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桂枝黃芩湯

    《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六:桂枝黃芩湯處方

    桂枝(去皮)芍藥 黃芩各15克 甘草(炙)30克

    制法

    上藥研為粗末。

    功能主治

    治風疫。脈浮數(shù)而不弱,頭項痛,腰脊痛,發(fā)熱惡風。

    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棗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六《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桂枝黃芩湯處方

    柴胡36克 黃芩 人參 甘草各13.5克 半夏12克 石膏 知母各15克 桂枝6克

    制法

    上藥研為粗末。

    功能主治

    治瘧疾,太陽、陽明、少陽三經(jīng)合病者。

    用法用量

    每服15~21克,水煎,于瘧發(fā)前服之。

    摘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三因》卷六:桂枝黃芩湯處方

    桂枝(去皮)半兩,芍藥半兩,黃芩半兩,甘草(炙)1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風疫,證如太陽傷風,相傳染為異,脈浮數(shù)而不弱,頭項疼,腰脊痛,發(fā)熱惡風。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1盞半,加生姜3片,大棗1枚,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錄《三因》卷六《保命集》卷中:桂枝黃芩湯處方

    柴胡1兩2錢,黃芩4錢半,人參4錢半,甘草4錢半,半夏4錢,石膏5錢,知母5錢,桂枝2錢。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瘧疾。太陽、陽明、少陽三陽合病,服桂枝芍藥湯后,寒熱轉(zhuǎn)大者。

    用法用量

    每服5-7錢至半兩,水煎,迎發(fā)而服之。

    各家論述

    《杏苑》:用人參、甘草以補正氣為本,石膏、知母、柴胡、黃芩等以清熱為標,半夏豁痰,桂和營衛(wèi)。

    摘錄《保命集》卷中
更多中藥材
  • 處方肉桂(去粗皮.不見火)、川烏(炮.去皮.臍),各十六兩;桃仁(麩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藥、茯苓(去皮)、肉蓯蓉(酒浸.炙)、石斛(去根.炙)、白術、破故紙,各四十八兩。炮制上為末,煉蜜為圓,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腎經(jīng)......
  • 《溫病條辨》卷三:安腎湯處方鹿茸3錢,葫蘆巴3錢,補骨脂3錢,韭子1錢,大茴香2錢,附子2錢,茅術2錢,茯苓3錢,菟絲子3錢。功能主治濕久脾陽消乏,腎陽亦憊者。用法用量本方改為丸劑,名“安腎丸”(見原書同卷)。大便溏者,加赤石脂。各家論述凡......
  • 《吳鞠通醫(yī)案》卷三:安胃丸處方姜半夏8錢,川椒炭6錢,廣皮5錢,云苓塊6錢,烏梅肉4錢,生姜5錢。功能主治嘔吐不食已久,六脈弦細而弱。用法用量甘瀾水8茶杯,煮成3杯。分3次服。摘錄《吳鞠通醫(yī)案》卷三《衛(wèi)生寶鑒》卷五:安胃丸處方白術5錢,干姜......
  • 處方陳皮、黃連、半夏、當歸、貝母、枳實、麥冬、甘草、白術、白茯、蘇梗、覆花、枇杷葉。功能主治胸膈有痰不寬,嘔吐,如有礙者。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竹茹1團,水煎,食遠服。摘錄《何氏濟生論》卷五......
  • 處方山楂1錢5分,檳榔1錢5分,草果1錢5分,藿香1錢5分,白豆蔻1錢5分,半夏(姜礬制)1錢,南星(泡過)1錢,厚樸1錢,蘇梗1錢。功能主治飲食過多,一時不能g化,胃窄不能容,又挾寒邪于內(nèi),而致嘔吐者。用法用量加生姜10片,水煎服。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