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高建忠 山西中醫(yī)學院第二中醫(yī)院
《傷寒論》第279條:“本太陽病,醫(yī)反下之,因而腹?jié)M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對于此條所述之證,有人認為是太陽病,但有人認為是太陰病,到底應(yīng)該是哪個對呢?
從太陽病作解
本條文敘述精簡明晰,隨文釋義,似也不難理解。但仔細分析,本太陽病,當指“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主要指桂枝湯證或麻黃湯證。這兩個方證通常會見到口中和,口不苦,咽不痛。從“醫(yī)反下之”分析,可能伴見大便偏干,或大便數(shù)日未行。在誤下之前,患者并未見里熱征象。如果這種誤下是用大黃、芒硝,甚或甘遂等寒性瀉下藥,誤下后應(yīng)當出現(xiàn)里虛寒表現(xiàn),也就是出現(xiàn)典型的太陰病,“腹?jié)M而吐,食不下”,“時腹自痛”以及“自利”。治療應(yīng)當用以干姜、附子為主藥的“四逆輩”。而本條文中,誤下后出現(xiàn)了需要用寒涼藥芍藥和大黃所治的“腹?jié)M時痛”和“大實痛”,可見這種腹痛為熱痛而非寒痛。而這種熱痛的出現(xiàn),寒性瀉下藥是無法引起的。這樣,我們可以推導出這里誤下所用的瀉藥應(yīng)當是熱性藥,也就是以巴豆類藥物為主的熱性瀉藥。
既然是熱性瀉藥引起的腹痛,熱屬外來而非內(nèi)生,加之病程較短,治療當屬較易,用寒性之芍藥、大黃當能應(yīng)手而愈。這樣說來,條文中“腹?jié)M時痛”并非太陰病之“時腹自痛”,方中桂枝湯也并非為太陰病而設(shè),也非治療腹痛之需要,而是為治療“太陽病”而設(shè),因誤下后太陽表證仍在。
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認為:本條所治為太陽病而見里實熱。胡希恕先生即持類似觀點?!逗K撝v座》:“他這個本來是太陽病,誤下引邪入里,這個腹?jié)M是實滿,不是虛滿,這個痛也是實痛,也不是虛痛……如果實滿實痛輕微者,用芍藥就行,他表不解你得配合桂枝湯啊,所以桂枝湯加重芍藥就可以了。要是大實大滿,那你非通大便不可,還得加大黃啊?!?/p>
馮世綸在解析本條時也明確指出本條所論方證屬陽證而非陰證?!吨袊鴾航?jīng)方》:“太陽病宜汗不宜下,醫(yī)者不依法發(fā)汗,而反下之,使表邪陷于里,而為表里并病,因使腹?jié)M時痛。屬太陰者,以腹?jié)M時痛的癥狀言也。其實此腹?jié)M并非太陰病的虛滿,此時痛,亦并非太陰病的寒痛,是陽證而非陰證。以表未解,故以桂枝湯以解外,加量芍藥以治腹?jié)M痛。若大實痛,為太陽陽明合病,宜更加大黃以下之?!?/p>
臨床上,對于發(fā)熱類疾病,伴見腹脹、腹痛、便干者,我們也常用桂枝湯合小承氣湯加減治療,腹痛甚者我們經(jīng)常會適當重用芍藥,這種用方用藥法其實即可視為用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加減。對于部分皮膚病,既表現(xiàn)為在表的太陽病,同時又見里證者,也多有使用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的機會。理論上講,既然柴胡加芒硝湯、大柴胡湯主治證仍以少陽病為主,那么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主治證也以太陽為主,是可以講得通的。
從太陰病作解
很多注家認為本條方證當屬太陰病。如陳修園在《傷寒論淺注》中指出:“本太陽病,醫(yī)反下之,太陽之氣陷于太陰之地中,因而腹?jié)M時痛時止者,乃太陽轉(zhuǎn)屬太陰也。宜啟下陷之陽以和不通之絡(luò),以桂枝加芍藥湯主之。若滿甚而為大實,常痛不定以時者,此脾胃相連,不為太陰之開,便為陽明之合。以桂枝加大黃湯主之,權(quán)開陽明之捷徑,以去脾家之腐穢?!迸R床上,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確實也常用于沒有發(fā)熱、惡寒的里證。
但是,單用太陰病似乎又不能順理成章地對本條作出圓滿解釋,因此,劉渡舟先生很巧妙地從肝脾不和、氣血不和角度入手作解?!秱撛徑狻罚骸叭魧偬幪摵疂駜?nèi)阻,升降失常的癥候,則應(yīng)見吐利。而今不見吐利,只見腹?jié)M時痛,說明非為陽虛寒濕之證,而是太陰脾臟氣血陰陽不和,肝木乘土之證?!?/p>
桂枝湯,外可調(diào)和營衛(wèi),內(nèi)可調(diào)和脾胃、調(diào)和陰陽,這是被歷代醫(yī)家臨床實證的。同時,桂枝入肝,暖肝平木;芍藥走肝,養(yǎng)肝柔肝,桂枝湯又有很好的調(diào)和肝脾功能的作用?;诖?,以桂枝湯為主方加味而成的桂枝加芍藥湯也常用于肝脾不和、氣血不和的內(nèi)傷雜病。劉渡舟先生的解釋也是從臨床而來、符合臨床實踐的。
兩種說法都有其存在意義
同一方證,同一條文,從太陽病作解,從太陰病作解,看似水火不容,而又都可以經(jīng)得起臨床的檢驗。為什么?筆者認為,這一問題從外感和內(nèi)傷角度可以圓滿破解。從太陽病作解,適用于外感病;從太陰病作解,適用于內(nèi)傷病。桂枝加芍藥湯用于外感病重在祛邪,用于內(nèi)傷病重在調(diào)和。
當然,這種解釋并非《傷寒論》原文本義,但筆者認為只要是可以指導臨證的理論,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這也可以看作是對經(jīng)典的一種發(fā)展吧。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高建忠 山西中醫(yī)學院第二中醫(yī)院
《傷寒論》第279條:“本太陽病,醫(yī)反下之,因而腹?jié)M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加大黃湯主之。”對于此條所述之證,有人認為是太陽病,但有人認為是太陰病,到底應(yīng)該是哪個對呢?
從太陽病作解
本條文敘述精簡明晰,隨文釋義,似也不難理解。但仔細分析,本太陽病,當指“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主要指桂枝湯證或麻黃湯證。這兩個方證通常會見到口中和,口不苦,咽不痛。從“醫(yī)反下之”分析,可能伴見大便偏干,或大便數(shù)日未行。在誤下之前,患者并未見里熱征象。如果這種誤下是用大黃、芒硝,甚或甘遂等寒性瀉下藥,誤下后應(yīng)當出現(xiàn)里虛寒表現(xiàn),也就是出現(xiàn)典型的太陰病,“腹?jié)M而吐,食不下”,“時腹自痛”以及“自利”。治療應(yīng)當用以干姜、附子為主藥的“四逆輩”。而本條文中,誤下后出現(xiàn)了需要用寒涼藥芍藥和大黃所治的“腹?jié)M時痛”和“大實痛”,可見這種腹痛為熱痛而非寒痛。而這種熱痛的出現(xiàn),寒性瀉下藥是無法引起的。這樣,我們可以推導出這里誤下所用的瀉藥應(yīng)當是熱性藥,也就是以巴豆類藥物為主的熱性瀉藥。
既然是熱性瀉藥引起的腹痛,熱屬外來而非內(nèi)生,加之病程較短,治療當屬較易,用寒性之芍藥、大黃當能應(yīng)手而愈。這樣說來,條文中“腹?jié)M時痛”并非太陰病之“時腹自痛”,方中桂枝湯也并非為太陰病而設(shè),也非治療腹痛之需要,而是為治療“太陽病”而設(shè),因誤下后太陽表證仍在。
從上述分析,我們可以認為:本條所治為太陽病而見里實熱。胡希恕先生即持類似觀點?!逗K撝v座》:“他這個本來是太陽病,誤下引邪入里,這個腹?jié)M是實滿,不是虛滿,這個痛也是實痛,也不是虛痛……如果實滿實痛輕微者,用芍藥就行,他表不解你得配合桂枝湯啊,所以桂枝湯加重芍藥就可以了。要是大實大滿,那你非通大便不可,還得加大黃啊?!?/p>
馮世綸在解析本條時也明確指出本條所論方證屬陽證而非陰證?!吨袊鴾航?jīng)方》:“太陽病宜汗不宜下,醫(yī)者不依法發(fā)汗,而反下之,使表邪陷于里,而為表里并病,因使腹?jié)M時痛。屬太陰者,以腹?jié)M時痛的癥狀言也。其實此腹?jié)M并非太陰病的虛滿,此時痛,亦并非太陰病的寒痛,是陽證而非陰證。以表未解,故以桂枝湯以解外,加量芍藥以治腹?jié)M痛。若大實痛,為太陽陽明合病,宜更加大黃以下之?!?/p>
臨床上,對于發(fā)熱類疾病,伴見腹脹、腹痛、便干者,我們也常用桂枝湯合小承氣湯加減治療,腹痛甚者我們經(jīng)常會適當重用芍藥,這種用方用藥法其實即可視為用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加減。對于部分皮膚病,既表現(xiàn)為在表的太陽病,同時又見里證者,也多有使用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的機會。理論上講,既然柴胡加芒硝湯、大柴胡湯主治證仍以少陽病為主,那么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主治證也以太陽為主,是可以講得通的。
從太陰病作解
很多注家認為本條方證當屬太陰病。如陳修園在《傷寒論淺注》中指出:“本太陽病,醫(yī)反下之,太陽之氣陷于太陰之地中,因而腹?jié)M時痛時止者,乃太陽轉(zhuǎn)屬太陰也。宜啟下陷之陽以和不通之絡(luò),以桂枝加芍藥湯主之。若滿甚而為大實,常痛不定以時者,此脾胃相連,不為太陰之開,便為陽明之合。以桂枝加大黃湯主之,權(quán)開陽明之捷徑,以去脾家之腐穢?!迸R床上,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大黃湯確實也常用于沒有發(fā)熱、惡寒的里證。
但是,單用太陰病似乎又不能順理成章地對本條作出圓滿解釋,因此,劉渡舟先生很巧妙地從肝脾不和、氣血不和角度入手作解?!秱撛徑狻罚骸叭魧偬幪摵疂駜?nèi)阻,升降失常的癥候,則應(yīng)見吐利。而今不見吐利,只見腹?jié)M時痛,說明非為陽虛寒濕之證,而是太陰脾臟氣血陰陽不和,肝木乘土之證?!?/p>
桂枝湯,外可調(diào)和營衛(wèi),內(nèi)可調(diào)和脾胃、調(diào)和陰陽,這是被歷代醫(yī)家臨床實證的。同時,桂枝入肝,暖肝平木;芍藥走肝,養(yǎng)肝柔肝,桂枝湯又有很好的調(diào)和肝脾功能的作用?;诖?,以桂枝湯為主方加味而成的桂枝加芍藥湯也常用于肝脾不和、氣血不和的內(nèi)傷雜病。劉渡舟先生的解釋也是從臨床而來、符合臨床實踐的。
兩種說法都有其存在意義
同一方證,同一條文,從太陽病作解,從太陰病作解,看似水火不容,而又都可以經(jīng)得起臨床的檢驗。為什么?筆者認為,這一問題從外感和內(nèi)傷角度可以圓滿破解。從太陽病作解,適用于外感病;從太陰病作解,適用于內(nèi)傷病。桂枝加芍藥湯用于外感病重在祛邪,用于內(nèi)傷病重在調(diào)和。
當然,這種解釋并非《傷寒論》原文本義,但筆者認為只要是可以指導臨證的理論,都有其存在的意義,這也可以看作是對經(jīng)典的一種發(fā)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