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胃炎是指胃黏膜上遭到各種致病因子的侵襲而發(fā)生的急慢性炎癥性病變,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往往和十二指腸壺腹炎并存。臨床上以上腹部疼痛、畏食、噯氣、泛酸、嘔吐、消瘦為主要表現(xiàn)。
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病,以年長兒為多見,近年小兒胃炎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本病屬中醫(yī)“胃脘痛”、“胃痞”、“胃脹”、“嘔吐”等范疇。
辨證論治
1.乳食積滯證
[證候]胃脘脹滿,疼痛拒按,噯腐吞酸,甚則嘔吐,嘔吐物多為酸臭乳塊或不消化食物,舌質(zhì)紅,苔白膩,脈滑。
[治法方藥]消食導(dǎo)滯,和胃止痛。保和丸加減。
2.飲食停滯證
[證候]飲食停滯,胃痛,脘腹脹滿,噯腐吞酸,嘔吐不消化食物,或矢氣后痛減,或大便不爽,納呆,舌苔厚膩,脈滑,指紋滯。
[治法方藥]消食導(dǎo)滯。保和丸加減。
3.肝氣犯胃證
[證候]胃脘脹悶,攻撐作痛,脘痛連脅,噯氣頻繁,嘔吐酸水,大便不暢,每因情志因素而發(fā)作,苔多薄白,脈弦。
[治法方藥]疏肝理氣。柴胡疏肝散加減。
4.肝胃郁熱證
[證候]胃脘灼痛,痛勢急迫,嘈雜泛酸,嘔惡,口苦、口干或口臭,心煩易怒,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
[治法方藥]清泄肝熱,和胃止痛。溫膽湯合左金丸加減。
5.胃陰不足證
[證候]胃痛隱隱,口燥咽干喜冷飲,吞酸吐苦,大便干結(jié),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
[治法方藥]養(yǎng)陰益胃。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減。
6.脾胃虛寒證
[證候]胃痛隱隱,喜溫喜按,泛吐清水,納差,神疲乏力,甚則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質(zhì)淡胖,脈沉細。
[治法方藥]溫中健脾。黃芪建中湯加減。
經(jīng)驗方
1.何世英經(jīng)驗方
[藥物組成]瓜蔞25克,川黃連4.7克,半夏9克,梔子炭9克,荷梗9克,竹茹9克。
[功效]寬胸散結(jié),和胃止痛。
[適應(yīng)證]急性胃炎之痰熱互結(jié)證。
[用法用量]水煎,待涼,少量頻服。
2.養(yǎng)胃定痛湯
[藥物組成]吳茱萸10克,木香6克,川楝子10克,法半夏6克,谷麥芽各20克,山楂、神曲各10克,雞內(nèi)金10克,川厚樸10克,檳榔10克,延胡索10克,芍藥12克,甘草6克。
[功效]健脾疏肝,和胃止痛。
[適應(yīng)證]本病之肝脾不和證。
[用法用量]每日一劑,水煎分早、晚服。
[臨床應(yīng)用]舌質(zhì)紅加胡黃連;舌苔厚膩加藿香;大便干結(jié)者加萊菔子。
3.時毓民教授驗方
[藥物組成]太子參15克,懷山藥12克,白術(shù)9克,茯苓9克,延胡索9克,制香附9克,陳皮5克,炒白芍9克,蒲公英15克,炙甘草3克。
[功效]健脾理氣,清熱化濕。
[適應(yīng)證]脾虛濕熱證。
[臨床應(yīng)用]氣虛明顯加黃芪12克;濕熱重加藿香9克、佩蘭9克;納呆加雞內(nèi)金12克、神曲9克;大便干結(jié)加枳實9克、火麻仁9克。
4.泄木安土方
[藥物組成]肉桂(后下)4克,白芍、川楝子各10克,吳茱萸3克,甘草5克,麥芽20克。
[功效]健脾蔬肝,和胃止痛。
[臨床應(yīng)用]脾胃虛寒加黃芪、黨參;陰虛濕熱加扁豆、黃芩;氣滯虛寒加郁金、莪術(shù)。
5.蒲松四逆湯
[藥物組成]蒲公英6~12克,甘松、炒枳殼、炒白芍、佛手片、制半夏、廣郁金各6~9克,柴胡4.5~6克,炙甘草3~6克。
[功效]疏肝和胃,理氣止痛。
[適應(yīng)證]肝胃不和證。
[用法用量]一般服藥15~30天后改為隔日服用,或逐漸減成一周服兩劑,兩個月后停藥。
6.瀉黃散加味
[藥物組成]藿香10克,石膏20克,防風(fēng)10克,焦梔子10克,蒲公英12克,蛇舌草12克,砂仁12克,香附10克,陳皮10克,厚樸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5克。
[功效]宣通氣機,理氣行滯。
[適應(yīng)證]脾胃氣滯證。
[用法用量]兩周為一療程,一般服藥1~2個療程。
7.加昧二陳湯
[藥物組成]陳皮4.5克,半夏5克,茯苓6克,甘草4.5克,白術(shù)6克,炒谷麥芽各9克。
[功效]健脾消積、和胃助運。
[適應(yīng)證]脾胃虛弱,痰濕阻滯證。
[用法用量]每日一劑,分兩次溫服。
適宜技術(shù)
1.敷臍法
(1)方法一:暖臍膏(沉香、小茴香、乳香、肉桂、麝香等)或甲魚膏(甲魚、生三棱、乳香、沒藥等),每次一張,微火化開,貼臍腹,有溫中散寒、活血定痛之功。用于胃寒作痛。
(2)方法二:細辛、食鹽適量,將細辛研為極細粉末,裝瓶備用。用時取藥末適量,用溫開水調(diào)成膏狀,直接敷于患者的臍孔內(nèi),蓋以紗布,膠布固定。再將食鹽炒熱,用布包裹,熱熨于臍處。適用于寒邪客胃型胃痛。
(3)方法三:香附、高良姜各30克,研細末備用。用時取藥末適量,以蜂蜜調(diào)和至稠膏狀,軟硬適度,做成兩個藥餅,在火上烘熱,分別敷于患者的肚臍及中脘穴上,外蓋以紗布,膠布固定,每天換藥一次。適用于寒邪客胃型胃痛。
2.針灸法
體針:
胃俞、脾俞、中脘、肝俞、足三里、膽俞、左合谷、右天宗。肝氣犯胃加期門、陽陵泉、太沖、內(nèi)關(guān);痛甚加公孫、手三里、梁門,以上證型針用瀉法。胃陰虧耗配陰都、三焦俞、大迎,針用補法,配合灸治。
耳針:
(1)方法—:取胃、十二指腸、脾、交感、皮質(zhì)下、神門。泛酸去胃,加內(nèi)分泌。每次取穴3~5個,留針30分鐘,每日或隔日一次,中等刺激。10次為一個療程。
(2)方法二:取下腳端、神門、脾、胃、腦。每次取2~3穴,可用耳穴埋針或耳穴壓豆法。
(3)灸法:取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穴。用艾卷灸15分鐘左右。適用于寒凝證和虛寒證。
3.穴位注射
取脾俞、肝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內(nèi)關(guān)、相應(yīng)夾脊穴。用紅花注射液或當(dāng)歸注射液注射于上述穴位。每次取1~2個穴,每日一次,一個月為一療程。
4.推拿法
(1)方法一:按揉中脘、氣海、天樞、足三里、脾俞、胃俞、三焦俞,捏脊。
(2)方法二:腹部取中脘、梁門、天樞、氣海;背部取肝俞、脾胃俞、三焦俞;四肢取內(nèi)關(guān)、合谷、足三里。每日一次,12次為一療程。
(3)方法三:用手掌或掌根魚際部在劍突與臍連線之中點(中脘穴)做環(huán)形按摩,節(jié)律中等,輕重適度。每次10~15分鐘,每日1~2次。
5.食療法
(1)姜棗飲:生姜5片,大棗10枚,水煎代茶飲。用于胃寒作痛。
(2)椒姜粥:胡椒面1克,干姜面3克,加入大米或小米煮粥。用于胃寒作痛。
(3)藕粉15克或荸薺粉15克,沖服。用于胃陰不足之胃痛。
6.貼敷法
復(fù)方吳茱萸糊:取中脘、足三里、神闕、脾俞、胃俞。吳茱萸、干姜、丁香各50克,小茴香75克,肉桂、生硫黃各30克,山梔子20克,胡椒5克,蓽拔25克,共研細末。每次取藥末25克,加等量面粉調(diào)成糊,貼敷于上述各穴,外用膠布固定。每次3~6小時,每日1~2次。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胃炎是指胃黏膜上遭到各種致病因子的侵襲而發(fā)生的急慢性炎癥性病變,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往往和十二指腸壺腹炎并存。臨床上以上腹部疼痛、畏食、噯氣、泛酸、嘔吐、消瘦為主要表現(xiàn)。
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病,以年長兒為多見,近年小兒胃炎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本病屬中醫(yī)“胃脘痛”、“胃痞”、“胃脹”、“嘔吐”等范疇。
辨證論治
1.乳食積滯證
[證候]胃脘脹滿,疼痛拒按,噯腐吞酸,甚則嘔吐,嘔吐物多為酸臭乳塊或不消化食物,舌質(zhì)紅,苔白膩,脈滑。
[治法方藥]消食導(dǎo)滯,和胃止痛。保和丸加減。
2.飲食停滯證
[證候]飲食停滯,胃痛,脘腹脹滿,噯腐吞酸,嘔吐不消化食物,或矢氣后痛減,或大便不爽,納呆,舌苔厚膩,脈滑,指紋滯。
[治法方藥]消食導(dǎo)滯。保和丸加減。
3.肝氣犯胃證
[證候]胃脘脹悶,攻撐作痛,脘痛連脅,噯氣頻繁,嘔吐酸水,大便不暢,每因情志因素而發(fā)作,苔多薄白,脈弦。
[治法方藥]疏肝理氣。柴胡疏肝散加減。
4.肝胃郁熱證
[證候]胃脘灼痛,痛勢急迫,嘈雜泛酸,嘔惡,口苦、口干或口臭,心煩易怒,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
[治法方藥]清泄肝熱,和胃止痛。溫膽湯合左金丸加減。
5.胃陰不足證
[證候]胃痛隱隱,口燥咽干喜冷飲,吞酸吐苦,大便干結(jié),舌紅少津,脈細數(shù)。
[治法方藥]養(yǎng)陰益胃。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減。
6.脾胃虛寒證
[證候]胃痛隱隱,喜溫喜按,泛吐清水,納差,神疲乏力,甚則手足不溫,大便溏薄,舌質(zhì)淡胖,脈沉細。
[治法方藥]溫中健脾。黃芪建中湯加減。
經(jīng)驗方
1.何世英經(jīng)驗方
[藥物組成]瓜蔞25克,川黃連4.7克,半夏9克,梔子炭9克,荷梗9克,竹茹9克。
[功效]寬胸散結(jié),和胃止痛。
[適應(yīng)證]急性胃炎之痰熱互結(jié)證。
[用法用量]水煎,待涼,少量頻服。
2.養(yǎng)胃定痛湯
[藥物組成]吳茱萸10克,木香6克,川楝子10克,法半夏6克,谷麥芽各20克,山楂、神曲各10克,雞內(nèi)金10克,川厚樸10克,檳榔10克,延胡索10克,芍藥12克,甘草6克。
[功效]健脾疏肝,和胃止痛。
[適應(yīng)證]本病之肝脾不和證。
[用法用量]每日一劑,水煎分早、晚服。
[臨床應(yīng)用]舌質(zhì)紅加胡黃連;舌苔厚膩加藿香;大便干結(jié)者加萊菔子。
3.時毓民教授驗方
[藥物組成]太子參15克,懷山藥12克,白術(shù)9克,茯苓9克,延胡索9克,制香附9克,陳皮5克,炒白芍9克,蒲公英15克,炙甘草3克。
[功效]健脾理氣,清熱化濕。
[適應(yīng)證]脾虛濕熱證。
[用法用量]每日一劑,水煎分早、晚服。
[臨床應(yīng)用]氣虛明顯加黃芪12克;濕熱重加藿香9克、佩蘭9克;納呆加雞內(nèi)金12克、神曲9克;大便干結(jié)加枳實9克、火麻仁9克。
4.泄木安土方
[藥物組成]肉桂(后下)4克,白芍、川楝子各10克,吳茱萸3克,甘草5克,麥芽20克。
[功效]健脾蔬肝,和胃止痛。
[適應(yīng)證]本病之肝脾不和證。
[用法用量]每日一劑,水煎分早、晚服。
[臨床應(yīng)用]脾胃虛寒加黃芪、黨參;陰虛濕熱加扁豆、黃芩;氣滯虛寒加郁金、莪術(shù)。
5.蒲松四逆湯
[藥物組成]蒲公英6~12克,甘松、炒枳殼、炒白芍、佛手片、制半夏、廣郁金各6~9克,柴胡4.5~6克,炙甘草3~6克。
[功效]疏肝和胃,理氣止痛。
[適應(yīng)證]肝胃不和證。
[用法用量]一般服藥15~30天后改為隔日服用,或逐漸減成一周服兩劑,兩個月后停藥。
6.瀉黃散加味
[藥物組成]藿香10克,石膏20克,防風(fēng)10克,焦梔子10克,蒲公英12克,蛇舌草12克,砂仁12克,香附10克,陳皮10克,厚樸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5克。
[功效]宣通氣機,理氣行滯。
[適應(yīng)證]脾胃氣滯證。
[用法用量]兩周為一療程,一般服藥1~2個療程。
7.加昧二陳湯
[藥物組成]陳皮4.5克,半夏5克,茯苓6克,甘草4.5克,白術(shù)6克,炒谷麥芽各9克。
[功效]健脾消積、和胃助運。
[適應(yīng)證]脾胃虛弱,痰濕阻滯證。
[用法用量]每日一劑,分兩次溫服。
適宜技術(shù)
1.敷臍法
(1)方法一:暖臍膏(沉香、小茴香、乳香、肉桂、麝香等)或甲魚膏(甲魚、生三棱、乳香、沒藥等),每次一張,微火化開,貼臍腹,有溫中散寒、活血定痛之功。用于胃寒作痛。
(2)方法二:細辛、食鹽適量,將細辛研為極細粉末,裝瓶備用。用時取藥末適量,用溫開水調(diào)成膏狀,直接敷于患者的臍孔內(nèi),蓋以紗布,膠布固定。再將食鹽炒熱,用布包裹,熱熨于臍處。適用于寒邪客胃型胃痛。
(3)方法三:香附、高良姜各30克,研細末備用。用時取藥末適量,以蜂蜜調(diào)和至稠膏狀,軟硬適度,做成兩個藥餅,在火上烘熱,分別敷于患者的肚臍及中脘穴上,外蓋以紗布,膠布固定,每天換藥一次。適用于寒邪客胃型胃痛。
2.針灸法
體針:
胃俞、脾俞、中脘、肝俞、足三里、膽俞、左合谷、右天宗。肝氣犯胃加期門、陽陵泉、太沖、內(nèi)關(guān);痛甚加公孫、手三里、梁門,以上證型針用瀉法。胃陰虧耗配陰都、三焦俞、大迎,針用補法,配合灸治。
耳針:
(1)方法—:取胃、十二指腸、脾、交感、皮質(zhì)下、神門。泛酸去胃,加內(nèi)分泌。每次取穴3~5個,留針30分鐘,每日或隔日一次,中等刺激。10次為一個療程。
(2)方法二:取下腳端、神門、脾、胃、腦。每次取2~3穴,可用耳穴埋針或耳穴壓豆法。
(3)灸法:取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穴。用艾卷灸15分鐘左右。適用于寒凝證和虛寒證。
3.穴位注射
取脾俞、肝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內(nèi)關(guān)、相應(yīng)夾脊穴。用紅花注射液或當(dāng)歸注射液注射于上述穴位。每次取1~2個穴,每日一次,一個月為一療程。
4.推拿法
(1)方法一:按揉中脘、氣海、天樞、足三里、脾俞、胃俞、三焦俞,捏脊。
(2)方法二:腹部取中脘、梁門、天樞、氣海;背部取肝俞、脾胃俞、三焦俞;四肢取內(nèi)關(guān)、合谷、足三里。每日一次,12次為一療程。
(3)方法三:用手掌或掌根魚際部在劍突與臍連線之中點(中脘穴)做環(huán)形按摩,節(jié)律中等,輕重適度。每次10~15分鐘,每日1~2次。
5.食療法
(1)姜棗飲:生姜5片,大棗10枚,水煎代茶飲。用于胃寒作痛。
(2)椒姜粥:胡椒面1克,干姜面3克,加入大米或小米煮粥。用于胃寒作痛。
(3)藕粉15克或荸薺粉15克,沖服。用于胃陰不足之胃痛。
6.貼敷法
復(fù)方吳茱萸糊:取中脘、足三里、神闕、脾俞、胃俞。吳茱萸、干姜、丁香各50克,小茴香75克,肉桂、生硫黃各30克,山梔子20克,胡椒5克,蓽拔25克,共研細末。每次取藥末25克,加等量面粉調(diào)成糊,貼敷于上述各穴,外用膠布固定。每次3~6小時,每日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