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中藥處方(一)
【辨證】脾腎虛損,濕濁下流。
【治法】健脾固腎,收斂止帶。
【方名】崗稔止帶湯。
【組成】菟絲子25克,何首烏20克,白術(shù)15克,海螵蛸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0克,白芷10克,崗稔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日服3次。
【出處】羅元愷方。
中藥處方(二)
【辨證】濕熱蘊(yùn)結(jié)下焦。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
【方名】銀甲湯。
【組成】金銀花24克,連翹15克,升麻15克,紅藤24克,蒲公英24克,生鱉甲24克,紫花地丁30克,生蒲黃12克,椿根皮12克,大青葉12克,琥珀末12克,桔梗12克,茵陳1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王渭川方。
中藥處方(三)
【辨證】濕蘊(yùn)化熱,阻滯氣機(jī),濕熱下注。
【治法】清熱、利濕、殺蟲(chóng)。
【方名】止帶湯。
【組成】黃柏10克,蒼術(shù)10克,樗根皮10克,茯苓15克,山藥12克,澤瀉12克,使君子12克,烏梅6克,胡黃連6克,棗猬皮6克,川椒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董建華方。
中藥處方(四)
【辨證】腎氣虛弱,固攝無(wú)權(quán)。
【治法】補(bǔ)腎固氣養(yǎng)血。
【方名】白果湯。
【組成】砂仁5克,五味子5克,五倍子5克,益智仁5克,杜仲10克,熟地10克,續(xù)斷10克,覆盆子10克,遠(yuǎn)志10克,黨參10克,桑螵蛸10克,阿膠10克,山萸肉12克,白果12枚,炙甘草3克。
【出處】施今墨方。
中藥處方(五)
【辨證】痰濕下注。
【治法】疏風(fēng)祛濕。
【方名】升陽(yáng)勝濕湯。
【組成】柴胡3克,羌活6克,蒼術(shù)6克,黃芪6克,防風(fēng)4.5克,升麻4.5克,獨(dú)活4.5克,當(dāng)歸9克,藁本3克,甘草3克。
【出處】《胎產(chǎn)要決》卷上。
中藥處方(六)
【辨證】腎氣虛弱。
【治法】補(bǔ)養(yǎng)肝腎,利濕固澀。
【方名】首烏枸杞湯。
【組成】首烏12克,枸杞子12克,菟絲子12克,桑螵蛸12克,赤石脂12克,狗脊12克,熟地24克,藿香6克,砂仁6克。
【用法】水煎服。
【出處】《簡(jiǎn)明中醫(yī)婦科學(xué)》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中藥處方(一)
【辨證】脾腎虛損,濕濁下流。
【治法】健脾固腎,收斂止帶。
【方名】崗稔止帶湯。
【組成】菟絲子25克,何首烏20克,白術(shù)15克,海螵蛸15克,炙甘草10克,白芍10克,白芷10克,崗稔根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日服3次。
【出處】羅元愷方。
中藥處方(二)
【辨證】濕熱蘊(yùn)結(jié)下焦。
【治法】清熱解毒利濕。
【方名】銀甲湯。
【組成】金銀花24克,連翹15克,升麻15克,紅藤24克,蒲公英24克,生鱉甲24克,紫花地丁30克,生蒲黃12克,椿根皮12克,大青葉12克,琥珀末12克,桔梗12克,茵陳1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王渭川方。
中藥處方(三)
【辨證】濕蘊(yùn)化熱,阻滯氣機(jī),濕熱下注。
【治法】清熱、利濕、殺蟲(chóng)。
【方名】止帶湯。
【組成】黃柏10克,蒼術(shù)10克,樗根皮10克,茯苓15克,山藥12克,澤瀉12克,使君子12克,烏梅6克,胡黃連6克,棗猬皮6克,川椒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董建華方。
中藥處方(四)
【辨證】腎氣虛弱,固攝無(wú)權(quán)。
【治法】補(bǔ)腎固氣養(yǎng)血。
【方名】白果湯。
【組成】砂仁5克,五味子5克,五倍子5克,益智仁5克,杜仲10克,熟地10克,續(xù)斷10克,覆盆子10克,遠(yuǎn)志10克,黨參10克,桑螵蛸10克,阿膠10克,山萸肉12克,白果12枚,炙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施今墨方。
中藥處方(五)
【辨證】痰濕下注。
【治法】疏風(fēng)祛濕。
【方名】升陽(yáng)勝濕湯。
【組成】柴胡3克,羌活6克,蒼術(shù)6克,黃芪6克,防風(fēng)4.5克,升麻4.5克,獨(dú)活4.5克,當(dāng)歸9克,藁本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胎產(chǎn)要決》卷上。
中藥處方(六)
【辨證】腎氣虛弱。
【治法】補(bǔ)養(yǎng)肝腎,利濕固澀。
【方名】首烏枸杞湯。
【組成】首烏12克,枸杞子12克,菟絲子12克,桑螵蛸12克,赤石脂12克,狗脊12克,熟地24克,藿香6克,砂仁6克。
【用法】水煎服。
【出處】《簡(jiǎn)明中醫(yī)婦科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