師出過時之謂廣。 又姑黃切,音光?!緺栄拧め尗F】回毛在背,闋廣。【疏】伯樂相馬法,旋毛在背者名闋廣?!疽袅x】廣,音光。 又【韻補(bǔ)】葉果五切,音古?!径Y·樂記】今夫古樂,進(jìn)旅退旅,和正以廣,弦匏笙簧,會守拊鼓,始奏以文,復(fù)亂以武。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xì)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