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中藥處方(一)
【辨證】濕熱下注。
【治法】清熱利濕,分清瀉濁。
【方名】萆 分清飲。
【組成】川萆6克,黃柏1.5克,石菖蒲1.5克,茯苓3克,丹參4.5克,白術(shù)3克,蓮子心2.1克,車前子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醫(yī)學(xué)心悟》卷四。
中藥處方(二)
【辨證】陰虛火旺,真陰不足,虛火有余。
【治法】滋陰清熱,利水通淋。
【方名】化陰煎。
【組成】生地黃6克,熟地黃6克,牛膝6克,豬苓6克,澤瀉6克,黃柏6克,知母6克,綠豆9克,龍膽草4.5克,車前子3克。
【出處】《景岳全書(shū)》卷五十一。
中藥處方(三)
【辨證】腎虛水停。
【治法】補(bǔ)腎利水,瀉濁分清。
【方名】固精導(dǎo)濁方。
【組成】萆12克,茯苓12克,菟絲子12克,淮山藥12克,車前子12克,沙苑蒺藜18克,益智仁9克,牛膝9克,澤瀉9克,烏藥6克,石菖蒲6克,甘草梢6克。
【出處】《中醫(yī)雜志》。
中藥處方(四)
【辨證】痰瘀阻絡(luò)。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導(dǎo)滯。
【方名】前列腺湯。
【組成】丹參10克,澤蘭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紅花4.5克,乳香4.5克,沒(méi)藥4.5克,王不留行10克,青皮6克,川楝子6克,小茴香3克,白芷6克,敗醬草20克,蒲公英20克。
【出處】《中醫(yī)外科學(xué)》。
中藥處方(五)
【辨證】陰虛火旺。
【治法】滋腎清熱。
【方名】勞淋湯。
【組成】生山藥30克,生芡實(shí)90克,知母9克,真阿膠9克,生白芍9克。
【用法】水煎服。
【出處】《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上冊(cè)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中藥處方(一)
【辨證】濕熱下注。
【治法】清熱利濕,分清瀉濁。
【方名】萆 分清飲。
【組成】川萆6克,黃柏1.5克,石菖蒲1.5克,茯苓3克,丹參4.5克,白術(shù)3克,蓮子心2.1克,車前子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醫(yī)學(xué)心悟》卷四。
中藥處方(二)
【辨證】陰虛火旺,真陰不足,虛火有余。
【治法】滋陰清熱,利水通淋。
【方名】化陰煎。
【組成】生地黃6克,熟地黃6克,牛膝6克,豬苓6克,澤瀉6克,黃柏6克,知母6克,綠豆9克,龍膽草4.5克,車前子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景岳全書(shū)》卷五十一。
中藥處方(三)
【辨證】腎虛水停。
【治法】補(bǔ)腎利水,瀉濁分清。
【方名】固精導(dǎo)濁方。
【組成】萆12克,茯苓12克,菟絲子12克,淮山藥12克,車前子12克,沙苑蒺藜18克,益智仁9克,牛膝9克,澤瀉9克,烏藥6克,石菖蒲6克,甘草梢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中醫(yī)雜志》。
中藥處方(四)
【辨證】痰瘀阻絡(luò)。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導(dǎo)滯。
【方名】前列腺湯。
【組成】丹參10克,澤蘭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紅花4.5克,乳香4.5克,沒(méi)藥4.5克,王不留行10克,青皮6克,川楝子6克,小茴香3克,白芷6克,敗醬草20克,蒲公英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中醫(yī)外科學(xué)》。
中藥處方(五)
【辨證】陰虛火旺。
【治法】滋腎清熱。
【方名】勞淋湯。
【組成】生山藥30克,生芡實(shí)90克,知母9克,真阿膠9克,生白芍9克。
【用法】水煎服。
【出處】《醫(yī)學(xué)衷中參西錄》上冊(c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