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yuán
  • 拼音:yuan
  • 注音:ㄩㄢˊ
  • 部首筆畫:4
  • 總筆畫:14
  • 漢字結(jié)構(gòu):左右結(jié)構(gòu)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SFKE
  • 五筆98:SFKE
  • 五行:
  • Unicode:U+69AC
  • 四角號碼:44932
  • 倉頡輸入法:DGRV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榬字拼音(帶聲調(diào))
    yuán
  • 榬字筆順
    橫豎撇捺橫豎橫豎折橫撇折撇捺
  • 基本解釋

    yuán ? ㄩㄢˊ ◎ 古代絡(luò)絲的器具。 ◎ 古代懸掛鐘磬的架子:“于是令之縣(懸)鐘磬之榬,陳歌舞竽瑟之樂。” ◎ 姓。

  • 漢語字典

    [①][yuán][《廣韻》雨元切,平元,云。](1)篗子。古代繞絲的器具。(2)懸掛鐘磬的器具。(3)姓。漢代有榬終古。

    音韻參考

    [廣 韻]:雨元切,上平22元,yuán,山合三平元云[平水韻]:上平十三元[國 語]:yuán[粵 語]:jyun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榬;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544第09【唐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居衿拷j(luò)絲籰也?;蜃???!緭P子·方言】籰榬也,所以絡(luò)絲也。兗豫河濟之閒謂之榬。 又懸鍾磬具?!竟茏印ぐ孕纹繎溢婍嘀畼r,陳歌舞笙竽之樂?!∮中?。【統(tǒng)譜】漢有榬溫舒、榬終古。 又【集韻】于嬀切,音爲(wèi)。義同?!鸢础俄崟吩啤对鲰崱纷鳂C,誤。楥,履楔也?!墩滞ā吩扑讟C字,尤非。
  • 字源字形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韓國明朝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