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嬰幼兒糞便有哪些特點?

    在家長帶孩子來醫(yī)院看病時,經常會聽到:“孩子的大便顏色發(fā)綠,是怎么回事?”;“孩子的大便里有顆粒,有什么問題嗎?等等的問題??梢娪行┘议L并不了解小兒的正常糞便應該是什么樣子。下面就來介紹有關這方面的知識:

    正常糞便一般含有水分80%左右,其余的主要成分是由未完全消化的蛋白、碳水化合物、脂肪及鈣等礦物質組成的食物殘渣;還可帶有少量的粘液和細菌。但小兒糞便的性狀可因喂養(yǎng)成分的不同而有所變化。

    1、人乳喂養(yǎng)時:單純以人奶喂養(yǎng)的小兒,糞便應呈黃色或金黃色,為均勻一致的膏狀;或帶有少許黃色的糞便顆粒,沒有臭味,因屬酸性反應而稍帶酸味。偶爾稍稀且?guī)б稽c綠色也是正?,F象。人奶喂養(yǎng)時一般每天排便2-4次。根據孩子的習慣,如果平日均是每天大便1次,突然增加至4-5次 就不正常了。但是有些小兒平時就是每天大便4-5次,甚至更多。只要一般情況良好,體重仍然穩(wěn)定增長,就不能說是異?,F象了。

    2、人工喂養(yǎng)時:牛奶喂養(yǎng)小兒的糞便呈中性或堿性,較干稠,為黃色或灰黃色,如用新鮮的牛奶喂養(yǎng),大便中可混有白色的酪蛋白凝塊。因牛奶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蛋白質的分解可使得糞便較臭。人工喂養(yǎng)時每天大便應在1-2次之內。

    3、混合喂養(yǎng)時:在人奶或牛奶喂養(yǎng)的同時,如輔以米粥、米粉、面條或菜泥等,大便的性狀就會隨之改變。加淀粉類食物時大便可稍呈暗褐色,大便量有所增多,臭味加重,也可變得稍稀一些。如加喂蔬菜或水果時糞便的性狀則可接近成人。提醒家長注意的是,給孩子喂食蔬菜后,可發(fā)現大便中有些菜泥樣物,這是孩子適應新增加輔食時的正?,F象,家長切莫將此誤認為消化不良。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經常會遇到孩子糞便的形狀發(fā)生改變的情況,有了以上知識您就會心中有數,不會因孩子的大便變稀或在其中發(fā)現了少許菜泥樣的東西而擔心害怕了。

更多中藥材
  • 中醫(yī)認為,人的足部有許多足三陰經和足三陽經的穴位,同時足底也是臟腑的重要反射區(qū),再者腳為精氣之根,所以用溫熱水泡腳,可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散寒除濕,調理臟腑,平衡陰陽,對于臟腑功能失調所導致的失眠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痰濕的人都是肥胖,而且濕氣比較重,特別容易出現困倦、疲乏、浮腫的表現,這種體質人都考慮健脾祛濕。痰熱是偏于出現熱的表現,有的患者會出現咳嗽、咳黃痰、胸悶氣喘、大便秘結、小便黃的癥狀,而且舌紅苔黃膩,脈滑數,這種體質人就要考慮清熱化痰了。......
  • 其實腿抽筋與缺鈣有一定的關系,但不是完全相對等啊,缺鈣會導致腿抽筋,但是如果過渡勞累,比如我們平常不爬山,突然爬山了,然后夜晚回來以后就發(fā)酸,腿抽筋,肌肉抽筋,肌肉痙攣,這不是缺鈣引起,而是肌肉疲勞引起的,所以這個腿抽筋不完全是缺鈣引起的,......
  • 吃完飯就要上廁所,大便不成型,跟脾胃虛弱以及腎陽不足有關。中醫(yī)講,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胃虛弱就不能收那水谷和運化精微,導致胃腸傳導失常,或者因為腎陽不足,脾失溫煦,導致運化失常,就會出現消化不良,吃完飯就要上廁所,同時還伴有大便不成形的現......
  • 中醫(yī)認為,脾主四肢,主肌肉,運動四肢就是健運脾胃,所以飯后走一走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是剛吃飽飯,胃內食物量增加,胃處于充盈狀態(tài),此時走一走會增加胃的負擔,對健康反而不利。所以最好吃飽飯后先休息20到30分鐘,再出門散步??燹D發(fā)給你身邊還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