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bǐng
  • 拼音:bing
  • 注音:ㄅㄧㄥˇ
  • 部首筆畫:5
  • 總筆畫:13
  • 漢字結(jié)構(gòu):上下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YLKT
  • 五筆98:YLKT
  • 五行:
  • Unicode:U+7A1F
  • 四角號碼:00904
  • 倉頡輸入法:YWRD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稟字拼音(帶聲調(diào))
    bǐng
  • 稟字筆順
    捺橫豎折豎折橫橫撇橫豎撇捺
  • 基本解釋

    bǐng ? ㄅㄧㄥˇ ◎ 同“稟”。

  • 漢語字典

    [①][bǐng][《廣韻》筆錦切,上寢,幫。]亦作“稟1”。(1)賜人以谷。(2)賦予;給與。(3)領(lǐng)受;承受。(4)遵循;奉行。(5)對上報告。[②][lǐn][《集韻》力錦切,上,來。]同“廩1”。亦作“稟2”。(1)谷倉。(2)糧食。(3)古代官名。掌米倉,即《周禮》中的廩人。(4)敬。

    音韻參考

    [廣 韻]:筆錦切,上47寑,bǐn,深開三上侵B幫[平水韻]:上聲二十六寢[粵 語]:ban2lam5[閩南語]:pin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下】【禾字部】 稟;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855第16【唐韻】【集韻】【韻會】??力錦切,音懔。【說文】賜穀也。從?從禾?!拘煸弧抗A賜之也?!緩V韻】與也?!驹鲰崱抗┮玻o也,受也?!径Y·中庸】旣稟稱事?!練W陽氏曰】古者給人以食,取之倉廩,故因稱稟給,稟食。【前漢·孝文紀】吏稟當受鬻者?!編煿旁]】稟,給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筆錦切,賓上聲。受命曰稟?!緯ふf命】臣下罔攸稟令?!緜鳌糠A,受也。毛氏曰:今俗以白事爲稟,古無此義。 又水名。【水經(jīng)注】長社北界有稟水。 又【集韻】逋鴆切,賓去聲。受也。 【韻會】俗作稟,非。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