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甘草丸

    《圣惠》卷八十三:甘草丸處方

    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桂心1分,杏仁1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更研如膏)。

    制法

    上為散,入杏仁研令勻,煉蜜為丸,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兒未滿百日,咳嗽上氣。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乳汁研化服之,日3-4次。

    摘錄《圣惠》卷八十三《圣惠》卷三十六:甘草丸處方

    甘草3分(炙微赤,銼),人參3分(去蘆頭),麥門冬1兩半(去心,焙),烏梅肉3分(微炒),栝樓根3分,寒水石1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口舌干燥煩熱。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含咽津。

    摘錄《圣惠》卷三十六方出《醫(yī)心方》卷二十五引《古今錄驗》,名見《普濟(jì)方》卷三九三:甘草丸處方

    甘草18分。

    制法

    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

    功能主治

    小兒無辜,面黃發(fā)直,時壯熱,飲食不生肌膚,積經(jīng)日月,遂致死。

    用法用量

    1歲兒服如小豆粒20丸,日3次,不妨食及乳,服盡更合。

    摘錄方出《醫(yī)心方》卷二十五引《古今錄驗》,名見《普濟(jì)方》卷三九三《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一:甘草丸處方

    甘草(炙,銼)1兩,當(dāng)歸(切,焙)1兩,芍藥1兩,干姜(炮)半兩,芎藭半兩,人參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丸大。

    功能主治

    強(qiáng)神益氣。主虛勞脫營,羸瘦少氣,精神毀減。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溫酒化下,空腹夜臥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一《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三:甘草丸處方

    甘草(炙)1兩,桂(去粗皮)1兩,蘆薈(別研)1兩,蜀椒(去目及閉口,炒出汗)1兩,豉(微炒)1兩,木香1兩,柏子仁1兩,蕪荑1兩。

    制法

    上藥除蘆薈外,搗羅為末,入蘆薈研令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痃氣成塊,在臍兩邊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臨臥用溫酒送下。漸加至30丸。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三《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七:甘草丸處方

    甘草1寸(炙赤色),杏仁20枚(湯浸去皮、尖、雙仁,研),黃連末1分。

    制法

    上為末,和勻。

    功能主治

    口糜生瘡,痛不得食。

    用法用量

    每服如杏仁大。綿裹含化咽津。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七《外臺》卷二十二引《刪繁方》:甘草丸處方

    甘草6分(炙),人參6分,半夏6分(洗),烏悔肉6分,棗膏10分。

    制法

    上5味,搗篩4味,棗膏相和,入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口熱干燥。

    用法用量

    本方《千金》有生姜。

    摘錄《外臺》卷二十二引《刪繁方》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見《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九:甘草丸處方

    防己2兩,甘草2兩,葶藶2兩。

    制法

    上為末,苦酒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消腫。主大腹水病。

    用法用量

    每服3丸,日3次。

    摘錄方出《肘后方》卷四,名見《圣濟(jì)總錄》卷七十九《普濟(jì)方》卷三五二:甘草丸處方

    甘草(炙)5兩,當(dāng)歸2兩,干姜2兩,人參2兩,術(shù)2兩。

    制法

    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補(bǔ)虛,去血,止痛。主產(chǎn)后虛損。

    用法用量

    磨納1升酒中,作1服,日3次。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五二《外臺》卷十七引《延年秘錄》:甘草丸處方

    甘草4兩(炙),人參2兩,白術(shù)2兩,芍藥2兩,黃耆2兩,遠(yuǎn)志2兩(去心),大麥糵2兩(熬令黃)。

    制法

    上為散,以棗膏和蜜攪調(diào)和藥,令成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安養(yǎng)五臟,長肌肉,調(diào)經(jīng)脈,下氣,補(bǔ)脾胃,益精神,令人能食,強(qiáng)健倍力。主

    用法用量

    食后少時,以酒或飲任下5丸,漸加至7丸,日2次,長服勿絕,盡即更合,非止1劑即停,多分兩恐難盡又壞;分兩少,服盡更常得新藥。

    注意

    忌海藻、菘菜、桃、李、雀肉。

    摘錄《外臺》卷十七引《延年秘錄》《千金》卷三:甘草丸處方

    甘草3兩,人參2兩,遠(yuǎn)志3兩,麥門冬2兩,菖蒲3兩,澤瀉1兩(如無,以白術(shù)代之),桂心1兩,干姜2兩,茯苓2兩,大棗50枚。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心虛不足,虛悸,心神不安,吸吸乏氣,或若恍恍惚惚,不自覺知者。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酒送下,日4-5次,夜再服。不知稍加。

    若胸中冷,增干姜。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千金》用參、苓補(bǔ)虛,多兼姜、桂,化熱多兼門冬,不獨(dú)甘草丸為然;菖蒲、遠(yuǎn)志引領(lǐng)諸味,桂心、澤瀉淡滲,專導(dǎo)虛熱下泄。

    摘錄《千金》卷三《醫(yī)心方》卷九引《效驗方》:甘草丸處方

    甘草2分(炙),瓜蒂1分。

    制法

    上藥治下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留飲。

    用法用量

    欲下病,服3丸,日1次。3丸不下,增之,以吐為度。

    摘錄《醫(yī)心方》卷九引《效驗方》《圣惠》卷二十七:甘草丸處方

    甘草1兩(炙微赤,銼),人參1兩(去蘆頭),生干地黃1兩,烏梅肉1兩(微炒)。

    制法

    上為末,以棗瓤并煉蜜為丸,如彈子大。

    功能主治

    虛勞,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綿裹含咽津,日4-5次。

    摘錄《圣惠》卷二十七《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七:甘草丸處方

    甘草(炙,銼)1兩,人參1兩,烏梅肉(炒)1兩,棗肉(焙)1兩,石膏(碎)1兩,半夏(湯洗去滑,生姜汁制)1分。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丸大。

    功能主治

    口干心熱。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含化,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一七《圣惠》卷六十六:甘草丸處方

    甘草1兩(炙微赤,銼),犀角屑1兩半,黑豆1兩(炒熟),麝香半兩(細(xì)研),斑蝥半兩(以糯米拌炒,米黃為度,去頭翅足)。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熱毒結(jié)成瘰疬,日夜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7丸,空心以粥飲送下。服后覺瘡?fù)醇醋∷?;其病?dāng)從小便中出,即于盆子內(nèi)看之。

    摘錄《圣惠》卷六十六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半夏2兩,風(fēng)化消1兩。制法上為末,生姜自然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中脘停伏痰飲,致臂痛不能舉,左右時復(fù)轉(zhuǎn)移。用法用量每服50丸,生姜湯送下。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五......
  • 別名半濕半熱湯處方半夏7分,茯苓7分,白術(shù)7分,前胡5分,枳殼(麩炒黃色)5分,甘草(炙)5分,大戟5分,黃芩3分,茵陳3分,當(dāng)歸3分。制法上切細(xì),作1服。功能主治酒疸,身黃無熱,靖言了了,腹?jié)M欲嘔,心煩足熱,或有癥瘕,心中懊憹,其脈沉弦緊......
  • 處方半夏 瓜萎仁各150克 貝母 桔梗各60克 枳亮45克 知母30克制法上藥為末,生姜汁浸蒸餅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止嗽。主治痰嗽。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姜湯下。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七......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半硫丸別名半桃丸(《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處方半夏(湯浸七次,焙干,為細(xì)末)硫黃(明凈好者,研令極細(xì),用柳木槌子殺過)各等分制法上藥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餅?zāi)嚭蛣?,入臼?nèi)杵數(shù)百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
  • 《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半硫丸別名半桃丸(《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十二)。處方半夏(湯浸七次,焙干,為細(xì)末)硫黃(明凈好者,研令極細(xì),用柳木槌子殺過)各等分制法上藥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餅?zāi)嚭蛣?,入臼?nèi)杵數(shù)百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