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紹奇談醫(yī):從圣散子談到玉雪救苦丹

    圣散子這張方子,廢用久矣。許多學(xué)醫(yī)的人,大概都不知道此方曾經(jīng)在歷史上掀起過軒然大波。

    最先得到這張方子的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先生:“余既得之,謫居黃州,連歲大疫,所全活者,至不可數(shù)”。陳無擇《三因方》也說:“此藥(指圣散子)以治寒疫,因東坡作序,天下通行”。尤怡《金匱翼》也根據(jù)古代文獻記載,說:“徽州鄭尚書在金陵,用此治傷寒,活人甚眾?!彼渭斡又小K東坡勒石川廣其傳,圣散子之功益著。”

    然而,《三因方》指出:“辛末年,永嘉瘟疫,(用此方)被害者不可勝數(shù)?!薄靶烷g,此藥盛行于京師,太學(xué)生信之尤篤,殺人無數(shù)。醫(yī)頓廢之”。

    看來,同是一方,治療瘟疫,竟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后果:一邊是“所全活者,至不可數(shù)”,“活人甚眾”;一邊是“被害者不可勝數(shù)”,“殺人無數(shù)”。真可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了。

    那么,圣散子是一首什么樣的方呢?

    圣散子方:草豆蔻十個,豬苓(去皮)、石菖蒲、茯苓、高良姜(剉炒)、獨活、柴胡、吳茱萸、附子(炮,去皮臍)、麻黃(去節(jié))、厚樸(炒制)、姜汁(炒制)、藁本、芍藥、枳殼、白術(shù)、蒼術(shù)、半夏、澤瀉各半兩,藿香、防風(fēng)、細(xì)辛各半兩,炙甘草一兩。右為剉散,每服五錢,水盞半,茶七分,去滓,空腹熱服。

    以上系《三因方》所載。《金匱翼》與此略有出入,無白術(shù)、半夏,多升麻、羌活、川芎、白芷。以用藥論之,此方之主治當(dāng)為風(fēng)寒濕邪無疑。三邪相合,性質(zhì)以寒為重點,故陳無擇說此方主治“寒疫流行”。其按病邪用藥為:

    寒:麻黃、細(xì)辛、附子、吳萸、良姜。

    風(fēng):防風(fēng)、藁本、獨活。

    濕:蒼術(shù)、厚樸、藿香、豬苓、澤瀉、半夏、石菖蒲、茯苓、白術(shù)、草豆蔻。

    其他:芍藥、甘草、柴胡、枳殼。

    這是一個大致的歸類,使讀者可以一目了然。細(xì)析之,寒勝則陽微,故用麻、附、細(xì)辛、吳萸、良姜以散寒振陽;風(fēng)藥能勝濕,所以用獨、防、藁本;至于濕邪用藥,則近于后世之平胃、二陳、藿香正氣;柴、芍、枳、草則仲景之四逆散,是調(diào)暢氣機,有升有降的名方。以方測證,當(dāng)有憎寒、發(fā)熱、無汗、頭痛、身痛、不思食、惡心嘔吐、胸悶、腹脹、腹瀉以及舌苔白膩而厚,滿布于舌面,脈浮緊數(shù)等癥。

    經(jīng)過這樣一些分析,可以說,圣散子這張方子如果用以治療寒疫,應(yīng)該是有效的。而蘇東坡在謫居黃州時,遇到的瘟疫正是寒疫,正好對證,“所全活者,至不可數(shù)”,當(dāng)然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了。而且我們相信蘇東坡筆下的真實性:除了他的為人耿介磊落以外,還在于他當(dāng)時是因政見不同而被貶到黃州,且生活在朝廷嚴(yán)密的監(jiān)視之中的,如果這張方子出了亂子,“殺人無數(shù)”,其后果就可以想知了。

    那么為什么會有后來的“殺人無數(shù)”呢?蓋后來的瘟疫乃是“暑燥疫“或者“濕熱疫”,余師愚每服藥用石膏120g到240g,吳又可則用大黃。這樣的瘟疫,如果用圣散子,都不啻火上加油了。然而由于東坡的名氣,使太學(xué)生信之尤篤,以至于“殺人無數(shù)”,這張方子也就頓時廢用了。

    自明清溫?zé)釋W(xué)興,寒疫之說更幾乎悄然無聲了。究竟有沒有寒疫?陳無擇《三因方》在圣散子方后說:此方就是治寒疫的。并且說為醫(yī)者“不可不究其寒溫二疫也”,“不妨留以備寒疫,無使偏廢也”。尤怡說得更清楚:“且也歲運有太過不及之殊,天時有恒雨恒旸之異,是以疫癘之行,亦有表里寒溫?zé)釢裰郑淇梢桓耪撛??!币嘤泻疂癃毿?,而病在肌皮胸膈者,則東坡圣散子之證也。而有寒濕而無蓄熱,亦十中未得其一二也。然而法不可不備,惟用之者得其當(dāng)耳?!背恕安≡诩∑ば仉酢边@句話尚須斟酌之外,可謂通達(dá)之論。

    吳鞠通《溫病條辨》有一篇《寒疫論》,他也承認(rèn)有寒疫:“世多言寒疫者,究其病狀,則憎寒壯熱,頭痛,骨節(jié)疼煩,雖發(fā)熱而不甚渴,時行則里巷之中,病俱相類,若役使者然;非若溫病之不甚頭痛骨痛而渴甚,故名曰寒疫耳。蓋六氣寒水司天在泉,或有是證,其未化熱而惡寒之時,則用辛溫解肌;既化熱之后如風(fēng)溫證者,則用辛涼清熱無二理也”。

    疫,瘟同義,均指流行性傳染病。溫疫是流行性傳染病中以熱證為主要癥狀者,以寒證為主要癥狀者則稱作寒疫。在其化熱入里之前,寒熱無汗身痛頭痛,非用辛溫香燥藥不解,不能早用苦寒涼遏。但化熱入里之后,誠如吳氏所說,就當(dāng)辛涼清熱,與溫疫治法無異。

    最后,我想談一談與圣散子相近的一張方子,玉雪救苦丹。這張方子藥味多至48味,程門雪先生說:此方與牛黃、至寶之類大相徑庭,溫燥之力大,清熱之功淺,“其意似重辛苦開泄,降濁通結(jié),與宋人所定辟穢瘴,解疫毒方相近……又似三消、防風(fēng)通圣等方意,寓解表通里、和中化濁、清熱開閉于一方之中,而稍重辛開為主,藥味雖雜,分之亦有理解,此方用之得當(dāng),確有捷效,不可以其蕪而忽之也”。程先生之論在四五十年代,如今,此方也與圣散子一樣,廢用久矣。莫非真如劉河間說的“五運六氣有所更,世態(tài)居民有所變”嗎?還是重溫?zé)岫p寒,一種傾向掩蓋了另一種傾向呢?

更多中藥材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yī)院張某,女32歲,2008年10月17日初診?;颊哂?月前晨起發(fā)現(xiàn)頭枕部斑禿一塊,后來逐漸發(fā)展而成全禿,經(jīng)多方醫(yī)治罔效,頭部光亮,羞于見人,夜寐多夢,大便干,月經(jīng)先期,量多色紅,口干舌紅,少苔,脈細(xì)數(shù),辨證為心血虧損......
  • 龐國明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yī)院編者按:膏方又稱膏滋,系指藥材反復(fù)煎煮,去渣濃縮后加輔料制成的半流體或固體制劑,是中醫(yī)的傳統(tǒng)劑型。隨著近年來膏方熱的廣泛興起,膏方在應(yīng)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凸顯出來。河南省開封市中醫(yī)院院長、河南省首屆名中醫(yī)龐國明教授就......
  • 毛進軍 河南省駐馬店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并治》中麥門冬湯方證條文說:“大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麥門冬湯方:麥門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參二兩,甘草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
  • 王業(yè)龍 安徽省岳西縣王業(yè)龍中醫(yī)診所濕疹是一種變態(tài)性疾病,臨床比較多見。中醫(yī)學(xué)文獻中雖無濕疹之名,但對有些疾病的記載與濕疹相符合,如“奶癬”、“旋耳瘡”、“繡球風(fēng)”、“四彎風(fēng)”等。其發(fā)生多與體質(zhì)因素有關(guān)?;蝻嬍呈Ч?jié),脾失健運,濕熱內(nèi)蘊;或素患......
  • 蔣玉清 安徽亳州市華佗中醫(yī)院李某,女,68歲。2011年4月15日初診?;颊咦栽V胃熱明顯,臉紅發(fā)熱,納可,心煩,汗出惡風(fēng),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無力,舌紅苔白干,脈數(shù)。辨證為太陽陽明合病,治以兩解二陽。處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