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甘草麻黃湯

    《金匱要略》卷中:甘草麻黃湯別名

    麻黃甘草湯(《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四)。

    處方

    甘草6克 麻黃12克

    功能主治

    治里水。身體面目悉腫,腰以上腫甚,身微熱,口不渴,無汗,小便不利者。

    用法用量

    上二味,以水500毫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甘草,煮取300毫升,溫服150毫升,重復(fù)汗出,不汗再服。藥后注意避免風(fēng)寒。

    摘錄《金匱要略》卷中《金匱》卷中:甘草麻黃湯別名

    麻黃湯、麻黃甘草湯、二物湯、麻甘湯、走馬通圣散

    處方

    甘草2兩,麻黃4兩。

    功能主治

    里水,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麻黃湯(《千金翼》卷十九)、麻黃甘草湯(《三因》卷十四)、二物湯(《普濟方》卷三八六)、麻甘湯(《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走馬通圣散(《金匱要略今釋》卷五引《秘傳經(jīng)驗方》)。

    注意

    慎風(fēng)寒;忌海藻、菘菜。

    摘錄《金匱》卷中
更多中藥材
  • 《圣惠》卷五十九:艾葉丸別名伏龍肝丸處方艾葉1兩(微炒),黃連1兩(去須,微炒),木香1兩,地榆1兩(銼),伏龍肝1兩,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當歸1兩(銼,微炒),赤芍藥1兩,黃芩1兩。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赤痢,......
  • 《楊氏家藏方》卷十三:艾葉散處方鶴虱、艾葉、榼藤子、白膠香各等分。制法上銼散。功能主治漏瘡。用法用量用瓦餅子內(nèi)燒煙,熏患處。摘錄《楊氏家藏方》卷十三《圣惠》卷九十三:艾葉散別名艾香散處方艾葉半兩(微炒),黃連半兩(去須,微炒),木香半兩,當......
  • 處方艾葉(挼令碎)。功能主治中惡,遁尸,心腹及身體痛甚不知痛處,手摸按之,即知痛處,短氣不語。用法用量著痛上,令厚2寸,以熨斗納著灰火熨艾上,令熱透,如冷即再熨之。摘錄方出《圣惠》卷五十六,名見《圣濟總錄》卷一○○......
  • 方出《千金》卷二,名見《產(chǎn)孕集》卷上:艾葉湯處方艾葉3兩,阿膠3兩,芎藭2兩,當歸3兩,甘草1兩。功能主治妊娠2-3月至8-9月,胎動不安,腰痛,已有所下。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3升,去滓,納膠令消,分3服,日3次。摘錄方出《......
  • 處方艾葉62g,雄黃6g,防風(fēng)62g,花椒6g。功能主治慢性濕疹、過敏性皮炎、泛發(fā)性神經(jīng)皮炎。用法用量煎水熏洗。摘錄《中醫(yī)皮膚病學(xué)簡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