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字典
熱門搜索:
  • 拼音:qi
  • 注音:ㄑㄧˊ
  • 部首筆畫:10
  • 總筆畫:20
  • 漢字結構:上下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
  • 五筆86:DEFJ
  • 五筆98:DEFJ
  • 五行:
  • Unicode:U+9B10
  • 四角號碼:72601
  • 倉頡輸入法:SHJPA
  • GBK編碼:
  • 規(guī)范漢字編號:
提交資料
  • 鬐字拼音(帶聲調(diào))
  • 鬐字筆順
    橫豎橫橫橫折捺撇撇撇橫豎橫撇撇折豎折橫橫
  • 鬐字的組詞
    蹙鬐 鳳臆龍鬐 鼓鬐 鱗鬐 龍鬐 馬鬐 豬鬐 朱鬐
  • 基本解釋

    qí ? ㄑㄧˊ ◎ 鬃毛:“毛周其體,長如馬鬐?!? ◎ 古通“鰭”。

  • 漢語字典

    [①][qí][《廣韻》渠脂切,平脂,羣。](1)馬鬣。(2)泛指動物頸上的長毛。(3)魚脊鰭。(4)代指魚。(5)喻彩虹之拱部。

    音韻參考

    [廣 韻]:渠脂切,上平6脂,qí,止開三平脂A群[平水韻]:上平四支[粵 語]:kei4

  •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上】【髟字部】 鬐; 康熙筆畫:20; 頁碼:頁1455第51【唐韻】渠脂切【集韻】【韻會】渠伊切,??音耆?!菊f文】馬鬣也?!緩V韻】馬項上鬐也?!緭P子·方言】鬐尾稍盡也?!驹]】鬐,毛物漸落去之名?!∮帧緝x禮·士虞禮記】魚進鬐?!驹]】鬐,脊也?!厩f子·外物篇】揚而奮鬐??甲C:〔【儀禮·士虞禮】魚進鬐也。〕 謹照原文士虞禮下增記字,省也字。
  •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