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源自脊柱骨關節(jié)錯位,并發(fā)脊髓、脊神經、交感神經等損傷引起的內臟、器官疾病為脊源性疾病,也有稱“脊柱源性疾病”或“脊柱相關疾病”。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有史以來,就有按摩踩蹻治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錄上古之時,治病用“蹻引案(按)撫”;漢墓帛畫《導引圖》則繪有多個脊柱導引法。對脊源性疾病,歷代文獻均有論述,為繼承傳統(tǒng)醫(yī)學這方面的理論與經驗,特整理簡介如下。
一、對脊源性疾病的認識
兩千多年前,《內經》對脊柱、脊椎、脊髓形態(tài)已有認識,而且對脊神經及行走于脊柱旁的交感神經用“經脈”一詞進行了論述?!敖浢}為始,營其所行,制其度量,內次五臟,外別六府”。(《靈樞·經脈》)即是說經脈有長短,是營養(yǎng)支配五臟六腑的。還有對行走于脊柱中線的督脈的論述如:“督脈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繞篡后,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素問·骨空論》)“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靈樞·經脈》)“督脈者,起于下極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風府,入于腦”(《難經·二十八難》)指出督脈行走的方位以及與足太陽經、少陰經的相互聯(lián)絡。督脈總督手足之陽經,而手足陽經行走方位與現代脊神經支配區(qū)基本一致。
《素問·氣府論》在論述“脊椎法”時指出:“督脈氣所發(fā)者二十八穴,項中央二,發(fā)際后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泵鞔_指出脊柱旁開的十五穴是“督脈氣所發(fā)”。因此,《內經》以后,歷代文獻皆認為督脈穴位及足太陽膀胱經與脊柱旁的穴位主病,為督脈所發(fā)的疾病,同時還指出,腦、頭面、五官、咽喉、胸、肺、心、肝、脾、腎、胃腸及生殖器官的病變,都與督脈、脊椎有關。如“小腹控睪,引腰脊,上沖心,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于脊,貫肝肺,絡心系。”《靈樞·四時氣》)又如《素問·刺熱篇》論述熱?。骸叭迪麻g主胸中熱,四椎下間主膈中熱,五椎下間主肝熱,六椎下間主脾熱,七椎下間主腎熱?!薄柏蕭都苟凑咧另敚^沉沉然,目荒荒然,腰脊強,取足太陽腘中血絡……心痛引腰脊,欲嘔,取足少陰?!?《靈樞·雜病》)等等。
在《內經》的基礎上,公元4世紀《針灸甲乙經》對脊柱、督脈源性病變有更詳細的記載,已認識到某些疾病是源自督脈及脊柱旁足太陽膀胱經穴位的病變,主張對這些穴位施行針灸治療。如“頭痛項急,不得傾倒,目眩,鼻不得喘息,舌急難言,刺風府”,“傷寒熱感煩嘔,大椎主之;心脹者,心俞主之,亦取列缺;肺脹者,肺俞主之,亦取太淵;肝脹者,肝俞主之,亦取太沖;脾脹者,脾俞主之,亦取太白;腎脹者,腎俞主之,亦取太溪;小腸脹者,中髎主之?!?卷十一)等等。明確指出內臟的病變與脊柱督脈及督脈旁之穴位的關系??傊?,《針灸甲乙經》對督脈及督脈旁之太陽經所有俞穴與臟腑、器官病變的關系有了明確論述,后世在此基礎上不斷豐富發(fā)展,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運用經絡穴位學說論述脊源性疾病的獨特理論。
現代醫(yī)學是從脊神經及交感神經與內臟器官的關系來認識脊源性疾病的。督脈的循行類似脊神經的走向;足太陽經行走于脊柱1.5寸旁線,類似交感神經在脊柱旁的位置;其3寸的旁線,幾乎與脊神經后支的皮神經通路相一致??梢?,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有關督脈、足太陽經(背部)穴位與相關臟腑器官病變的關系的論述史,應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對脊源性疾病的認識史。我們根據歷代經驗確認的督脈、足太陽經穴位的主治病變,與現代脊源性病變相對照,發(fā)現二者是大同小異的。
二、對脊源性疾病的治療
對脊源性疾病的治療《內經》就有“脊椎法”(《素問·氣府論》),認為“督脈生病治督脈,治在骨上?!?《素問·骨空論》)明確指出通過調整脊椎骨關節(jié)可治療督脈病變,同時還實施“令人拘攣背急,引脅而痛,刺之從項始,數脊椎俠脊,疾按之應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素問·繆刺論》)即針刺加以手法按壓脊旁穴位的治法?!鹅`樞經·背腧》還明確對背腧穴如有病變可施行“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背俞腧穴病變疼痛“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指用按壓相應穴位治病,乃按脊法之一)。
到隋唐時期,《諸病源候論》和《備急千金方》將《內經》的“脊椎法”發(fā)展為脊柱導引法和“老子按摩法”等系列整脊療法。明清時期,兒科運用“捏脊療法”治療疾病,如1846年的《理淪駢文》載∶“無論風寒、外感及痘疹,皆可用?!澈髢娠埑坠羌氨臣构枪?jié)間,各捏一下,任其啼叫,汗出肌松自愈。”(有關各種整脊手法的運用,筆者已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整脊技術史”一文中有過介紹)。
《內經》對督脈、太陽經背腧源性疾病的治療方法,更多是針灸療法。如《素問·骨空論》:“大風頸項痛,刺風府,風府在上椎。”又“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卵,刺八髎與痛上。”等等?!夺樉募滓医洝穼Χ矫}各穴及足太陽經背俞穴源性疾病,均有詳細記載,后代醫(yī)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豐富發(fā)展,形成了以針灸為主治療脊源性疾病的豐富經驗。
膏摩藥熨療法,源自戰(zhàn)國時期的摩法和熨法。按摩藥熨是《內經》的主要療法,《素問·至真要大論》:“摩之浴之?!薄妒酚洝け怡o倉公列傳》:“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為五分之熨,以八減之劑和煮之,以更熨兩脅下。”《靈樞經·壽夭剛柔》治寒痹“以藥熨之?!薄端貑枴ふ{經論》:“病在骨,焠針藥熨?!薄鞍茨ξ疳??!钡焦?世紀的晉代,王叔和在《脈經·卷二》一書中論述痹痛治療:“以藥熨之,摩以風膏,灸諸治風穴?!笔紫冉榻B按摩配以藥膏的治療方法。葛洪在《肘后方》將“摩以風膏”的藥膏稱為“摩膏”,也即專供配合按摩的藥膏,此療法經唐、宋、元、明幾個時期的發(fā)展,不僅應用于筋骨痹痛,而且注重“治脊”。如《理淪駢文》記載有“寒邪在太陽膀胱,用羌活擦背”等等。膏貼療法,在《靈樞經·經筋》即介紹用白酒和桂制成“馬膏”貼治筋痹。唐代《備急千金要方》將膏藥貼法名“傅貼”,如:“芥子末湯和傅紙上貼之”(卷二十二)。歷代方書均有膏貼背俞穴治病的記載?!独頊S駢文》一書介紹諸多膏藥貼督脈、背俞穴位治病。如書中載:“膏藥貼法:玉枕、天柱、天杼、膺命、缺盆、背俞即風門穴八者,瀉胸中之熱;五臟俞旁五十者,瀉五臟之熱;貼心俞與心口對,命門與臍眼對?!獍Y除貼患處外,用一膏貼心口以護其心,或用開胃膏使進飲食,以助其力,可以代內托。治外病亦不必服藥者?!?/p>
用整脊(按穴位、捏脊)、針灸、膏貼藥熨治療脊源性疾病,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寶貴經驗。
三、西方醫(yī)學對脊源性疾病的認識及與我國醫(yī)學界的交流
19世紀末,巴爾默(D·D·Palmer)在美國創(chuàng)立的按脊醫(yī)學,源自民間的踩背療法。巴爾默在無意中用按脊手法治愈了一名聽力障礙的患者后,他認真學習了脊神經解剖生理知識,提出了用按脊方法治療因脊椎骨關節(jié)錯位引起的脊神經功能紊亂并發(fā)的疾病,并成為他提出“Chiropractic”(按脊療法)一詞的立論依據。實際上,在巴爾默之前,英國的馬普夫人(Mrs Mapp)用手法整脊就引起了英國皇家的重視。巴爾默及其繼承人根據這些理論及臨床的按脊手法,成立了學校、學會。20世紀70年代,美國整脊療法的醫(yī)學地位被確立,并取得了迅速發(fā)展。
20世紀50年代,我國學者趙鳳源曾將美國的按脊療法翻譯總結一冊,名為“慢性病按脊療法”,惜未刊行。1983年,美國整脊學會的專家應邀到廣州做學術報告,介紹了脊柱錯位后可引起神經根、交感神經、椎動脈及脊髓損害,并出現相應內臟病變,引起了我國學者對脊源性疾病的重視,有關“脊柱相關疾病”的著述陸續(xù)問世。然而,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脊源性疾病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文獻里是通過經絡學說論述的。我們發(fā)掘整理祖國醫(yī)學在這方面的理論與經驗,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運用針灸療法、膏貼藥熨療法和整脊療法相結合治療脊源性疾病,提高臨床療效。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源自脊柱骨關節(jié)錯位,并發(fā)脊髓、脊神經、交感神經等損傷引起的內臟、器官疾病為脊源性疾病,也有稱“脊柱源性疾病”或“脊柱相關疾病”。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有史以來,就有按摩踩蹻治病,《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錄上古之時,治病用“蹻引案(按)撫”;漢墓帛畫《導引圖》則繪有多個脊柱導引法。對脊源性疾病,歷代文獻均有論述,為繼承傳統(tǒng)醫(yī)學這方面的理論與經驗,特整理簡介如下。
一、對脊源性疾病的認識
兩千多年前,《內經》對脊柱、脊椎、脊髓形態(tài)已有認識,而且對脊神經及行走于脊柱旁的交感神經用“經脈”一詞進行了論述?!敖浢}為始,營其所行,制其度量,內次五臟,外別六府”。(《靈樞·經脈》)即是說經脈有長短,是營養(yǎng)支配五臟六腑的。還有對行走于脊柱中線的督脈的論述如:“督脈者,起于少腹以下骨中央……繞篡后,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后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素問·骨空論》)“督脈之別,名曰長強,挾膂上項,散頭上,下當肩胛左右,別走太陽入貫膂”。(《靈樞·經脈》)“督脈者,起于下極之俞,并于脊里,上至風府,入于腦”(《難經·二十八難》)指出督脈行走的方位以及與足太陽經、少陰經的相互聯(lián)絡。督脈總督手足之陽經,而手足陽經行走方位與現代脊神經支配區(qū)基本一致。
《素問·氣府論》在論述“脊椎法”時指出:“督脈氣所發(fā)者二十八穴,項中央二,發(fā)際后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旁十五穴?!泵鞔_指出脊柱旁開的十五穴是“督脈氣所發(fā)”。因此,《內經》以后,歷代文獻皆認為督脈穴位及足太陽膀胱經與脊柱旁的穴位主病,為督脈所發(fā)的疾病,同時還指出,腦、頭面、五官、咽喉、胸、肺、心、肝、脾、腎、胃腸及生殖器官的病變,都與督脈、脊椎有關。如“小腹控睪,引腰脊,上沖心,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于脊,貫肝肺,絡心系。”《靈樞·四時氣》)又如《素問·刺熱篇》論述熱?。骸叭迪麻g主胸中熱,四椎下間主膈中熱,五椎下間主肝熱,六椎下間主脾熱,七椎下間主腎熱?!薄柏蕭都苟凑咧另敚^沉沉然,目荒荒然,腰脊強,取足太陽腘中血絡……心痛引腰脊,欲嘔,取足少陰?!?《靈樞·雜病》)等等。
在《內經》的基礎上,公元4世紀《針灸甲乙經》對脊柱、督脈源性病變有更詳細的記載,已認識到某些疾病是源自督脈及脊柱旁足太陽膀胱經穴位的病變,主張對這些穴位施行針灸治療。如“頭痛項急,不得傾倒,目眩,鼻不得喘息,舌急難言,刺風府”,“傷寒熱感煩嘔,大椎主之;心脹者,心俞主之,亦取列缺;肺脹者,肺俞主之,亦取太淵;肝脹者,肝俞主之,亦取太沖;脾脹者,脾俞主之,亦取太白;腎脹者,腎俞主之,亦取太溪;小腸脹者,中髎主之?!?卷十一)等等。明確指出內臟的病變與脊柱督脈及督脈旁之穴位的關系??傊?,《針灸甲乙經》對督脈及督脈旁之太陽經所有俞穴與臟腑、器官病變的關系有了明確論述,后世在此基礎上不斷豐富發(fā)展,形成了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運用經絡穴位學說論述脊源性疾病的獨特理論。
現代醫(yī)學是從脊神經及交感神經與內臟器官的關系來認識脊源性疾病的。督脈的循行類似脊神經的走向;足太陽經行走于脊柱1.5寸旁線,類似交感神經在脊柱旁的位置;其3寸的旁線,幾乎與脊神經后支的皮神經通路相一致??梢?,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有關督脈、足太陽經(背部)穴位與相關臟腑器官病變的關系的論述史,應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對脊源性疾病的認識史。我們根據歷代經驗確認的督脈、足太陽經穴位的主治病變,與現代脊源性病變相對照,發(fā)現二者是大同小異的。
二、對脊源性疾病的治療
對脊源性疾病的治療《內經》就有“脊椎法”(《素問·氣府論》),認為“督脈生病治督脈,治在骨上?!?《素問·骨空論》)明確指出通過調整脊椎骨關節(jié)可治療督脈病變,同時還實施“令人拘攣背急,引脅而痛,刺之從項始,數脊椎俠脊,疾按之應手如痛,刺之傍三痏,立已。”(《素問·繆刺論》)即針刺加以手法按壓脊旁穴位的治法?!鹅`樞經·背腧》還明確對背腧穴如有病變可施行“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背俞腧穴病變疼痛“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指用按壓相應穴位治病,乃按脊法之一)。
到隋唐時期,《諸病源候論》和《備急千金方》將《內經》的“脊椎法”發(fā)展為脊柱導引法和“老子按摩法”等系列整脊療法。明清時期,兒科運用“捏脊療法”治療疾病,如1846年的《理淪駢文》載∶“無論風寒、外感及痘疹,皆可用?!澈髢娠埑坠羌氨臣构枪?jié)間,各捏一下,任其啼叫,汗出肌松自愈。”(有關各種整脊手法的運用,筆者已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整脊技術史”一文中有過介紹)。
《內經》對督脈、太陽經背腧源性疾病的治療方法,更多是針灸療法。如《素問·骨空論》:“大風頸項痛,刺風府,風府在上椎。”又“腰痛不可以轉搖,急引陰卵,刺八髎與痛上。”等等?!夺樉募滓医洝穼Χ矫}各穴及足太陽經背俞穴源性疾病,均有詳細記載,后代醫(yī)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豐富發(fā)展,形成了以針灸為主治療脊源性疾病的豐富經驗。
膏摩藥熨療法,源自戰(zhàn)國時期的摩法和熨法。按摩藥熨是《內經》的主要療法,《素問·至真要大論》:“摩之浴之?!薄妒酚洝け怡o倉公列傳》:“疾之居腠理也,湯熨之所及也……為五分之熨,以八減之劑和煮之,以更熨兩脅下。”《靈樞經·壽夭剛柔》治寒痹“以藥熨之?!薄端貑枴ふ{經論》:“病在骨,焠針藥熨?!薄鞍茨ξ疳??!钡焦?世紀的晉代,王叔和在《脈經·卷二》一書中論述痹痛治療:“以藥熨之,摩以風膏,灸諸治風穴?!笔紫冉榻B按摩配以藥膏的治療方法。葛洪在《肘后方》將“摩以風膏”的藥膏稱為“摩膏”,也即專供配合按摩的藥膏,此療法經唐、宋、元、明幾個時期的發(fā)展,不僅應用于筋骨痹痛,而且注重“治脊”。如《理淪駢文》記載有“寒邪在太陽膀胱,用羌活擦背”等等。膏貼療法,在《靈樞經·經筋》即介紹用白酒和桂制成“馬膏”貼治筋痹。唐代《備急千金要方》將膏藥貼法名“傅貼”,如:“芥子末湯和傅紙上貼之”(卷二十二)。歷代方書均有膏貼背俞穴治病的記載?!独頊S駢文》一書介紹諸多膏藥貼督脈、背俞穴位治病。如書中載:“膏藥貼法:玉枕、天柱、天杼、膺命、缺盆、背俞即風門穴八者,瀉胸中之熱;五臟俞旁五十者,瀉五臟之熱;貼心俞與心口對,命門與臍眼對?!獍Y除貼患處外,用一膏貼心口以護其心,或用開胃膏使進飲食,以助其力,可以代內托。治外病亦不必服藥者?!?/p>
用整脊(按穴位、捏脊)、針灸、膏貼藥熨治療脊源性疾病,是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的寶貴經驗。
三、西方醫(yī)學對脊源性疾病的認識及與我國醫(yī)學界的交流
19世紀末,巴爾默(D·D·Palmer)在美國創(chuàng)立的按脊醫(yī)學,源自民間的踩背療法。巴爾默在無意中用按脊手法治愈了一名聽力障礙的患者后,他認真學習了脊神經解剖生理知識,提出了用按脊方法治療因脊椎骨關節(jié)錯位引起的脊神經功能紊亂并發(fā)的疾病,并成為他提出“Chiropractic”(按脊療法)一詞的立論依據。實際上,在巴爾默之前,英國的馬普夫人(Mrs Mapp)用手法整脊就引起了英國皇家的重視。巴爾默及其繼承人根據這些理論及臨床的按脊手法,成立了學校、學會。20世紀70年代,美國整脊療法的醫(yī)學地位被確立,并取得了迅速發(fā)展。
20世紀50年代,我國學者趙鳳源曾將美國的按脊療法翻譯總結一冊,名為“慢性病按脊療法”,惜未刊行。1983年,美國整脊學會的專家應邀到廣州做學術報告,介紹了脊柱錯位后可引起神經根、交感神經、椎動脈及脊髓損害,并出現相應內臟病變,引起了我國學者對脊源性疾病的重視,有關“脊柱相關疾病”的著述陸續(xù)問世。然而,由于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脊源性疾病在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文獻里是通過經絡學說論述的。我們發(fā)掘整理祖國醫(yī)學在這方面的理論與經驗,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運用針灸療法、膏貼藥熨療法和整脊療法相結合治療脊源性疾病,提高臨床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