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溫中湯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溫中湯處方

    當(dāng)歸(切焙.二兩)、白術(shù)(二兩)。人參、附子(炮裂.去皮臍)、干姜(炮)、甘草(炙)、蜀椒(去目.炮出汗)、桂心,各一兩。

    炮制

    上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治風(fēng)邪所傷,肌瘦泄汗、寒中泣出。

    用法用量

    每服四錢匕,以水一盞半,煎取八分,去滓,溫服,日二。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溫中湯處方

    厚樸(去皮,細(xì)銼)甘草(銼細(xì))生姜(洗,切)青州棗(切)各等分

    制法

    前二味藥搗碎,再入生姜,又杵令勻,取出,同大棗一起焙令微燥,卻入鍋內(nèi),慢火炒至紫色,又焙干,研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治年老體弱,飲啖生冷,多致腹脹,心下痞滿,有妨飲食者。

    用法用量

    每服3克,擦生姜少許,沸湯調(diào),空腹時服。以知為度。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一《萬病回春》卷五:溫中湯處方

    良姜 官桂 益智仁 砂仁 木香(另研)香附 厚樸 陳皮 茴香 當(dāng)歸 玄胡索 甘草各等分

    功能主治

    治虛寒腹痛。

    用法用量

    上藥銼一劑,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錄《萬病回春》卷五《傅青主女科》卷下:溫中湯處方

    人參3克 白術(shù)4.5克 當(dāng)歸6克 厚樸2.4克 黑姜L2克 茯苓3克 草豆蔻1.8克

    功能主治

    溫中健脾。治產(chǎn)后霍亂,吐瀉不止,腹痛無塊者。

    用法用量

    上藥加生姜3片,水煎服。

    摘錄《傅青主女科》卷下柴國劍方:溫中湯處方

    黨參9克,白術(shù)9克,炮姜3克,炙甘草6克,茯苓9克,防風(fēng)9克,焦神曲9克,焦山楂9克,陳皮6克,白芍12克,秦皮12克。

    功能主治

    健脾溫中,清腸化濕。主脾失健運(yùn),濕熱蘊(yùn)于腸中,肝脾氣滯。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柴國劍方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艾葉(糯米糊蘸過,大火焙干)、麥糵(炒)各等分。制法上為細(xì)末,米醋打糯米粉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虛羸,久不進(jìn)食,臟腑不固,小便常多。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空心醋湯、溫酒或米飲送下。摘錄《魏氏家藏方》卷七......
  • 處方紫檀5兩,小柏5兩,茜根5兩,郁金5兩,胡椒5兩。制法上為末,水和,入臼中,更搗一萬杵為丸,陰干。功能主治久服益人神色,無諸病。主諸種病。先吐血,后嗽血。臨床應(yīng)用諸咽喉口中熱瘡者,以水煮升麻,取汁半合,研一丸,如梧桐子大,旦服之,二服止......
  • 組成陳阿膠(烊沖)二錢(6克)、生白芍三錢(9克)、杵石決明五錢(15克)、雙鉤藤二錢(6克)、大生地黃四錢(12克)、清炙草六分(2克)、杵生牡蠣四錢(12克)、絡(luò)石藤三錢(9克)、茯神木四錢(12克)、雞子黃(先煎代水)兩枚(2個)。用......
  • 處方白姜(鹽、酒或米醋炒)8錢,香附子(童便浸,炒)1兩,玄胡索(炒)8錢,真阿膠(炒成珠)1兩,艾葉1兩(制成炙艾,用糯米糊作餅,瓦上炕干,勿令焦,研為細(xì)末)。制法上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血崩,老婦尤效。用法用量每服30丸,......
  • 處方五苓散加阿膠1錢,川芎1錢,炙草1錢,當(dāng)歸3錢,艾葉3錢,白芍4分,熟地4分。功能主治尿血,其人素好色,屬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嵩崖尊生》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