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來源】本品為三方晶系菱鋅礦石Smithsonite,主含碳酸鋅。
【炮制方法】
一、凈制 除去雜質(zhì)(《藥典85》)。
二、切制 打碎(《藥典85》)。水飛(《藥典77》)。
三、炮炙
1.煅飛 (1)取凈爐甘石,砸成小塊,置無煙的爐火上或置適宜的容器內(nèi)煅紅透時取出,放涼,碾碎。再加多量的水,攪拌,傾出混懸液,下沉部分再按上法反復(fù)操作數(shù)次,除去雜質(zhì),合并混懸液,靜置后,分取沉淀,干燥,研散(《藥典85》)。 (2)取凈爐甘石,煅紅,用三黃湯適量共研細(xì),再加多量的三黃湯,攪拌,傾出混懸液,下沉部分再按上法反復(fù)操作數(shù)次,合并混懸液,靜置后,分取沉淀,干燥。每凈爐甘石100kg,用黃連、黃柏、黃芩各2.5kg(《藥典77》)。 (3)取爐甘名研成細(xì)粉,裝砂鍋內(nèi),置炭火爐灶中,用木炭50kg燒盡為度,約24小時取出,投入以下藥水中,不斷攪動,急取上層混懸液,置另一缸中過羅,如此反復(fù)倒缸過羅,最后將所得細(xì)粉裝入兩層面粉袋內(nèi)懸起濾去水,晾干即可。每爐甘石50kg,用黃連6g,菊花12g,黃柏24g同熬(《集成》)。 (4)取爐甘石裝砂嘟嚕內(nèi),煅至紅透取出,趁熱傾入水盆內(nèi),待涼后撈出曬干研粉,再用水飛法取細(xì)粉置下藥之煎湯內(nèi),搗拌均勻,曬干即可。每爐甘石1kg,用黃連120g,菊花120g(《集成》)。 (5)取以下藥料加水2桶,共煎過濾,將爐甘石倒入濾液中,不斷攪拌,10余天后取沉淀細(xì)粉,供藥用。每爐甘石5kg,用薄荷250g,黃連、菊花、蟬蛻、荊芥各120g,桑葉、防風(fēng)各60g(《集成》)。 (6)取黃連、黃柏、黃芩、梔子、大黃加水煎汁備用。另將爐甘石置坩堝內(nèi),入爐火中煅至紅透,取出立即倒入汁中,待對被吸盡時出,水飛后干燥。每爐甘石1kg,用黃連、黃柏、黃芩、梔子、大黃各6g(《河南》)。 (7)先將配好之藥放入鍋中,加水煎2小時取出,去渣,將渣再煎1小時,將2次煎液和勻過濾后用。取爐甘石裝在鐵湯罐內(nèi),架炭火燒至爐甘石呈紅色取出,倒入藥液中淬透,未煅透的再煅2次,將藥液內(nèi)沉淀之甘石放入乳缽內(nèi)水飛后,曬干研末。 每爐甘石3kg,用川楝、黃柏、大黃、黃芩、歸尾、赤芍、山梔、荊芥、龍膽草、木賊草、薄荷、連翹、防風(fēng)、羌活、小生地、川芎、菊花、甘草、細(xì)辛各18g(《集成》)。 (8)取爐甘石放砂鍋中,用猛烈炭火煅至通紅,約需4小時,取出迅速傾入下藥汁中淬之,吸收藥汁,冷后連藥汁緩緩倒入石磨中,磨成淡黃色漿狀,過濾,傾去上層雜質(zhì),將濾液置乳缽中再研磨約1星期,晝夜不停,研后,攪拌,取上層是乳液倒出曬干。如有沉淀繼續(xù)用上法再研,至沉淀成青褐色時奔去。將曬干之爐甘石,用小刀劃成約1.5cm見方小塊即可。每爐甘石30kg,用黃連、黃柏、黃芩、大黃、桑葉、谷精草、銀花各120g,荊芥、生山梔、甘菊、生地、木賊草、歸尾、龍膽草、蟬在各90g,川羌活、薄荷、防風(fēng)、杏仁、川芎、甘草、赤芍各60g,連翹40g,紅花30g(《集成》)。 (9)取爐甘石置罐內(nèi)煅紅透取出,按比例以退翳散(成方)熬汁淬之,反復(fù)煅淬7次研細(xì),以水飛法研極細(xì)末曬干即可(《集成》)。
2.黃連水拌爐甘石制 取黃連,加水煎湯,加入上述煅爐甘五細(xì)粉,拌勻,并使吸盡,烘干。每爐甘石細(xì)粉100kg,用黃連1.2kg(《藥典77》)。
3.醋淬 取爐甘石裝入砂壺內(nèi)煅紅取出,醋淬即可。每爐甘五100kg,用醋20-40kg(《集成》)。
4.煅制 取凈爐甘石,置無煙爐火上或適宜容器內(nèi)煅至紅透,取出晾冷打碎或研碎(《遼寧》)。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來源】本品為三方晶系菱鋅礦石Smithsonite,主含碳酸鋅。
【炮制方法】
一、凈制 除去雜質(zhì)(《藥典85》)。
二、切制 打碎(《藥典85》)。水飛(《藥典77》)。
三、炮炙
1.煅飛 (1)取凈爐甘石,砸成小塊,置無煙的爐火上或置適宜的容器內(nèi)煅紅透時取出,放涼,碾碎。再加多量的水,攪拌,傾出混懸液,下沉部分再按上法反復(fù)操作數(shù)次,除去雜質(zhì),合并混懸液,靜置后,分取沉淀,干燥,研散(《藥典85》)。 (2)取凈爐甘石,煅紅,用三黃湯適量共研細(xì),再加多量的三黃湯,攪拌,傾出混懸液,下沉部分再按上法反復(fù)操作數(shù)次,合并混懸液,靜置后,分取沉淀,干燥。每凈爐甘石100kg,用黃連、黃柏、黃芩各2.5kg(《藥典77》)。 (3)取爐甘名研成細(xì)粉,裝砂鍋內(nèi),置炭火爐灶中,用木炭50kg燒盡為度,約24小時取出,投入以下藥水中,不斷攪動,急取上層混懸液,置另一缸中過羅,如此反復(fù)倒缸過羅,最后將所得細(xì)粉裝入兩層面粉袋內(nèi)懸起濾去水,晾干即可。每爐甘石50kg,用黃連6g,菊花12g,黃柏24g同熬(《集成》)。 (4)取爐甘石裝砂嘟嚕內(nèi),煅至紅透取出,趁熱傾入水盆內(nèi),待涼后撈出曬干研粉,再用水飛法取細(xì)粉置下藥之煎湯內(nèi),搗拌均勻,曬干即可。每爐甘石1kg,用黃連120g,菊花120g(《集成》)。 (5)取以下藥料加水2桶,共煎過濾,將爐甘石倒入濾液中,不斷攪拌,10余天后取沉淀細(xì)粉,供藥用。每爐甘石5kg,用薄荷250g,黃連、菊花、蟬蛻、荊芥各120g,桑葉、防風(fēng)各60g(《集成》)。 (6)取黃連、黃柏、黃芩、梔子、大黃加水煎汁備用。另將爐甘石置坩堝內(nèi),入爐火中煅至紅透,取出立即倒入汁中,待對被吸盡時出,水飛后干燥。每爐甘石1kg,用黃連、黃柏、黃芩、梔子、大黃各6g(《河南》)。 (7)先將配好之藥放入鍋中,加水煎2小時取出,去渣,將渣再煎1小時,將2次煎液和勻過濾后用。取爐甘石裝在鐵湯罐內(nèi),架炭火燒至爐甘石呈紅色取出,倒入藥液中淬透,未煅透的再煅2次,將藥液內(nèi)沉淀之甘石放入乳缽內(nèi)水飛后,曬干研末。 每爐甘石3kg,用川楝、黃柏、大黃、黃芩、歸尾、赤芍、山梔、荊芥、龍膽草、木賊草、薄荷、連翹、防風(fēng)、羌活、小生地、川芎、菊花、甘草、細(xì)辛各18g(《集成》)。 (8)取爐甘石放砂鍋中,用猛烈炭火煅至通紅,約需4小時,取出迅速傾入下藥汁中淬之,吸收藥汁,冷后連藥汁緩緩倒入石磨中,磨成淡黃色漿狀,過濾,傾去上層雜質(zhì),將濾液置乳缽中再研磨約1星期,晝夜不停,研后,攪拌,取上層是乳液倒出曬干。如有沉淀繼續(xù)用上法再研,至沉淀成青褐色時奔去。將曬干之爐甘石,用小刀劃成約1.5cm見方小塊即可。每爐甘石30kg,用黃連、黃柏、黃芩、大黃、桑葉、谷精草、銀花各120g,荊芥、生山梔、甘菊、生地、木賊草、歸尾、龍膽草、蟬在各90g,川羌活、薄荷、防風(fēng)、杏仁、川芎、甘草、赤芍各60g,連翹40g,紅花30g(《集成》)。 (9)取爐甘石置罐內(nèi)煅紅透取出,按比例以退翳散(成方)熬汁淬之,反復(fù)煅淬7次研細(xì),以水飛法研極細(xì)末曬干即可(《集成》)。
2.黃連水拌爐甘石制 取黃連,加水煎湯,加入上述煅爐甘五細(xì)粉,拌勻,并使吸盡,烘干。每爐甘石細(xì)粉100kg,用黃連1.2kg(《藥典77》)。
3.醋淬 取爐甘石裝入砂壺內(nèi)煅紅取出,醋淬即可。每爐甘五100kg,用醋20-40kg(《集成》)。
4.煅制 取凈爐甘石,置無煙爐火上或適宜容器內(nèi)煅至紅透,取出晾冷打碎或研碎(《遼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