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桂枝(去皮)芍藥 黃芩各15克 甘草(炙)30克
上藥研為粗末。
治風疫。脈浮數(shù)而不弱,頭項痛,腰脊痛,發(fā)熱惡風。
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棗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
柴胡36克 黃芩 人參 甘草各13.5克 半夏12克 石膏 知母各15克 桂枝6克
治瘧疾,太陽、陽明、少陽三經(jīng)合病者。
每服15~21克,水煎,于瘧發(fā)前服之。
桂枝(去皮)半兩,芍藥半兩,黃芩半兩,甘草(炙)1兩。
上為散。
風疫,證如太陽傷風,相傳染為異,脈浮數(shù)而不弱,頭項疼,腰脊痛,發(fā)熱惡風。
每服5錢,水1盞半,加生姜3片,大棗1枚,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柴胡1兩2錢,黃芩4錢半,人參4錢半,甘草4錢半,半夏4錢,石膏5錢,知母5錢,桂枝2錢。
上為粗末。
瘧疾。太陽、陽明、少陽三陽合病,服桂枝芍藥湯后,寒熱轉(zhuǎn)大者。
每服5-7錢至半兩,水煎,迎發(fā)而服之。
《杏苑》:用人參、甘草以補正氣為本,石膏、知母、柴胡、黃芩等以清熱為標,半夏豁痰,桂和營衛(wèi)。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桂枝(去皮)芍藥 黃芩各15克 甘草(炙)30克
制法上藥研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風疫。脈浮數(shù)而不弱,頭項痛,腰脊痛,發(fā)熱惡風。
用法用量每服15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大棗1枚,煎至160毫升,去滓,空腹時服。
摘錄《三因極一病證方論》卷六《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桂枝黃芩湯處方柴胡36克 黃芩 人參 甘草各13.5克 半夏12克 石膏 知母各15克 桂枝6克
制法上藥研為粗末。
功能主治治瘧疾,太陽、陽明、少陽三經(jīng)合病者。
用法用量每服15~21克,水煎,于瘧發(fā)前服之。
摘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三因》卷六:桂枝黃芩湯處方桂枝(去皮)半兩,芍藥半兩,黃芩半兩,甘草(炙)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風疫,證如太陽傷風,相傳染為異,脈浮數(shù)而不弱,頭項疼,腰脊痛,發(fā)熱惡風。
用法用量每服5錢,水1盞半,加生姜3片,大棗1枚,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
摘錄《三因》卷六《保命集》卷中:桂枝黃芩湯處方柴胡1兩2錢,黃芩4錢半,人參4錢半,甘草4錢半,半夏4錢,石膏5錢,知母5錢,桂枝2錢。
制法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瘧疾。太陽、陽明、少陽三陽合病,服桂枝芍藥湯后,寒熱轉(zhuǎn)大者。
用法用量每服5-7錢至半兩,水煎,迎發(fā)而服之。
各家論述《杏苑》:用人參、甘草以補正氣為本,石膏、知母、柴胡、黃芩等以清熱為標,半夏豁痰,桂和營衛(wèi)。
摘錄《保命集》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