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預(yù)防冬季干燥必吃幾大食物

    傳統(tǒng)醫(yī)學(xué)一般把秋燥兩類:一類是陰津虧損,癥狀為皮膚皸裂、口唇燥裂、舌紅少津、毛發(fā)干枯、小便短小、大便干結(jié)難解,一派“干旱缺水”癥;另一類是肺陰津受損,其癥狀為發(fā)熱怕冷、干咳少痰、痰黏稠難于咳出或痰中帶血以及喘息、胸痛等。

    ○燥咳,可選非處方中成藥

    藥物治療秋燥咳嗽要針對病因病機,對癥采用清熱化痰、宣肺潤燥、養(yǎng)陰生津、潤肺止咳的方法,以下幾種非處方中成藥可選用:

    秋梨膏

    該藥有養(yǎng)陰生津、清熱潤燥、止咳化痰的功效,適宜于干咳氣短、痰少而稠或痰中帶血、口咽干燥、聲音嘶啞、形體消瘦、午后潮熱、盜汗顴紅、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等。

    橘紅丸

    該藥有清宣肺熱、潤燥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對秋燥傷津、痰熱壅肺而引起的咳嗽最為合適。

    萊陽梨膏

    該藥有清肺化痰、生津潤燥、理氣止咳的功效,主治燥熱傷肺或肺熱久咳陰傷、灼津成痰、肺氣上逆引起的咳嗽,癥見咳嗽有痰、咳痰不爽、痰少而黏或痰中帶血、咽干口渴、聲重音啞、形體消瘦、骨蒸潮熱、顴紅盜汗、手足心熱、舌紅少苔、脈沉細而數(shù)等癥。外感咳嗽忌服。

    雞蘇丸

    該藥有清肺瀉火、潤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主治久患燥熱、灼傷肺陰、痰熱內(nèi)蘊、肺氣失宣而久咳不止者,癥見咳嗽氣急、痰少或痰色黃稠、膠黏難咳或時有咯血、身熱口渴、咽喉燥痛、氣逆喘急、胸膈滿悶、骨蒸潮熱、顴紅盜汗、舌質(zhì)紅苔黃、脈細而數(shù)等。但凡痰濕壅肺、寒痰停飲犯肺而引起的咳嗽氣喘等均應(yīng)忌服。

    二母寧嗽丸

    該藥有清瀉肺熱、宣肺潤燥、止咳化痰的功效,主治燥熱傷肺、肺陰受灼、肺氣失宣而咳嗽者,癥見咳嗽久而不愈,干咳痰黃、量少黏稠而難以咳出,胸悶氣促,氣逆喘息,咽干口燥或聲啞喉痛,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等。但外感咳嗽、寒痰咳嗽者禁服,忌食辛辣之物。

    ○燥咳,試試湯水類偏方

    生姜茶

    生姜洗凈切10片、茶葉7克,共煮成汁飲服。該茶可發(fā)汗解表、溫肺止渴,對流行性感冒、咳嗽頗有療效。

    蔗汁粥

    取新鮮甘蔗500克,去皮榨汁備用。粳米50克煮成粥后加入蔗汁60毫升,再用文火煮沸,調(diào)勻即可食用。

    蜂蜜蘿卜汁

    取白蘿卜400克,洗凈去皮切碎,用潔凈紗布包好榨汁,每次取60毫升加蜂蜜一匙,調(diào)勻吞服,一日3次,連服3~5天。本方對便秘患者療效佳。

    杏仁燉雪梨

    取甜杏仁15克,去皮打碎,雪梨1洗凈去皮切片,同放碗內(nèi),加冰糖20克,放水適量,置鍋內(nèi)隔水燉30分鐘即可服用,每天早晚各一次,連服3~5天。

    川貝燉雪梨

    取雪梨1個洗凈,橫斷切開,去核后放入川貝粉6克,然后將兩半并攏,用牙簽固定,放入碗中加冰糖20克,放水適量,隔水燉30分鐘即可,吃梨喝湯,每日一次,連服3~5天。

    貝母冰糖汁

    川貝母5克研末,冰糖20克,同放碗內(nèi),加水150毫升,隔水燉20分鐘即可,早晚各服一次,連服3~5天。

    陳醋冰糖汁

    冰糖100克搗碎置入容器中,再倒入陳醋450毫升,浸泡3天,冰糖溶化后,在早飯前、晚飯后各服15毫升,可長期服用,止咳化痰效果最佳。

    ○科學(xué)飲食防干燥

    一、不吃或少吃燥熱傷津的食物:如煎炸魚、燒雞、燒鴨、燒鵝、油條、炒花生、板栗、蠶豆、煎蛋等。戒煙限酒,少吃或不吃性燥熱的食物與果品,如蝦、蟹、辣椒、韭菜、胡椒、八角、茴香、榴蓮等。

    二、要多飲食生津潤燥的湯水:如退火的白菜蜜棗豬肺湯、沙參玉竹百合瘦肉湯、老鴨(或野鴨)冬瓜湯、木瓜瘦肉湯、雪梨燉冰糖等。秋季進補宜清潤,如肺陰虛,可用懷山藥15克、元肉15克、水魚500克,隔水燉1小時;腎陰虛者可用冬蟲夏草15克加野鴨(或瘦豬肉)200克,燉1小時后食用。

    三、要特別注意科學(xué)飲水。飲水要少量、多次。

    四、多吃水果和蔬菜:最好每天吃1~2個雪梨、沙梨,或吃些西瓜、木瓜、芭蕉、葡萄、蘋果等鮮果,吃些瓜菜如苦瓜、黃瓜、冬瓜等。

更多中藥材
  • 王金亮 山西省平遙縣中醫(yī)院張某,女32歲,2008年10月17日初診。患者于3月前晨起發(fā)現(xiàn)頭枕部斑禿一塊,后來逐漸發(fā)展而成全禿,經(jīng)多方醫(yī)治罔效,頭部光亮,羞于見人,夜寐多夢,大便干,月經(jīng)先期,量多色紅,口干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辨證為心血虧損......
  • 龐國明 河南省開封市中醫(yī)院編者按:膏方又稱膏滋,系指藥材反復(fù)煎煮,去渣濃縮后加輔料制成的半流體或固體制劑,是中醫(yī)的傳統(tǒng)劑型。隨著近年來膏方熱的廣泛興起,膏方在應(yīng)用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凸顯出來。河南省開封市中醫(yī)院院長、河南省首屆名中醫(yī)龐國明教授就......
  • 毛進軍 河南省駐馬店市第四人民醫(yī)院《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并治》中麥門冬湯方證條文說:“大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麥門冬湯方:麥門冬七升,半夏一升,人參二兩,甘草二兩,粳米三合,大棗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二升......
  • 王業(yè)龍 安徽省岳西縣王業(yè)龍中醫(yī)診所濕疹是一種變態(tài)性疾病,臨床比較多見。中醫(yī)學(xué)文獻中雖無濕疹之名,但對有些疾病的記載與濕疹相符合,如“奶癬”、“旋耳瘡”、“繡球風(fēng)”、“四彎風(fēng)”等。其發(fā)生多與體質(zhì)因素有關(guān)?;蝻嬍呈Ч?jié),脾失健運,濕熱內(nèi)蘊;或素患......
  • 蔣玉清 安徽亳州市華佗中醫(yī)院李某,女,68歲。2011年4月15日初診?;颊咦栽V胃熱明顯,臉紅發(fā)熱,納可,心煩,汗出惡風(fēng),大便6日未解,易困,疲倦無力,舌紅苔白干,脈數(shù)。辨證為太陽陽明合病,治以兩解二陽。處方:生石膏30克,知母10克,生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