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貝母90克 紫菀 五味子 百部根 杏仁(去皮、尖、兩仁者,研)甘草(炙)各60克
上六味,切。
化痰潤肺止咳。主暴熱咳嗽。
以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另用地黃汁300毫升,生麥門冬汁100毫升,白蜜50毫升,好酥20毫升,生姜汁10毫升,先取地黃、麥門冬汁及湯汁和煎減半,納酥、姜汁,攪不得停手,又減半,納蜜煎如稠糖即成。取如棗大含嚼之,日三,夜再服。
服藥期間,忌食海藻、菘萊、咸物。
貝母1兩(煨微黃),紫菀1兩(去苗土),五味子半兩,百部半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桑根白皮1兩(銼),白前半兩。
上銼細(xì)。
卒咳嗽,胸膈不利,痰涎喘急。
以水5大盞,煎至1大盞半,去滓;入生地黃汁5合,生麥門冬汁3合,白蜜3合,酥2兩,于銀鍋內(nèi),以慢火煎成膏,收于不津器中。每服1茶匙,含化咽津,不拘時(shí)候。
貝母3兩,紫菀2兩,五味子2兩,百部根2兩,杏仁(去皮尖雙仁者,研)2兩,甘草(炙)2兩。
上切。
暴熱咳。
以水5升,煮取2升,去滓;和地黃汁3升,生麥門冬汁1升,白蜜5合,好酥2合,生姜汁1合;又先取地黃,麥門冬及湯汁和煎減半;納酥、姜汁,攪不得停手,又減半;納蜜煎如稠糖,煎成。取如棗大,含咽之,日3夜2服。
忌海藻、菘菜、咸物。
貝母、桑皮、蘇子、花粉、沙參、百合、前罔、射干、薄荷、枇杷葉。
小兒肺熱脹滿,發(fā)為龜胸。
貝母、知母、榧子仁各等分。
上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漏瘡積年不愈者。
每服15丸至20丸,空心食前艾湯送下。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貝母90克 紫菀 五味子 百部根 杏仁(去皮、尖、兩仁者,研)甘草(炙)各60克
制法上六味,切。
功能主治化痰潤肺止咳。主暴熱咳嗽。
用法用量以水5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另用地黃汁300毫升,生麥門冬汁100毫升,白蜜50毫升,好酥20毫升,生姜汁10毫升,先取地黃、麥門冬汁及湯汁和煎減半,納酥、姜汁,攪不得停手,又減半,納蜜煎如稠糖即成。取如棗大含嚼之,日三,夜再服。
注意服藥期間,忌食海藻、菘萊、咸物。
摘錄《外臺(tái)秘要》卷九引《延年秘錄》《圣惠》卷四十六:貝母煎處方貝母1兩(煨微黃),紫菀1兩(去苗土),五味子半兩,百部半兩,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甘草半兩(炙微赤,銼),桑根白皮1兩(銼),白前半兩。
制法上銼細(xì)。
功能主治卒咳嗽,胸膈不利,痰涎喘急。
用法用量以水5大盞,煎至1大盞半,去滓;入生地黃汁5合,生麥門冬汁3合,白蜜3合,酥2兩,于銀鍋內(nèi),以慢火煎成膏,收于不津器中。每服1茶匙,含化咽津,不拘時(shí)候。
摘錄《圣惠》卷四十六《外臺(tái)》卷九引《延年秘錄》:貝母煎處方貝母3兩,紫菀2兩,五味子2兩,百部根2兩,杏仁(去皮尖雙仁者,研)2兩,甘草(炙)2兩。
制法上切。
功能主治暴熱咳。
用法用量以水5升,煮取2升,去滓;和地黃汁3升,生麥門冬汁1升,白蜜5合,好酥2合,生姜汁1合;又先取地黃,麥門冬及湯汁和煎減半;納酥、姜汁,攪不得停手,又減半;納蜜煎如稠糖,煎成。取如棗大,含咽之,日3夜2服。
注意忌海藻、菘菜、咸物。
摘錄《外臺(tái)》卷九引《延年秘錄》《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貝母煎處方貝母、桑皮、蘇子、花粉、沙參、百合、前罔、射干、薄荷、枇杷葉。
功能主治小兒肺熱脹滿,發(fā)為龜胸。
摘錄《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雞峰》卷二十二:貝母煎處方貝母、知母、榧子仁各等分。
制法上為末,醋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漏瘡積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15丸至20丸,空心食前艾湯送下。
摘錄《雞峰》卷二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