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窄葉大戟

    《全國中草藥匯編》:窄葉大戟拼音注音Zhǎi Yè Dà Jǐ來源

    大戟科大戟屬植物窄葉大戟Euphorbia kaleniozenkii Czerniaev,以全草入藥。夏秋采集,曬干。

    性味

    苦,寒。有毒。

    注意

    只作外用,不可內(nèi)服。

    功能主治

    拔毒消腫。用于瘡癤癰腫,淋巴結(jié)結(jié)核,腮腺炎。

    用法用量

    只作外用。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藥大辭典》:窄葉大戟拼音注音Zhǎi Yè Dà Jǐ別名

    貓眼草

    出處

    《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

    來源

    為大戟科植物窄葉大戟全草。夏、秋采,曬干。

    生境分布

    生于固定沙地、沙質(zhì)地、覆沙硬梁地。分布遼寧、吉林、陜西、內(nèi)蒙古、寧夏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草本,高10~30厘米。莖較低矮,下部帶紫色。葉互生,下部葉鱗片狀披針形,淡紫色,上部葉披針狀線形,長1.5~3厘米,寬1.5~3毫米,稀有長6~7厘米,寬4毫米的,先端尖或鈍尖。多歧聚傘花序頂生,傘梗5~8,每傘梗再分叉;總苞三角形或菱狀三角形,先端微凸尖或銳尖。蒴果廣卵形,3裂。種子卵形,灰白色。

    性味

    苦,寒,有毒。

    注意

    本品有毒,忌內(nèi)服。

    功能主治

    拔毒消腫。

    復(fù)方

    ①治瘡癤(未潰)癰腫,淋巴結(jié)結(jié)核:窄葉大戟三錢,鮮蒲公英五錢,搗爛外敷患處。

    ②治腮腺炎:窄葉大戟三錢,鮮蒲公英五錢,鮮大蔥根三錢,同搗爛,敷患處。

    ③治瘡癤及淋巴結(jié)結(jié)核:窄葉大戟、蒼耳草、蒲公英各等分。先將全草洗凈,切碎,分別用水煎熬二小時(shí),澄清擠出藥液去渣,再將三種藥液混合,加熱濃縮至滴時(shí)成線狀不斷,即用文火再熬,隨時(shí)攪拌,先起小泡,當(dāng)起大泡(中央一個(gè)大汽泡)時(shí),立即離火,放冷后即可攤成膏藥。加入3~5%蓖麻油及2~3%松香進(jìn)行固定,則拔毒膏不變形,不變軟,四季都可用。如加小花棘豆等分,則有止痛作用。用時(shí)貼患部。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窄葉大戟拼音注音Zhǎi Yè Dà Jǐ別名

    貓眼草。

    英文名narrow leaf spurge出處

    出自《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

    來源

    藥材基源:為大戟科植物窄葉大戟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Euphorbia kaleniozenkii Czerniaev

    采收和儲(chǔ)藏:夏、秋采收,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固沙地、覆沙硬梁地、沙質(zhì)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吉林、遼寧、內(nèi)蒙古、陜西、寧夏等地。

    原形態(tài)

    窄葉大戟 多年生草本,高10-30cm。莖下部帶紫色。葉互生;下部葉鱗片狀披針形,淡紫色,上部葉線狀披針形,長1.5-3cm,寬1.5-3mm,稀有長6-7cm,寬約4mm的,先端尖或鈍尖。多歧聚傘花序頂生,傘梗5-8,每傘梗再分叉;總苞片三角形或菱狀三角形,先端微凸尖或銳尖。蒴果廣卵形,3裂;種子卵形,灰白色。

    歸經(jīng)

    肺經(jīng)

    性味

    苦;寒;有毒

    注意

    本品有毒,忌內(nèi)服。

    功能主治

    消腫拔毒。主瘡癤腫毒;瘰疬;痄腮

    用法用量

    外用:10-15g,搗敷;或制成膏藥貼敷。

    復(fù)方

    ①治瘡病(未潰)癰腫,淋巴結(jié)結(jié)核:窄葉大戟三錢,鮮蒲公英五錢,搗爛外敷患處②治腮腺炎 窄葉大戟三錢,鮮蒲公英五錢,鮮大蔥根三錢,同搗爛,敷患處。③治瘡病及淋巴結(jié)結(jié)核 窄葉大戟、蒼耳草、蒲公英各等分。先將全草洗凈,切碎,分別用水煎熬二小時(shí),澄清擠出藥液去渣,再將三種藥液混合, 加熱濃縮至滴時(shí)成線狀不斷,即用文火再熬,隨時(shí)攪拌,先起小泡,當(dāng)起大泡(中央一個(gè)大汽泡)時(shí),立即離火,放冷后即可攤成膏藥。加入3~5%蓖麻油及2~3%松香進(jìn)行固定,則拔毒膏不變形,不變軟,四季都可用。如加小花棘豆等分,則有止痛作用。用時(shí)貼患部。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ì Qiào Jiānɡ別名樟柳頭、廣東商陸、白石筍、山冬筍、水蕉花、象甘蔗來源姜科閉鞘姜屬植物閉鞘姜Costus speciosus (Koenig)Smith,以根狀莖入藥。四季可采,以秋末為宜,洗凈切片,蒸熟曬干。性味辛、酸......
  • 《中藥大辭典》:霸王七拼音注音Bà Wánɡ Qī別名萬年炦、炦七。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鳳仙花科植物野風(fēng)仙花的塊根。9~12月間采挖,除去須根,曬干。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野鳳仙花“條。性狀干燥塊根呈紡錘形或長橢圓形,長約2~4厘米,相約1......
  • 《中藥大辭典》:霸王根拼音注音Bà Wánɡ Gēn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蒺藜科植物霸王的根。春、秋采挖,曬干。用時(shí)切段。生境分布生于荒漠地帶砂礫質(zhì)河流階地、低山山坡、碎石低丘和干河床。分布甘肅、寧夏、內(nèi)蒙古、青海、新疆等地。原......
  • 《全國中草藥匯編》:霸王鞭拼音注音Bà Wánɡ Biān別名刺金剛、金剛纂來源大戟科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 Boiss.,以全草(乳汁)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微苦、澀,平。有毒。注意毒性劇烈,用時(shí)宜慎。功能主治祛風(fēng)消......
  • 拼音注音Biān Yè ěr Jué英文名Marginate Sorus Shield fern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鞭葉耳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Polystichum craspedosoru......