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bi
  • 注音:ㄅㄧˇ
  • 部首筆畫:2
  • 總筆畫:2
  • 漢字結(jié)構(gòu):單一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象形
  • 五筆86:XTN
  • 五筆98:XTN
  • 五行:
  • Unicode:U+5315
  • 四角號碼:22710
  • 倉頡輸入法:UH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0013
提交資料
  • 匕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匕字筆順
    撇折
  • 匕字的組詞
    不喪匕鬯 刀匕 飯匕 方寸匕 棘匕 角匕 金匕藥 食匕 失匕箸 失匕 疏匕 桃匕 圖窮匕首見 圖窮匕見 玉匕 箸匕 錐匕
  • 與匕相關(guān)的成語
    匕鬯不驚 匕鬯無驚 圖窮匕見 圖窮匕首見 圖窮匕現(xiàn)
  • 基本解釋

    bǐ ?ㄅㄧˇ ◎ 〔匕首〕短劍。 ◎ 古代指勺、匙之類的取食用具:“先主方食,失匕箸”。

  •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bǐ? 〈名〉 (1) (象形?!墩f文》:“相與比敘也。從反人。匕,亦所以用比取飯,一名柶?!保坠俏淖中?象湯匙形。漢字部首之一。本義:勺子。按:一說“匕”象反人形,“妣”之初文) (2) 古代的一種取食器具,長柄淺斗,形狀像湯勺 [ancient laddle for rice] 先主方食,失匕箸。(箸:筷子)——《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3) 又如:比筋(羹匙與筷子) (4) 匕首 [dagger] 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鳌?馬中錫《中山狼傳》

  • 漢語字典

    [①][bǐ][《廣韻》卑履切,上旨,幫。](1)古代取食的用具,曲柄淺斗,有飯匕、牲匕、疏匕、挑匕之分。狀類后代的羹匙。(2)箭頭。

    音韻參考

    [上古音]:脂部幫母,piei[廣 韻]:卑履切,上5旨,bǐ,止開三上脂A幫[平水韻]:上聲四紙[國 語]:bǐ[粵 語]:bei2bei6[閩南語]:phi2,pi2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子集下】【匕字部】 匕; 康熙筆畫:2; 頁碼:頁152第18【唐韻】??履切【集韻】【韻會】補履切【正韻】補委切,??音比。【說文】匕,相與比敘也。亦所以用取飯。一名柶?!居衿砍滓病!疽住ふ鹭浴坎粏守佰恕!驹姟ば⊙拧坑袙杭??!驹]】以棘爲匕,所以載鼎肉,而升之于俎也。【三國志·劉先主傳】先生方食,失匕箸。又匕首?!就ㄋ孜摹縿獙佟F漕^類匕,短而便用,故曰匕首?!臼酚洝鞘兰摇繉VT置匕首于炙魚中,以刺吳王僚?!敬炭蛡鳌壳G軻至秦獻燕督亢地圖,圖窮而匕首見?!驹]】荊軻懷數(shù)年之謀,而事不就者,尺八匕首不足恃也。【劉向·說苑】尺八短劒頭似匕。
  • 字源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