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艾葉治病知多少

    據(jù)考證,艾葉用于防病治病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我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方書、戰(zhàn)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記載有艾葉的療效與用法,以后在歷代本草中均有記載。

    艾葉最早的用途是灸,并與“針”齊名,而且還有“醫(yī)家用灸百病”之說。作為內(nèi)服藥,艾葉具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jīng)、止血、安胎之功用。歷代的相關(guān)文獻都有應用艾葉來治療和預防疾病的記載。

    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東晉時期的葛洪《肘后備急方》等早期的醫(yī)藥著作中就有艾葉煙熏治病的記載。

    南北朝時期陶弘景編撰的《本草經(jīng)集注》在艾葉項下記載有:“苦酒(醋)煎葉,治癬甚良”。

    唐代《藥性論》亦有:艾葉“醋煎作煎治癬”的記載。《唐本草》:主下血,衄血,膿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宋代的《陸氏積德堂方》載有用艾葉熏洗治療鵝掌風。

    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梢匀√栒婊?,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zhuǎn)肅殺之氣為融和;灸之則透諸經(jīng)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疴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

    當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全國中草藥匯編》等重要藥物學專著都有艾葉外用(洗?。┲委熎つw瘙癢、濕疹的記載,《熏洗療法》介紹用艾葉洗浴治療慢性潰瘍、象皮腫,《蘄州藥志》介紹用艾葉煎水先熏蒸后泡洗治療多年筋骨疼痛、腰腿痛等有顯著療效。

    《浙江中醫(yī)雜志》、《青海衛(wèi)生》等介紹用艾葉水煎熏洗或外洗治療慢性瘺管、婦女經(jīng)漏、咳嗽、濕疹、疥癬、蕁麻疹等,均有較好的效果。(梅全喜)

更多中藥材
  • 首先對于補益類中藥,最好是飯前服用,有利于吸收。通腸潤便的藥可以空腹服用,有利于清除腸胃的積滯。而對于消化藥和對胃腸道有刺激的藥物,最好是飯后服用,因為這個時候胃中存在較多的食物,藥物和食物混合可以減輕藥物對胃的刺激。其實不同的病癥有不同的......
  • 我們中醫(yī)講發(fā)為血之瘀,就是頭發(fā)與血有關(guān)系,為什么好多這個血虛的病人會引起脫發(fā),血虛的話,對我們這個這個頭發(fā)的營養(yǎng)達不到就會脫落,最常見的熬夜的病人,看看平時這個門診上的白領,這女同志會多一點,這個熬夜心情不好,時間長了,頭發(fā)脫落,不是完全脫......
  • 打呼嚕是一種疾病,打呼嚕比較多的是胖人,因為好多胖人扁桃體肥大,腺樣體肥大,所以容易打呼嚕。打呼嚕就是我們睡覺時,坐著時氣道是通暢的,躺著時腺樣體蓋住氣道了,輕的話可以不管,但是重的話,我們醫(yī)學上叫睡眠障礙綜合征,嚴重的人睡覺的時候都能憋醒......
  • 中藥太苦加點糖?俗話說良藥苦口利于病,但是很多兒童還是忍不住那個苦味,喝幾口就吐掉。因此很多媽媽在給孩子煎煮中藥時,怕味太苦會在湯里放很多白糖。其實主要是不能甜蜜蜜的,因為使用蔗糖有一定的禁忌范圍,對于正在服用化濕理氣的中藥時,加糖反而會對......
  • 因為我們中醫(yī)治病講究六經(jīng)辯證,對某些經(jīng)絡有問題的疾病,我們可以使一些引經(jīng)藥物,使得這個藥物達到我們針對的經(jīng)絡效果更好一點。一般的老中醫(yī)開化藥藥引,大棗啊,生姜,還有蔥白。這個生姜呢,主要是一個可以佐治我們的方子中的寒涼的藥物啊。大棗呢,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