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圓明內(nèi)障升麻湯

    別名

    沖和養(yǎng)胃湯(《東垣試效方》卷五)。

    處方

    干姜3克 五味子6克 白葆苓9克 防風(fēng)15克 白芍藥18克 柴胡21克 人參 炙甘草 當(dāng)歸身(酒洗)白術(shù) 升麻 葛根各30克 黃耆 羌活各45克

    制法

    上哎咀。

    功能主治

    治內(nèi)障初覺,視覺微昏,眼前有黑花,神水變淡綠色;繼則視物為二,神水變淡白色;日久則失明,神水變純白色。

    用法用量

    每服15~21克,用水450毫升,煎至300毫升,入黃芩、黃連各6克,同煎數(shù)沸,去滓,煎至150毫升,空腹時熱服。

    摘錄《蘭室秘藏》卷上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白術(shù)(炒)4兩,白茯苓(去皮)2兩,陳皮(去白)2兩,山藥(姜汁炒)4兩,蓮肉(去皮心)4兩,薏苡仁(炒)4兩,芡實(shí)(去殼,凈)4兩,人參(去蘆)2兩,桔梗(炒干)1兩。制法上為末,白粳米5升半,糯米2升,共7升半,同粉,共藥和勻,用蜜......
  • 《普濟(jì)方》卷三五三:八仙湯處方赤茯苓2錢,麥門冬2錢,知母2錢,前胡2錢,半夏曲2錢。功能主治婦人常服溫補(bǔ)藥而積溫成熱,致發(fā)煩渴;血熱,經(jīng)下少而煩熱;虛熱,煩滿短氣;痰熱,煩渴而嘔吐;或妊娠煩躁;或產(chǎn)后氣虛,口干煩渴,心下悶痞。用法用量上(......
  • 處方何首烏6兩(用竹刀切片,用瓦甑蒸。蒸時用黑豆5升,1層豆,1層藥,蒸1時,取出曬干,如此9次,豆?fàn)€換好者,曬干聽用),川牛膝6兩,山茱萸肉4兩,柏子仁4兩,知母4兩,黃柏4兩,當(dāng)歸4兩,敗龜版4兩(酥炙)。制法上為極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
  • 處方頭生男子乳1碗,藕汁1碗,大蘿卜汁1碗,梨汁一碗(吃葷人加韭菜汁1碗)。制法共熬成青,白蜜1斤煉過,小黑豆3升炒存性,為末,同膏和均為丸。功能主治虛勞。用法用量每丸1錢5分,用朱砂為衣。滾水送下,1日3服。摘錄《良朋匯集》卷二......
  • 《顧松園醫(yī)鏡》卷十二:八仙玉液處方藕汁400毫升 梨汁 蔗漿 蘆根汁 茅糧(水煎取濃汁)人乳 童便各200毫升 生雞子白3枚功能主治陰虛咳嗽痰血。用法用量上藥將諸汁、蔗漿、人乳燉滾,再與雞子、童便和勻,頻頻服之。備注原書并嘗用米仁、山藥、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